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瑾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行,小學科學這門課程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出來。與其他課程相比,科學這門學科需要學生自主動手,還需要學生自主理解、自主運用知識。要想學好科學這門課,通常離不開實驗。通過做實驗,能夠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的情感,還訓練了學生的思維,推動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為此,教師要重視科學實驗教學,在課堂上盡可能多地營造實踐機會,使得學生自主參與到實踐中,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關鍵詞: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有效性
科學實驗教學是通過直觀性的操作,便于小學生直接獲得實驗結果。整個實驗教學過程,需要教師提前設計好實驗方案,還要事先準備好實驗材料,引導學生積極動腦、動手,構建完整的實驗課堂,提高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一、養(yǎng)成良好的實驗習慣,確保實驗教學順利開展
科學是一門非常嚴謹的學科,教師應提前1分鐘進入實驗室,安排本節(jié)實驗課需要用到的實驗器材,盡可能地節(jié)省時間,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探究時間。學生則是在班干部的組織下,按照順序進入實驗室并坐好。實驗開始之前,教師應認真闡述本節(jié)實驗課的目的,需要用到的實驗器材,以及實驗中需要注意的事項,避免學生在實驗中犯不必要的錯誤。針對一些有難度的實驗,教師可以選擇小組合作學習法,各個小組成員明確分工,共同完成科學實驗。對于一些后進生,教師不能放棄他們,而是要給予他們更多的愛,使得他們能從內心開始相信自己,并愿意參與到實驗中。當做完實驗之后,每位學生要清洗需要清洗的實驗器材,并整理好實驗器材。通過從實驗前、實驗中、實驗后這三個方面嚴格要求學生,一直持續(xù)不斷,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并推動了實驗教學的順利開展。
二、靈活選用教學方法,增強實驗教學的趣味性
一切教學活動都應嚴格遵循教育規(guī)律。傳統(tǒng)的教學中,由于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效率始終得不到提高。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應該反思:什么樣的教學方法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快速掌握知識。再加上教學評價過于注重學生的學習結果,挫傷了學生的學習自信。面對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盡管教師天天批評他們,但是所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為此,教師應反思教學評價:什么樣的評價才能達到潤物細無聲的目的。通過不斷的反思,教師從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出發(fā),靈活選用教學方法,將教學與游戲相結合,真正實現寓教于樂。又或者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參與到科學實驗教學中,讓學生感受到科學實驗的樂趣。
以“沉和浮”這一科學實驗為例,實驗開始之前,教師引導學生認識“水槽”。接著,讓學生探究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探究前,教師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并小組成員操作:將石塊和木塊輕輕放入水中,觀察發(fā)生了什么現象?小組成員認真觀察實驗現象,并記錄下觀察結果,并進一步總結出實驗結論。小組合作學習方法的運用,使每位學生都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快速完成科學實驗操作,他們不再機械地記憶科學知識,而是結合實驗現象,記憶相關的知識點。
三、精心設計教學方案,提高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學的生成性受到了重視,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并不需要設計教學方案。倘若教師不備課,實驗教學沒有教學目標的指引,那么實驗教學就淪為“自由活動”,教學效率自然也得不到提高。
鑒于此,教師應處理好生成與預設這二者的關系。如果缺乏有效的教學方案,那么就無法保障教學的生成性。只有通過精心設計教學方案,那么一系列探究活動才得以順利開展下去。其中,設計教學方案時,要提及實驗規(guī)則、實驗目的、實驗數據等,通過將以上的內容羅列出來,以便于學生在實驗操作中規(guī)范自身的實驗行為,認真分析實驗數據,盡可能保證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四、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提升實驗教學的魅力
小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作為科學教師,應抓住小學生的這一特點,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到實驗中,保證實驗教學的質量。教學本身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tǒng)一體,其中,教師的“教”占據主導地位,學生的“學”占據主體地位。雖然新課程中強調了學生的主體性,但是并不等同于完全將實驗課堂還給學生,而是還要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適時把控實驗課堂的氛圍,控制好實驗課堂的進度。面對復雜的科學問題時,教師還要積極引導學生,并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引導學生借助一個問題跳向另一個問題,以此類推,找到問題的答案。
以“溶解”這一科學實驗為例,教師讓學生按照“沒有放入水中”“剛放入水中”“經過攪拌后”這三個實驗順序,認真觀察鹽在水中發(fā)生了什么變化。接著,又讓學生觀察沙子、高錳酸鉀在水中的變化。通過對比實驗,學生理解溶解的科學含義,整個過程中也感受到科學的魅力。
五、總結
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教師應圍繞教學環(huán)境,盡可能地為每位學生創(chuàng)造實驗活動,讓學生在參與實驗活動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動手能力,并在實驗中進一步感受科學的魅力。學生本身是實驗教學的主體,教師要發(fā)揮自身的主導作用,使得學生既愿意動手,又愿意動腦,讓學生喜歡上科學實驗,由此一來,提高科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自然也變得簡單起來。
參考文獻:
[1]賀勇,顧恩甲.創(chuàng)新實驗器材 優(yōu)化實驗設計:談如何提高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有效性[J].教學儀器與實驗,2010(10).
[2]張連杰.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研究與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4(47).
[3]王美華.讓學生在參與中體驗、感悟:淺談對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幾點做法[J].電子制作,2014(15).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