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柳槐
摘 要:在當前新課程改革深入開展的過程中,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模式已經顯露出了更多的弊端,不能再讓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教師要注重教學的開放性,運用豐富的教學方法,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才能提高教學效率。對于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為了實現(xiàn)開放性教學,教師要打破常規(guī)教學,豐富課堂內容,充分利用信息工具創(chuàng)設生動情境,還要注意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這都有助于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本文主要針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開放性教學的有效實踐進行了探究,以供參考交流。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 開放性教學 有效實踐
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迅速發(fā)展,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指導的同時,不能按照老套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應該摒棄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中的弊端,開創(chuàng)新型的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這樣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范圍中快樂地學習,更加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結合當代時代的發(fā)展特色,將道德與法律課程進行開放型教學,讓學生更加融入到學習的氛圍中,能夠使道德與法律課程中的內容更加有效地深入到學生的生活中去,并踐行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打破常規(guī)教學,豐富課堂內容
傳統(tǒng)初中道德與法律課程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方式與思維方式有著巨大的束縛,要打破常規(guī)教學,使學生學習課堂內容更加豐富。傳統(tǒng)教育方式的弊端越來越明顯,探討出新型的教育方式對學生的教育有著重要的作用。首先,老師應從教學課堂內容上發(fā)生改變,用新穎的理念,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課堂內容的教學不只是老師一味地傳授知識,讓學生把這些知識死記硬背的應用到考試中去,特別是針對專業(yè)性較強枯燥無味的理論性知識,教師更應該采用不同形式將課堂內容表現(xiàn)出來,采用多種多樣的課堂活動來豐富課堂內容。其次,打破傳統(tǒng)教學方式,對學生思維的束縛,采取多種多樣的問答形式,讓學生自由的探討學習,讓學生能夠充分發(fā)揮出自身的思維能力。探索出新型教學方式使課堂內容更加豐富,學生能夠在教室中積極主動的學習,課堂內容不應只表現(xiàn)在文字中,還應該表現(xiàn)在各個方面,能夠將課堂中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各個方面。例如在課堂開始的前幾分鐘,老師提出相關的內容,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探討并且發(fā)表學生個人的意見,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討論,這樣能夠讓學生積極主動的融入到學習中,不止拘泥與傳統(tǒng)教學帶來知識層面的幫助,還能開拓學生學習的思維,結合學習教材的實際內容,組織不同形式的學習方式,帶動學生充分學習,實現(xiàn)開放型教學。
二、利用信息工具,創(chuàng)設生動情境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fā)展,信息工具的使用也越來越便利越來越普遍。教育者應當跟隨時代的潮流,將信息工具的使用投入到教學當中去,充分發(fā)揮信息工具的作用,充分利用大數(shù)據(jù)時代下信息工具的快捷便利,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的情景,帶動學生融入到學習中去,能夠使得學生集中注意力專心的學習提高學習的效率。在道德與法律課程中,針對抽象的知識進行有效的化轉為圖像,視頻語音等有利于學生理解的內容,能夠吸引學生進行知識的學習,帶動學生情感的深入,提高對道德與法律這一課程的感知能力,帶動學生情感的波動,使教學課程的內容更加深入到學生行動中去,打破傳統(tǒng)教育對學生思維方式的束縛。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內容進行開放式教學,有助于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不僅僅是作為一門學科進行學習,而是將道德與法律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踐行到實際生活中去,從而提高教學的開放性。比如在教學“讓挫折豐富我們的人生”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感動中國》的視頻,在榜樣的引領下獲得力量;可以為學生播放《陽光總在風雨后》的歌曲,使其明確不經歷風雨哪能見彩虹;還可以為他們講述愛迪生發(fā)明電燈的經歷,讓他們學會正確的面對非議,樹立樂觀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
三、聯(lián)系生活實際,鼓勵學生討論
道德與法治這一課程的學習,不只是拘泥于書面層次的應用,最主要的是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所以在教師進行課堂教育的同時不能偏離生活實際進行講解,再就是進行課堂教育時必須聯(lián)系實際,這樣才能達到這一課程學習的教學目的。在理論教學的過程中加入實踐性的作業(yè),將理論與實踐充分的結合,將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帶入課堂,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增強其想象力,更加融入到課程教學中去,提高學習的效率。將課程內容轉化為情景式教學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道德與法律這一課程的知識與理論,更能將知識理論運用到生活中去,對學生以后的學習與生活都起著重要的作用,更好地融入社會促進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如在學習“人生當自強”時,可聯(lián)系當前社會上的名人及英雄人物自強不息的案例進行辯論,也可根據(jù)學生的實情,提出“當父母外出打工,我們應當怎樣自強?”“在學習中,我們應當怎樣自強?”又如可以辯論中學生比較感興趣的話題:“玩電腦游戲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如何正確上網?”通過展開激烈的辯論,學生心中對于沉迷于電腦危害有比較明確的認識,最后出示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要命的網吧”片段,加深學生對沉迷于游戲危害性的認識。
結語
總之,開展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對初中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有著關鍵性的作用。開放性教學能夠使課堂氛圍更加融洽,讓學生更加輕松愉悅的學習,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們的學習效率,達到教學的目的,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在進行道德與法律課程開放性教學的時間過程中,應該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找出適合學生的新型教學方式,充分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帶給學生情景化式的教學使學生從情感上接受道德與法律這門課程,并能夠深入其中認真學習,實現(xiàn)德育教育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王劍,王霞.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課堂教學藝術初探[J].才智,2018(06):27.
[2]張海峽.淺談激活初中道德與法制課堂的方法與途徑[J].學周刊,2017(34):82-83.
[3]仲米霞.探討初中道德與法制課程開放性教學的有效實踐[J].中國校外教育,2017(04):56.
[4]劉忠鑫.優(yōu)化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提高思想品德教學效率[J].中國教師,2015(10):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