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醒德
摘要:自新課改實施后,各個學校逐漸重視素質教育,學科教學不僅僅重視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也更注重學生的情感教育。情感教育的引入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改善了課堂教學效果。本文首先簡要地闡述了情感教育對高中美術課堂教學的重要性,并對情感教育在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的作用進行了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美術教學;情感教育;作用
0.引言
美術學科在藝術教學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是推行素質教育的體現(xiàn),通過美術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與想象力,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對學生全面發(fā)展發(fā)揮著積極的作用。高中生正處于青春期,情緒較為敏感,同時也面臨著高考的壓力。高中美術教學不同于基礎課程教育,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設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引導學生放松身心,更好的學習美術。高中美術教師應該充分發(fā)揮出情感教育的作用,進而提升美術課堂教學效果。
1.情感教育對高中美術課堂教學的重要性
將情感教育融入高中美術教學中可以拉近學生與美術作品之間的距離,使學生近距離地用心感受美術作品。學生長期接受美術作品的熏陶后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學生吸收各個作品的優(yōu)點后可以提升自身綜合能力,這符合新課改對美術教學的新要求,是推行素質教育的必然選擇[1]。人與動物的不同很大程度上體現(xiàn)在情感方面,美術學科是培養(yǎng)學生審美,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載體。將情感教學應用于高中美術教學中,幫助學生讀懂美術作作品所表達的心境,真正讀懂美術作品,這是美術學科高質量教學的要求。
2.情感教育在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2.1調動了學習積極性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一般是教師照本宣科地向學生講解美術作品,學生只是簡單地從課本中了解美術作品,枯燥的美術知識、平淡的講解難以吸引學生的目光,學生的學習意愿較低。在高中美術教學中引進情感教育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在美術教師的指導下開始愿意接觸、感受國內外優(yōu)秀的美術作品,愿意學習賞析美術作品的方法,學生從情感層面感悟作品,學生會在腦海里思考不同美術作品之間的情感聯(lián)系,使學生有足夠的熱情參與到美術課堂中,從而提升了美術課堂教學效果。
2.2營造了良好的教學氛圍
在傳統(tǒng)美術教學中,美術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引導學生瀏覽課本知識,在以板書或多多媒體的形式講解課本知識,實現(xiàn)學生掌握美術作品的作者、名稱、藝術風格等基礎知識。機械式的課堂教學容易降低學生的學習意愿,也進一步限制了學生的思維活動,課堂學習氛圍不佳,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情感教育下美術教學可以增加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教師通過多樣的教學手段活躍課堂,可以創(chuàng)造輕松、有趣的課堂教學氛圍,使美術教學可以順利進行。
2.4提升了學生的審美情趣
通過情感教學,學生可以從美術作品中學習作品的表達方式,感悟作品的藝術情感,從而提升學生的鑒賞水平。同時,傳統(tǒng)美術教學只浮于表面,并未對美術作品進一步學習,學生難以體會到作品中包含的人文情感[2]。而通過情感教學,學生可以正確認識美術作品,了解美術作品中的文化內涵、思想潮流等,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3.高中美術課堂情境教學策略
3.1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美術是素質教育的體現(xiàn),對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具有一定的要求。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應該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提升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使學生愿意去了解、學習美術作品的人文歷史、表現(xiàn)手法以及思想情感。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或者課前布置教室,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境,使學生可以充分接受藝術的熏陶。例如在講解玉器、青銅器工藝時,美術教師可以讓學生說出關于玉的成語或俗語,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不同歷史時期的玉器,結合圖片簡要講述玉器的歷史。通過討論、圖片展示等方式展示玉器的文化內涵與藝術價值,使學生愿意去學習與鑒賞,結合課本知識逐漸了解工藝美術圖案設計的原則。
3.2充分挖掘情感素材
課前準備是美術教師必須重視的一項工作,其可以進一步加強情感教育。教師在課前必須明確教學目標,深入了解教學內容,并在二者的基礎上挖掘情感素材,從而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例如在學習建筑藝術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介紹天壇、故宮、圓明園等建筑的總體布局、藝術特點、人文歷史等,再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近代八國聯(lián)軍對圓明園等建筑的破壞,喚起學生的愛國情懷,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信。在學習古代陶器與瓷器時,教師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人面魚面紋盤等圖片,并向學生逐一介紹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半山文化等,按歷史年代介紹瓷器的發(fā)展歷史,說明各大窯的工藝特點,使學生熱愛、尊重中國傳統(tǒng)工藝。在情感教育中進一步挖掘情感素材,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3.3重視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
美術作品中包含了許多美學,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只是美術學習浮于表面,若想使情感教學更好地應用于高中美術教學中,美術教師應該帶領學生深入學習美術作品的藝術內涵,重視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雕塑等作品,并讓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作品的造型、構造等,分析其中的美。此外,教師還可以開展創(chuàng)意性的活動或創(chuàng)意比賽等,使學生在活動過程中體會美術的魅力,為了獲得優(yōu)勝,學生自然會去搜集相關資料、探尋作品的內在美學價值,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實現(xiàn)審美能力的提升。
4.結語
綜上所述,將情感教學引入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學生創(chuàng)造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教會學生認知藝術作品中的美,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與鑒賞能力,使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得以提升。這也符合新課改的要求,符合全面推向素質教育的發(fā)展趨勢,有利于高中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何延.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的作用分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016 (34):102-102.
[2]楊娜.情感教育在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探索[j].美術教育研究, 2017 (6):172-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