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程園 王昕
豐富道德與法治課的教育載體,著力提升小學生道德與法治教育效果,是當前一線教師面臨的新課題。通過實踐活動增強課程生命力,使《道德與法治》課程內(nèi)容變得生動形象起來,為學生傳遞成長正能量,不失為一種有效策略。
愛國主義教育與革命傳統(tǒng)教育是未成年人道德與法制建設的重要內(nèi)容??山Y合《向人民解放軍敬禮》等課時內(nèi)容,對學生進行相關教育。如通過舉行“中國夢 中華情”課前一支歌比賽、“紅領巾心向黨”講故事比賽等,讓學生增強愛國情懷,加深對中國夢的理解;組織學生唱紅歌、閱讀紅色經(jīng)典、觀看紅色電影,通過烈士陵園掃墓活動、聘請“五老”進校園講故事等,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tǒng)教育,增強其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愛國主義教育與理想信念教育是相輔相成的??山Y合《做個對自己負責的人》等課時,開展“理想點亮人生”主題教育讀書活動,并利用重要節(jié)慶日、中隊主題評比、手抄報比賽、作文展評等形式,對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雷鋒精神是溫暖的道德之光,具有永恒的魅力與教育價值。在教授《我是小小志愿者》等課時,教師組織學生開展了系列獻愛心活動,如“大手牽小手,走進敬老院”、前往特教中心開展聯(lián)誼活動、每天堅持日行一善“積微善成大德”等,弘揚雷鋒精神,引導學生攜手締造充滿陽光、充滿愛的和諧社會。
當前孩子不懂感恩、不會感恩的現(xiàn)象非常普遍。基于此,教師在教授《同行藍天下》等課時,結合婦女節(jié)、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端午節(jié)、重陽節(jié)、教師節(jié)等,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感恩教育活動。如在婦女節(jié)來臨之際,組織開展了“關愛長輩,踐行孝道”實踐活動。通過“唱一首歌曲、誦一段經(jīng)典、看一個短片、講一個故事、做一張賀卡、做一番點評”等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表達對母親深深的愛與感激。
自覺遵守規(guī)則是一個人文明修養(yǎng)的重要體現(xiàn)??山Y合《我與規(guī)則交朋友》等課時,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如開展“爭當生活小能手”生活技能比賽,鍛煉學生的自理能力;舉行“我是文明小達人”文明禮儀知識競賽、“文明美德伴我成長”主題教育讀書活動和“文明小衛(wèi)士”評選等,提升學生的文明修養(yǎng),使學生時刻用規(guī)則約束自己的行為,爭做新時代文明少年。
小學生的安全教育必須常抓不懈。在講授《小小交通宣傳員》等課時,教師結合安全教育日、消防日等加大安全教育力度,強化對學生課間活動的監(jiān)督,設立了安全監(jiān)督崗,進行重點區(qū)域、重點時段護導,并做好交通安全、防震防災等教育。邀請消防大隊、交警隊、醫(yī)院人員為學生做消防、交通、救護等安全知識講座,進行火災及地震逃生演練,讓學生鞏固已有知識并獲得更深層次的認識,使安全意識在學生心中扎根。
此外,為加強《道德與法治》的實踐性,磨煉學生意志,培養(yǎng)其熱愛自然、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教師組織學生開展了“愛我家鄉(xiāng) 擁抱自然”活動,召開“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等主題隊會。通過“走進大自然,親子遠足行”德育實踐、清明節(jié)遠足掃墓、參觀氣象局、走進供電公司等活動,使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更加熱愛家鄉(xiāng),熱愛偉大祖國。
實踐活動賦予了《道德與法治》課多樣的色彩。形式新穎、內(nèi)容豐富的社會實踐教育活動,使學生學到了很多課堂和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與道理,提高了道德與法治素質,為成為學法、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少年、好公民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