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雙紅
摘 要: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多角度反思,通過教學游戲化、教師參與化、訓練創(chuàng)新化、項目記錄化等讓學生樂于參與,逐漸讓學生養(yǎng)成主動參與運動的習慣。
關(guān)鍵詞:主動性運動;漸進式;培養(yǎng);策略
學生主動學習,是教育者堅持不懈的追求。體育教學短期目標是鍛煉身體,讓學生掌握體育技能,但從長遠看,體育教學更強調(diào)學生終身鍛煉意識的養(yǎng)成。這就需要學生在體育教學中,一改以往被動式接受體育鍛煉,養(yǎng)成主動運動的習慣。但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體育老師需要探索教學的方法,漸進式地培養(yǎng)學生主動運動的習慣。
一、教學游戲化,讓學生在玩中鍛煉
小學生愛玩游戲,這是天性,是由孩子心智特點決定的。當然,這里提倡的游戲不是網(wǎng)游或者手游?!巴跽邩s耀”不能讓學生熱愛運動,更不會讓學生養(yǎng)成主動運動的習慣。筆者這里說的游戲是戶外引導學生運動起來的游戲,體育老師要順其自然,把體育教學游戲化,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進而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主動參與鍛煉的習慣就會在愉快的氣氛中形成。
體育游戲化,而不能隨意化,體育教師要結(jié)合學生的身心發(fā)育特點,有目的、有計劃地推進。比如,筆者進行身體協(xié)調(diào)性鍛煉,很多學生有的上肢力量很強,有的下肢力量很足;有的右手很靈活,有的左手很敏捷……筆者就經(jīng)常想辦法用游戲化的形式把訓練身體協(xié)調(diào)發(fā)展作為教學的重點。比如讓習慣使用右手的學生用左手運球前進,等到稍微熟練了,不讓學生看球,要抬起頭看著前方運球到終點。還可以左手用乒乓球拍進行顛球,比賽誰顛球的次數(shù)多,誰就是勝利的一方。訓練左右腿也是如此,用不習慣使用的腳推進,從一個個設(shè)置的小門里面穿過。學生看著同學笨拙的樣子,在一陣陣的笑聲中愉快地度過了一節(jié)課,大家都掙著、搶著去參與這種游戲,甚至在課后、到家中也主動找器材訓練,這種游戲化的體育運動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教師參與化,讓學生在互動中學習
常規(guī)的體育教學仿佛正好與文化課相反,體育課教師參與率過低,不能與學生充分互動而導致學生運動不規(guī)范。傳統(tǒng)的文化課的弊端是教師占用課堂大部分時間,而給予學生的時間過少。而體育課中體育教師的行為往往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一旦體育課開始,老師往往會讓學生自由活動,很少指導更不要說與學生一起參與活動了。原因在于體育老師很多是文化課老師兼職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欠缺,其次體育課沒有考試成績的壓力,所以體育老師不重視對學生專業(yè)運動的訓練和指導。
比如,指導學生蹲踞式起跑,主要是短距離比如50米、100米的起跑方式。蹲踞式起跑可以讓起跑速度更快,但在訓練中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不但沒有提高速度,反而讓起跑的速度變慢了。筆者就參與學生的討論:“哪位同學覺得蹲踞式起跑比站立式起跑慢?”“你給大家分別做一下站立式起跑和蹲踞式起跑的動作看看?!薄皬倪@位同學的動作看,的確蹲踞式比站立式起跑的速度慢,下面我給大家做一下站立式和蹲踞式起跑的動作,大家仔細對比一下,與剛才這位同學的動作有什么不同?”我又模仿剛才同學的動作要點,采用慢動作形式做了一次蹲踞式起跑,學生看著我略帶夸張式的慢動作,笑成一團,通過教師參與,與學生互動,學生很快明白了蹲踞式動作要領(lǐng),爭先恐后地站上起跑線紛紛練起了蹲踞式起跑。
三、訓練創(chuàng)新化,讓學生在新鮮中成長
學生喜歡新鮮的事物,包括學習,也喜歡新穎的形式,對于小學生而言尤其突出。如何才能讓枯燥的體育訓練課、技能提高課變得生動有趣,學生樂于參與,就成了我體育教學中經(jīng)常思考的課題。只有學生喜歡才會熱愛,只有熱愛才會主動,只有主動才能讓體育運動變?yōu)樽杂X。通過創(chuàng)新訓練方法,讓學生在新鮮感中完成教學目標,理應成為體育老師更高的教學追求。
比如,筆者在籃球訓練中,傳統(tǒng)的傳接球訓練是一對一反復訓練,我則進行創(chuàng)新,讓學生分成兩組進行對抗賽,在講完傳球和接球的技巧后,我讓把學生分成兩組,一組24個學生,每一組學生再面對面站成兩排,相距2.5米,從面對面A隊第一個學生開始傳球,B隊第一個學生接到球后再傳給A隊第二個學生,A隊第二個學生接到球再傳給B隊第二個學生,依次進行下去,一直傳到最后一個學生接到球為止,記錄用時多少,用時少的獲勝。如果過程中傳球掉到地上,要從頭開始。這種創(chuàng)新形式的傳接球訓練,讓學生既緊張又興奮,無須多言,學生自己就開始討論起來,怎么樣才能速度快,怎么樣才能準確讓對方接到球……學生保有新鮮感,就會主動訓練,效果自然就好了。
四、項目記錄化,讓學生在突破中追求
建立學生體育成長檔案,既能讓學生看到自己的成長過程,又能讓學生產(chǎn)生突破自我的愿望。筆者在教學中會為每一個學生建立成長檔案,而且我還會分年級、分性別地建立歷史記錄的檔案,讓學生不但有突破自我的愿望,還會有突破歷史記錄的志向。比如,仰臥起坐訓練,我記錄了四年級李××的幾次成績,第1次4個、第2次6個、第3次7個、第四次9個……我跟學生說我記錄的四年級女生最高記錄是22個,看有沒有哪位同學能夠突破?這種形式激發(fā)了學生主動訓練的熱潮,不論課堂上還是回到家里,學生總是會主動進行訓練。
培養(yǎng)學生運動的習慣,尤其是主動性的習慣,不能強制,而是要多想辦法,使學生樂于主動參與。只有讓學生從小就愛上體育課,才能讓學生從小就喜歡上運動,唯有如此,才能逐漸讓學生養(yǎng)成主動鍛煉的好習慣。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