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蘭
【摘要】新教育認為:“為了一切人,為了人的一切?!边@是教育的根本性目的,也是必然選擇。教育是一項崇高的事業(yè),目的是使師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其崇高建立于對每一個稚嫩生命的呵護和關愛,對每一份生命尊嚴和質(zhì)量的扶植,對每一顆純真心靈的理解和尊重,促進每一個人過一種幸福完整的生活。但農(nóng)村初中教育教學中存在特殊家庭學生嚴重叛逆,難以管理,因而提升農(nóng)村初中特殊家庭學生抗挫折能力研究是初中教師教學工作的重點和難點。
【關鍵詞】農(nóng)村初中;特殊家庭學生;抗挫折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在這里,“特殊家庭學生”是指單親家庭、重組家庭、無父無母家庭的孩子。特殊家庭中的孩子,尤其是在父母早亡、離異、重組的家庭里,由于得不到父母的溫暖和關愛,在他們身上往往會出現(xiàn)孤僻、依賴、冷淡和情緒不穩(wěn)定等性格特征。挫折能鍛煉一個人,也能斷送一個人??勾煺勰芰Φ膹娙酰瑳Q定人一生成就的大小。所有為人類做出大貢獻的人,都經(jīng)歷過無數(shù)次挫折,都有很強的抗挫折能力。培養(yǎng)孩子的抗挫折能力,特別是農(nóng)村特殊家庭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一、特殊家庭學生產(chǎn)生的原因
科學技術和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給中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富裕和繁榮。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部分人的思想觀念、道德準則也發(fā)生著變化。我校地處榆中縣高崖鎮(zhèn),屬山區(qū)農(nóng)村中學,學生大都來自于龍泉鄉(xiāng)、高崖鎮(zhèn),由于偏僻、閉塞,特別是龍泉鄉(xiāng)更是山大溝深,家長文化水平低、觀念落后,導致家庭離婚率呈逐年上升趨勢,還有因疾病死亡等原因?qū)е乱徊糠謫斡H家庭、重組家庭學生,甚至無父無母的學生越來越多。當事人帶來的不僅是家庭的支離破碎、個人的痛苦,更重要的是給孩子心靈造成了巨大的創(chuàng)傷。由于得不到家長關愛以及受社會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他們心理自卑、冷酷、叛逆,不接受教育的現(xiàn)狀擺在了每一個教師面前。
二、特殊家庭學生“脆弱”的原因
特殊家庭學生家庭內(nèi)部的環(huán)境,親子關系以及由此而帶來的學生自身心理感受的變化,是影響學生脆弱的主要原因。由于得不到幸福的完整的父母之愛而失落,覺得自己被忽略、被拋棄;孩子的內(nèi)心失去平衡,覺得自己是多余的;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愛,覺得有家無家一個樣,回家與不回家沒多大關系,動輒離家出走。由于自卑感強,認為同學和老師也瞧不起他,不僅怨恨父母,還會遷怒于他人和社會,從而產(chǎn)生強烈的自暴自棄心理和逆反心理。有些家長覺得內(nèi)心愧疚,對孩子過分溺愛,在各方面盡量滿足孩子,一切都由孩子擺布,對孩子的學習放任自流。這樣造成孩子一切以自我為中心,任性驕橫,不顧及他人的感受,容易出現(xiàn)偏激暴力的行為。
三、提升農(nóng)村初中特殊家庭學生抗挫折能力的策略
(一)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加強師生的溝通
教師通過對學生的尊重和關愛換取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的尊敬和信賴,而學生對教師的尊敬和信賴,又可激發(fā)教師更加努力地工作,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心理氣氛和學習條件。
教師要在生活上給予特殊家庭孩子更多的關愛,讓他們不完整的愛得以補充。愛他們、尊重他們,孩子們才會親近你、相信你,愿意接受你的教育。因此,作為教師,要愛孩子們的每一個閃光點,要愛他們極大的可塑性,要愛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要愛他們成長中的每一點進步。使孩子們親其師,信其道,教師才能育其人。有人說過,“被尊重、被信任是一種幸福……而追求幸福是人的一種本能……”農(nóng)村初中特殊家庭學生更不例外。因為愛、尊重和信任使他們樹立了自信心,有了自尊心,從而使他們充滿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有了不斷向上的動力。
(二)寬容、理解學生
寬容忍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教育學生的一劑良藥。經(jīng)驗告訴我們,一味批評、懲罰是教育上的大忌,它會使學生從良心的內(nèi)疚中解脫出來,把學生推向教育的另一端。當特殊家庭學生看起來最不值得愛的時候,恰恰是他們最需要愛的時候。教師應賦予他們寬松的發(fā)展空間,應從人性關懷的角度出發(fā),以寬容、忍耐之心去理解學生,平等地對待他們。多給他們改錯的機會,允許他們在錯誤中成長,以多元的價值觀評價他們。
(三)構(gòu)建家校合作共育新途徑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因此,家庭的重要性超越了學校?!比欢行┖⒆幼远缕鹁蜎]有得到父愛或母愛,甚至父母的關愛,其爺爺奶奶或其他人也是陪伴他成長的監(jiān)護人。家庭教育的水平往往取決于家庭中監(jiān)護人等長輩的受教育程度、經(jīng)濟基礎、教育理念等。我校地處農(nóng)村山區(qū),監(jiān)護人文化水平低,部分監(jiān)護人甚至沒讀過書。特別是特殊家庭監(jiān)護人由于自己感情的不如意,對孩子的生活缺少關愛,對孩子的教育缺乏關注。想要改變這個現(xiàn)狀,讓立德樹人事半功倍,只有多渠道家校溝通。讓監(jiān)護人掌握必要的教育方法,糾正他們的教育觀念,改變他們自身的不良習慣,和監(jiān)護人一起分析學生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商討對學生的教育,從而改善家庭狀況,緩解學生的焦慮情緒,讓家庭真正成為孩子心靈的港灣。
(四)必要的心理輔導
學校、家庭、社會要給予特殊家庭孩子更多的關愛和幫助,針對每個人的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方法,在盡可能滿足他們物質(zhì)需求的基礎上解決他們的心理需求。多渠道與孩子談心,幫助他們打開心扉,了解他們的苦悶,幫他們找到問題的癥結(jié),使他們正確認識家庭現(xiàn)狀,用正常心態(tài)面對現(xiàn)實。在孩子們?nèi)〉靡稽c成績時,及時鼓勵并提出下一步具體的要求,幫助他們在逆境中成長,增強他們的抗挫折能力和自理、自立能力。
參考文獻
[1]朱永新.中國新教育(第四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