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崢
【摘 要】 音樂是純凈的,有感染、凈化心靈的作用,有激勵人心、塑造人格的力量。音樂教育以其特有的育人功能,是德育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對塑造小學生正確價值觀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音樂教育的過程,也是情感育人的過程。德育教育是通過聆聽、演唱、表現(xiàn)等各種音樂活動,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要使音樂教育與德育教育充分有機結合起來,需要充分挖掘教材的育人價值,探尋切入點,將德育教育自然、有效地滲透在小學音樂教學之中,實現(xiàn)音樂教育方式的多元發(fā)展,進而實現(xiàn)德育教育與音樂教育的升華。
【關鍵詞】 小學;音樂教育;德育
素質教育理念下,小學生的健康全面成長,既要有音樂的藝術熏陶,同樣也要實現(xiàn)道德觀念的培養(yǎng)提升。音樂教育豐碩德育教育的羽翼,德育教育浸潤音樂教育的土壤,兩者相輔相成。小學教學中,音樂為方式,德育為方向,音樂為載體,德育為目標,在音樂教育之中滲透德育教育,融德育與音樂教育之中,寓德于教、與音同行,實現(xiàn)傳統(tǒng)德育教育與音樂教育的充分有機結合,實現(xiàn)小學生的健康全面成長。
一、寓德于教,將德育滲透進小學音樂課堂之中
音樂學科是一門審美的藝術,具有特有的“潤物無聲”的育人功能,有別于其他學科枯燥的知識傳遞過程,音樂教育是通過師生雙方投入參與音樂活動進行情感交流,其特質是情感審美。這就決定了音樂教育的本質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對培養(yǎng)學生良好道德情操、塑造學生良好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有著巨大的影響作用。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音樂教育中,既要關注音樂發(fā)展水平的培養(yǎng),還要深層挖掘音樂作品的育人價值。
將德育滲透進音樂課堂,絕不是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育,不能一味枯燥地進行說教,這樣勢必會適得其反,變成了“固定動作”和“喊口號”的德育,并不能真正引起內心的共鳴,甚至會引起抵觸心理。筆者認為,教師應該追求的是如何將德育“自然、真實、有效”地融合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做到“潤物無聲”,要遵循學生心理發(fā)展特點,從貼合學生生活的角度出發(fā),挖掘音樂作品和生活的聯(lián)系,讓學生由小見大,從內心真正得到情感升華。
二、關注音樂本位,析教材育人價值于音樂之中
音樂學科是一門獨立的美育學科,任何教學活動應緊緊圍繞其音樂性展開。因此,教師在教學備課環(huán)節(jié)和實際課堂教學中,首先要以音樂為本體,在體驗音樂要素的同時,挖掘音樂作品的育人價值,關注學生在體驗音樂時情感世界的變化,通過導入、演唱、演奏、創(chuàng)造等活動,將德育教育潛移默化地進行滲透。
三、與音同行、融德育于多元音樂教學方式之內
小學音樂教學中融入德育,需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結合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教師語言、音樂游戲等多種方式,將德育滲透進課堂教學細節(jié)中。在以往的音樂教學中,不少教師為了德育而德育,整堂課沒有情感滲透,卻在課堂小結時進行情感升華,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我們要不斷追求如何“不著痕跡”地將德育教育以小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融合進去。
以游戲類活動為載體,將德育與音樂教育充分結合起來。
以多媒體技術為載體,融德育與音樂教育在學習過程之中,例如適度的視頻、圖片資源也是情感教育的方式之一。
以情境創(chuàng)設為載體,融德育于音樂情境之中。情境教學法,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使學生在形象直觀的情境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以讓德育教育不留于表面,而是真正進入學生的內心。例如在《雨花石》一課中,學生沒有經歷過戰(zhàn)爭年代,教師如果直接揭示雨花石的寓意,激發(fā)學生對英雄的崇敬,學生很難在演唱中真正流露出真情實感。針對這一情況,可以通過“走進小石頭的經歷”為主線,帶領學生回到戰(zhàn)爭年代了解雨花石所看到的英雄故事,走進雨花石的所思所想,這樣一來,激發(fā)學生探索了解的欲望,喚起心底的情感,學生便能自然、深刻地體會到歌曲內涵。又如在《清晨》一課中:可以以歌曲旋律為載體,鋼琴彈奏音樂片段,創(chuàng)設出活力、懶散、郁悶的清晨等,結合小故事,在學生實際體驗中引導他們了解“一天之計在于晨”的意義。
四、全面發(fā)展,推德育教育與音樂教育全面升華
音樂課堂之中,教師將德育作為教學內容滲透到音樂教育之中,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提升德育教育與音樂教育的水平。音樂課堂之外,教師應將音樂教育與德育教育融入到現(xiàn)實生活之中,推動德育與音樂教育的全面升華,實現(xiàn)小學生的全面綜合發(fā)展。
以課程為基礎,通過音樂拓展進行德育教育。依托于小學音樂課本中已有的“德育”元素,以音樂課程為基礎,通過必要的音樂拓展拓寬,來實現(xiàn)德育教育的目標。
音樂作為藝術之表現(xiàn)形式,可以提高個體藝術素養(yǎng),可以陶冶個體之情操,可以帶給人以享受與愉悅,還可以凈化人的心靈,實現(xiàn)個體道德與修養(yǎng)的全面提升。小學教育中,音樂教學是重要部分,也是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載體。要使音樂教育與德育教育充分有機結合起來,需要將德育教育作為音樂教育的目標,將德育教育滲透在小學音樂教學之中,實現(xiàn)音樂教育方式的多元發(fā)展,進而實現(xiàn)德育教育與音樂教育的升華。只有在小學音樂教育中順利進行德育的滲透,才能全面提升小學生音樂素養(yǎng)與道德修養(yǎng),才能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目標,實現(xiàn)小學生全面健康快樂的成長!
【參考文獻】
[1] 唐珣. 淺析如何在小學音樂中實施德育教學[J]. 教育科學,2017(1).
[2] 范瑛. 基于新課程背景下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方法[J]. 西部素質教育,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