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志斌
在探究平行板電容器電容的決定的因素時,用到了靜電計.課本在附注中指出“靜電計是在驗電器的基礎上改裝而成,是一種用來測定電勢差的儀器”.靜電計是如何實現(xiàn)電勢差的測定呢?這個問題如果不解決,將直接影響到平行板電容器的學習效果.
一、從電容并接看電荷遷移
如圖1所示,甲電容器的電容為Cn,不帶電;乙電容器的電容為100CO,帶電量為Q,電勢差為U.現(xiàn)將兩個電容器并接在一起,求并接后達到靜電平衡時:甲、乙電容器兩板間的電勢差;乙電容器遷移到甲電容器上的電荷量.
分析:并接后乙電容器向甲電容器充電,乙電容器上的電荷量減少,電勢差降低;甲電容器上的電荷量增加,電勢差增加;當甲、乙電容器的電勢差相等時,即達到靜電平衡狀態(tài),電荷不再遷移.
問題啟示:可見,當一個不帶電的小電容與一個帶電的大電容并接并達到靜電平衡時,大電容上的電荷量、兩板間的電勢差變化很小,或稱為幾乎不變.
二、從靜電計的構(gòu)造分析其工作原理
1.靜電計的構(gòu)造
如圖2所示為靜電計的實物圖:a——金屬小球;A——金屬中心桿;6——金屬指針;D——絕緣塞;B——金屬外殼;c——接線柱(相比于驗電器,多了個接線柱);整個裝置固定在一個絕緣支架上.
2.靜電計本身就是一個電容器
任意兩個彼此靠近而又絕緣的導體都可以構(gòu)成一個電容器.靜電計本身其實就是一個電容器,金屬球(含金屬桿、指針)相當于電容器的一個電極,金屬外殼也相當于一個電極,它們之間是絕緣的.其電容的大小由金屬殼的幾何尺寸的大小和金屬桿及指針的長短、位置所決定.因為指針的偏轉(zhuǎn)角變化對靜電計的電容的影響很小,故在指針轉(zhuǎn)動過程中可近似認為靜電計的電容值不變.
3.用靜電計定性測量平行板電容器的
在探究影響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因素實驗中,將平行板電容器與靜電計并接,上圖分別呈現(xiàn)了實驗的實物圖,原理圖和電路圖,原理圖中有兩處接地符號,其意義表示將平行板電容器的一個極板和靜電計的外殼接線柱相接.本實驗中,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遠大于靜電計的電容,并接過程中,從平行板電容器上遷移到靜電計上的電荷量極?。ㄈ缟鲜觥皬碾娙莶⒔涌措姾蛇w移”),可以近似認為平行板電容器電量不變.
靜電計指針的張角取決于其電荷量q,據(jù)q =CU,可以認為靜電計電容不隨張角而改變,那么,其電荷量與電勢差成正比,又由于靜電平衡時靜電計兩極板上的電勢差與平行板電容器相等,因此靜電計指針的張角取決于平行板電容器兩極板上的電勢差.當靜電計指針張角變大時,說明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勢差變大,反之則變小.這樣就實現(xiàn)了用靜電計定性測量電勢差的功能.
三、從一個高考題看理解能力的考查
涉及靜電計、電容器的高考題是高頻考題:如圖4中所示的實驗裝置中,平行板電容器的極板B與一靈敏的靜電計相接,極板A接地,若極板A稍向上移動一點,由觀察到的靜電計指針變化作出平行板電容器電容變小的結(jié)論的依據(jù)是( ? ?)
A.兩極板間的電壓不變,極板上的電荷量變大
B.兩極板間的電壓不變,極板上的電荷量減小
C.極板上的電荷量幾乎不變,兩極板間的電壓變大
D.極板上的電荷量幾乎不變,兩極板間的電壓變小
解析 題干中給出“靈敏的靜電計”,其意義是靜電計的電容很小,有微小的電荷量變化,就會出現(xiàn)指針明顯的變化.因此,平行板電容器極板上的電荷量應幾乎不變,據(jù)C=Q/U,極板間的電勢差變小,答案選C.學習物理要關注認知的發(fā)展,初級認知包括了記憶、理解和應用,本題定位在理解層面,只有理解了才能實現(xiàn)長時記憶,
其實,靜電計上的微小電荷量來源于被測對象(本題為平行板電容器),認為平行板電容器的電荷量幾乎不變,這就是測量儀器對測量帶來的系統(tǒng)誤差.比如用溫度測量體溫時,溫度計從人體上吸取很小一部分熱量,理論上將導致人體溫度的微小變化,這就是測溫的系統(tǒng)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