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會
摘 要:英語聽說能力在英語的教學和學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多樣化組織全英教學,創(chuàng)造良好英語教學環(huán)境,豐富課上課下的學習途徑,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潛能,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提升學生敢于開口表達的能力。創(chuàng)設全英的英語教育學習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增加小組合作交流的形式多與他人交流學習,培養(yǎng)英語表達意識,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聽說習慣。
關鍵詞:英語聽說能力;創(chuàng)設英語情境;角色扮演對話;口語表達
英語聽說能力以及優(yōu)秀的語音面貌是展示個人英語能力的重要保障。受傳統(tǒng)英語教學觀念以及英語教學方式方法的影響,大多數(shù)情況下英語教學成為純粹的英語知識的傳授,為了提高成績,教師只是對單詞、句型、翻譯、語法等進行訓練,卻忽略了英語聽說能力的重要性。這顯然是不可取且是不符合小學生成長的身心規(guī)律、能力提升以及長遠發(fā)展的學習方法。其結果必然導致小學生語言運用能力低下,甚至出現(xiàn)了“啞巴英語”的弊端。
在人際交流中聽和說是基本活動形式,聽是語言的輸入過程,說是語言的輸出過程。聽是語言接受的能力,說是語言輸出的能力同時也是語言進一步鞏固和提升的過程,是語言應用的重要手段,在英語的教學和學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大量的教學實踐表明,英語聽說能力好的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占有非常大的優(yōu)勢,他們在課上積極主動,參與性高,善于表達自己,較多參與課外活動以及英語交際活動,從而培養(yǎng)了濃厚的英語學習興趣。因此,提升小學英語的聽說能力對于英語學習以及英語能力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培養(yǎng)英語學習興趣的關鍵。以下是關于如何提高小學英語聽說能力的個人見解:
一、豐富學習途徑
1.組織全英教學,創(chuàng)設良好英語教學環(huán)境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組織英語教學語言,設計利于教學又富有趣味性的教學活動,寓教于樂,引導學生樂于參與英語教學活動。在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培養(yǎng)用英語交流互動以及回答問題的意識。為學生提供說的機會,學生可以在英語交際中習得知識,習得語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聽說能力。
2.家長參與,創(chuàng)設良好英語學習環(huán)境
日常英語學習活動中,要讓學生自然而然地融入英語環(huán)境中。創(chuàng)設良好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如果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進行簡單的英語溝通和交流,既可以減少孩子們對于英語發(fā)的陌生感和恐懼感,同時將英語所學知識融入日常生活中,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可以培養(yǎng)孩子們的英語思維。日常生活中遇到英文單詞,也可以為孩子們指認或者是認讀,不知不覺中孩子們掌握的英語知識就越來越多了。但是如果家長日常與孩子們進行英語溝通較為困難,則可以嘗試著給孩子們聽錄音,包括一些英語小故事,英文對話以及一些英文兒歌等。對于中國家庭來講,時時刻刻英語溝通會有此人一些困難,但是經常給孩子們播放英語則是可行的方案。孩子們可以在潛移默化中習得語言,多聽錄音是聽說練習初始時期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通過堅持聽錄音,在聽力方面得到了提升,并且通過播放的英語語音中可以盡情去嘗試模仿語音語調,扮演聽力中的小角色,通過聽力提升英語語言的輸入,再通過表達展示英語語音的輸出,找到英語語音語調變換的樂趣,享受學習英語的過程,抓住每一次展示自我的機會。
3.采用多種方式組織教學
英語課上,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多多展示視頻、音頻等教學資源,豐富學生的學習途徑,引導學生模仿視頻、音頻中語音語調,提升學生的英語聽力適應能力,并且培養(yǎng)孩子們的口語表達能力。
二、豐富課外活動組織形式
1.開展舞臺劇、角色扮演等活動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可以自編自導自演話劇、舞臺劇等多種表演方式。編排的題材可以是購物、逛動物園、旅行、天氣以及日常交談等方面。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了解語言文化,既可下以鍛煉口語與聽力又可以加深英語文化的理解,從而幫助學生可以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下進行清晰的表達。
2.開展口語競賽,英文歌曲大賽等
為了提高學生的聽說及口應該語表達能力,豐富學生課外活動組織形式,教師可以開展口語競賽、唱歌比賽等多種表演形式。在口語競賽中,可以多與人溝通交流,開闊視野,獲得更多的與他人合作溝通交流的機會。其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要珍惜每一次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機會,學會與他人溝通交流,提升自我,開闊視野。
國際化已經成為現(xiàn)代社會的潮流,中國人甚至我們的中小學生也和外國人接觸的機會越來越多了,這也就越來越高要求英語水平。而英語的聽說能力正是彰顯個人能力的第一象征,英語學習要從孩童抓起,真正了解英語語言的文化及思維,正充分利用外來資源,教學做合一,養(yǎng)成聽力習慣,培養(yǎng)口語表達能力,真正做到學校、社會、家庭教育三結合,同時激發(fā)小學生英語學習潛能,培養(yǎng)英語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敢說、敢問、敢表達,充分發(fā)揮小學生聽說結合的能力,創(chuàng)設全英語教學情境,提升自我聽說能力,適應社會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建偉,陳琦.從認知主義到建構主義[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4).
[2]包天仁.中國小學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與反思[J].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