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提倡精準教學,既教師教有目的,教有成效。在體育教學中,為達到體育教學目標,教師可以將發(fā)展學生身體素質為目的的“課課練”教學模式融入體育課堂中,提高小學體育教學效率。文章以小學高段體育教學為例,分析了體育教學中引入“課課練”教學的必要性,然后探討了“課課練”教學的具體應用策略,以供相關教師參考借鑒。
關鍵詞:精準教學;小學高段體育;課課練
一、 引言
體育教學是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手段,在傳統體育教學中,“課課練”教學為體育教師達成教學目的提供重要幫助。近幾年,由于青少年的身體素質不斷下滑,為改變這一情況,“課課練”進入體育教學舞臺中,應用該教學模式為體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提供重要幫助。
二、 體育課堂教學中引入“課課練”的必要性
在當前的素質教育背景下,體育教學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為了讓體育教學達到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目的,應更加重視“課課練”這一模式的開展。
(一) 滿足學生體質發(fā)展需求
當前,青少年學生的身體素質及體能素質下降,這樣的身體素質讓人擔憂。為了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需要利用好體育課程,同時在體育課程教學中開展“課課練”教學模式,以不斷提升學生身體素質與精神面貌?!罢n課練”教學有針對性強與教學效果佳的優(yōu)勢,教學中教師在每節(jié)課中安排合理訓練項目,能夠顯著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二) 促進體育教學的再發(fā)展
傳統的小學體育教學中,“課課練”教學只是關注體育技能教學及體能訓練,這樣的教學沒有趣味性。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常常是一味讓學生重復聯系,這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下降。但在新課改背景下,“課課練”需要在興趣與技能上找一平衡點,讓學生喜歡這一教學模式,并且在體育聯系中獲得身體素質的提升,同時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率。
三、 小學高段體育教學中應用“課課練”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
(一) 應用體育游戲替代傳統體育教學模式
傳統的小學體育教學中,常常是教師為學生講解相關的體育知識及演示體育動作規(guī)范,然后讓學生通過不斷的練習來掌握相關的體育技巧,這樣的教學方式常導致體育課堂教學效果不佳,進而對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不利。
為了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率,相關教師就可以將原本枯燥的“課課練”轉變?yōu)橛螒蚪虒W。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合理的游戲,用游戲教學形式進行“課課練”練習,讓學生在愉快的游戲練習中掌握相關的體育技能,身體得到鍛煉。比如在進行立定跳遠的體育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在隊列隊形中開展“小兔子跳跳”的游戲,應用該游戲代替?zhèn)鹘y跑、走練習,使得學生有很高的參與積極性;在投擲運動的體育教學中,常規(guī)應用壘球進行拋動,為了讓學生投擲得更遠,可以將壘球用沙包、乒乓球、足球等比較輕的物體替代;在跳高的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掌握跨越式跳高的過桿技術,可以引導學生借助跳皮筋的方式進行練習。在學生進行“課課練”的時候,要主要加強組織的紀律性,遵循合理的訓練原則,以切實保障練習的次數及練習的質量。
(二) 應用比賽激勵法激發(fā)學生“課課練”的積極性
傳統的體育教學“課課練”之所以會退出歷史舞臺,一個很關鍵的原因在于學生的練習常常是被動的。教師為學生設定練習的次數,學生在練習完成后方可結束課程,這樣的“課課練”下學生的主動性往往較差,很多的學生在練習過程中經常是敷衍了事,不重視練習中自身技能的提升,這樣使得“課課練”的教學效果不佳。
為了轉變“課課練”教學模式,在實際的練習過程中就可以用比賽激勵法,應用該方法能夠大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激情,讓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到相關體育練習中,這對提升學生的體育能力有重要幫助。同時比賽激勵法還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使得體育學習中原本平淡且枯燥的內容變得有吸引力與激情。在比賽激勵法的具體實施上,需要體育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依據相關的內容進行設計,并且考慮到每名學生的體育能力存在差異,在比賽內容的選擇上也要契合實際,保證學生可積極參與。在比賽過程中還可以采取小組長帶領學生自主學習與小組比賽的方式,使得所有的學生都可以積極參與進來,達到有效教育的目的。
(三) 應用分層鍛煉法來提高“課課練”教學效果
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課課練”方式,需要摒棄傳統單一的形式,在實際的練習過程中需要關注不同特性及不同身體素質的學生,做到“課課練”教學高效性。在“課課練”具體實施的時候,需要將針對性及選擇性這兩個內容作為重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應用,適應不同層次學生體育學習的需求,使得學生在自己能夠承受的學習范圍掌握相關的內容。比如在足球這一體育運動教學中,針對運動能力較差的學生,“課課練”的內容是讓學生通過練習掌握基本的運球技巧及了解足球比賽的一些基本規(guī)范;針對運動能力較強的學生,則主要練習各種傳球、帶球技巧,掌握一些實用的足球運動技巧,以不斷提高學生的運動水平。在“課課練”實施過程,教師還要做到適可而止,不能為提高訓練效果隨意加強練習頻率,通過科學的練習方式有效挖掘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的體育運動能力及身體素質水平。
四、 結語
總之,小學高段體育教學中,應用“課課練”可促進學生身體健康發(fā)展。在實際的教學過程,需要教師應用合理的教學方法,認真研究教學內容及優(yōu)化體育課堂教學過程,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幫助學生建立良好體育意識及養(yǎng)成終身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
參考文獻:
[1]許力剛.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提高課課練水平的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5,6(12).
[2]郭光榮.激發(fā)學生興趣,享受快樂體育——淺談如何提高小學體育課堂的效率[J].中華少年,2015,4(31).
[3]于盡洪.淺談創(chuàng)新小學體育教學方法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率[J].考試周刊,2018,6(61).
[4]楊利民.淺談如何提高小學體育課教學效率[J].儷人:教師,2016,18(9):12.
作者簡介:
趙旭飛,浙江省臺州市,天臺縣福溪街道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