朱春曉
摘 要:在班級里,有很大一部分中等生具備較好的潛質??衫蠋熗雎粤藢λ麄兊臐撃荛_發(fā)和能力培養(yǎng)。通過實踐,作者發(fā)現從激發(fā)興趣,燃起中等生的學習熱情;開拓創(chuàng)新,加快中等生的學習步伐;不吝表揚,穩(wěn)定中等生的學習三個方面出發(fā),可使中等生產生昂揚向上的進取心,從而跨入優(yōu)等生的行列。
關鍵詞:中等生;教師;關愛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8)22-082-1
中等生在班級中人數居多,他們是班級的中堅力量,但也是教師平時極少關注的一個群體。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真誠地關愛中等生,與他們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幫助他們增加自信,并讓他們真切地感受到教師的關愛,不斷挖掘自身的潛能,做最好的自己。
一、激發(fā)興趣,燃起中等生的學習熱情
多數中等生并非學習不努力,無特長、無潛力或能力差,他們如同一塊塊亟待老師去精雕細琢的玉石,有待伯樂來發(fā)現和挖掘他們的潛能。比如:XX妍,上課從不開小差,做小動作,但成績總是平平,沒有多大的進步。在學校開運動會時選運動員,她卻把手舉得高高的,要參加跑步比賽。原來,她的體育特別好,尤其是跑步,能甩出同年級的學生一大段。結果辜負眾望,拿了年級第一,她的臉上樂開了花。那種溢于言表的神情,我從未在英語課上見到過。當我教到Unit 6 Are you ready?這課時,我就請**妍來發(fā)命令,“run”“jump”“hop”“skip”,并及時給予表揚。從那之后,我發(fā)現她開始喜歡舉手,愿意上臺表演,課堂上總能看到她微笑著的臉,成績也有了明顯的提高。相信,再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她一定能躋身優(yōu)等生的行列。
中等生成績之所以中游,可能在學習某些環(huán)節(jié)做得不夠好或不好,這時只要有了興趣,有老師去點撥、提醒、開導,給他們以信心和支持,為他們創(chuàng)造表現自己思想與才能的機會、條件,他們將很快脫穎而出躋身尖子生之列。而所謂的興趣,不僅僅只是學習英語的興趣,我們要最大限度的讓孩子們的各種興趣在英語課堂上得到發(fā)揮,那么他們也就有了學習英語的興趣。
二、開拓創(chuàng)新,加快中等生的學習步伐
中等生不被老師、同學重視的原因,除了成績平平的以外,表現上也一般化。其實,這些學生也有表現自己的欲望。只不過出頭露面的機會少一些。因此,我們要善于發(fā)現他們,研究他們,給他們創(chuàng)造一些機會,搭設一些舞臺讓其展現自己的才華。
1.英語課堂上
我們經常會用到游戲、唱歌、表演等形式多樣的活動來活躍課堂氣氛。此時,我們可以讓中等生潛藏的興趣都表現出來,有的畫畫好,有的唱歌行,有的舞跳的非常棒等等,一次兩次,他們有了信心,也會更加踴躍的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來。而有的英語課更適合在教室外進行。能走出教室,對孩子們來說是異常興奮的,所以在出教室之前我們得約法三章,跟孩子們說清楚規(guī)矩。如:在上到Are you ready?這課時,我就將孩子們帶出了教室。首先,我給他們分好了小組,選好組長、副組長。這時的組長和副組長一定要選有特長的,可能體育一級棒,也可能點子多,有的是管理能力強的??傊尭嗟闹械壬?、特長生來擔任,并交代好職責,講清楚活動的要點和注意點。半節(jié)課的時間是各個小組自行練習,Are you ready? Run / jump / hop...爭取每人都能練習到。利用下半節(jié)課,我們進行各小組之間的比賽。我想這節(jié)英語課上,沒有哪個孩子不參與,不積極,不感興趣的,我們要做的就是要給孩子一個創(chuàng)新的課堂,一個意想不到的課堂。
2.英語課后
教師要將課堂上的氛圍延續(xù)到課后,設計一些新穎的課后作業(yè),這樣不僅能鞏固課內的知識,還能維持孩子學習英語的熱情,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能力。
如:在教完Unit 4 I have big eyes.這課后,我就布置了讓孩子們畫一個自畫像,在自畫像下寫上描寫自己的語句,用I have...。如果你的畫畫的不好,可以請教班中畫畫的好的同學,請他們幫忙;如果你覺得語句寫的不夠好的,可以讓寫的好的同學幫忙改。第二節(jié)課在展示自己的作品時,讓我大吃一驚。自畫像畫的很卡哇伊,語句寫的很多,而且內容豐富,而且錯誤比較少,能正確運用a,這次的作業(yè)完成的很好,孩子們在課堂上的表現也非常踴躍,個個都積極的很。再比如,上玩動物這課后,我就讓孩子制作連環(huán)畫,畫上幾個小動物,再配上句子,Look at the giraffe. It has a long neck.等等,同樣,同學之間可以相互合作,這樣就不會后學生說我不會畫而不完成課后作業(yè)了,在寫句子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孩子運用語言的能力,一舉多得。
三、不吝表揚,穩(wěn)定中等生的學習態(tài)度
蘇霍姆林斯基說,“我們不能放棄每一個孩子”。因此,在平時教學中,我們要時刻關注中等生在轉化的過程中出現的這種心理,適時地給予關注,并對他們的學習加以肯定。關注的形式很多,一個眼神、一句話、一個動作等,納入到課上、課間及學生的方方面面。如上課前,對低年級學生就可以摸摸膽小、不善發(fā)言的同學的頭,上課時他們就能直視老師,認真聽講;提問時,給他們以鼓勵的眼神,他們就能積極思考、舉手發(fā)言;用微笑、用目光做短暫的交流,給與學生以真誠和鼓勵,喚起學生自信。如:“×××,你的英語字寫得真漂亮”“你讀英語的聲音真響亮”“你說英語的聲音真好聽”“你來做小老師,帶領同學們一起讀吧”,雖然只是簡單的一句話,但在這些靦腆的中等生聽來,都非常的受用。而當他們問題沒有回答正確,遭受挫折、失去信心妄自菲薄時,更需要教師指出他們的優(yōu)點,幫助他們找回曾擁有的成功的喜悅感,鼓勵他們重新樹立信心。
總之,班主任要做一個有心人,要關注班級中那些“待人點化,默默無聞”的中等生的學習能力的結構和發(fā)展規(guī)律,為每個學生找到一副屬于自己飛翔的“翅膀”。這樣,我們的班集體才會得到全面、健康、和諧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