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好的家庭教育要因人而異、因材而教,找到教育自己孩子的合適方法。以學校為主導(dǎo)的家校對孩子的“共育”,要立足溝通與合作,創(chuàng)建有效的家校合作機制。在關(guān)注學生成績的同時,一定不能忽略了對孩子健全人格、良好品行的培養(yǎng),這些培養(yǎng)是需要家庭教育承擔絕大多數(shù)責任的。
關(guān)鍵詞:家庭教育;教育方式;學校;溝通;共育
教育,其實有一多半的功勞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如果沒有家庭教育的配合,只能是蒼白無力和膚淺的。
教育的成功不僅是學習成績,是指一個人全面的發(fā)展。比如,是否有規(guī)矩意識,是否心理健康,是否胸懷博大,是否有創(chuàng)新精神等,這些都是新時代所要求的指標。孩子未來的競爭是教育的競爭,教育的競爭是學校教育的競爭,也是家庭教育的競爭,但歸根結(jié)底只能是家庭教育的競爭。作為家長應(yīng)該如何做,我的觀點是做一個與時俱進的家長。
不信雞湯放心底?,F(xiàn)在是個多元的時代,各種理念充斥著家長的頭腦,尤其是微信朋友圈里,各種理念層出不窮。有人說好孩子是打出來的,要做狼性教育;有人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要做贊賞教育。把家長朋友們搞得迷迷糊糊,聽說狼性教育好就把孩子揍得遍體鱗傷,聽說贊賞教育好,就把孩子哄得迷失方向。我想說的是,教育孩子,千萬別信這些教育雞湯。每一個孩子都是上天賜予你獨一無二的禮物,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種子,都要經(jīng)過發(fā)芽、生長的過程。這顆種子可能會是參天大樹的種子,也可能是嬌艷花朵的種子,亦或是一株小草的種子。所以每一個孩子最終都會長成獨一無二的樣子,養(yǎng)育方式就要不盡相同。如果它是大樹的種子,你就要澆灌、修剪;如果它是花朵的種子,你就要培育、呵護;如果它是小草的種子,你就要施肥、鼓勵,這樣他們才能為世界增添不同的景色。簡單地說,按照“知子莫若父”的老話,就是如果孩子比較頑皮,就可以適當?shù)亍肮靼艚逃?;如果孩子膽小懂事聽話,就要多鼓勵贊揚;如果二者兼有,就要一手拿棒,一手拿糖,揍一頓,哄一哄,這是大多數(shù)孩子需要的教育方式。所以,做好家庭教育第一個原則就是不要迷信教育雞湯,因人而異,因材而教,找到教育自己孩子的合適方法。每一個孩子的教育方法也不盡相同,不要借鑒鄰居家的教育方法,更不要拿自家孩子和鄰居家孩子比。
堅守規(guī)矩放第一。我在國旗下演講時,曾經(jīng)給全體學生做過一個比喻,規(guī)矩就是“老虎”,守規(guī)矩就是把“老虎”裝進籠子里,不被“老虎”傷害。那么規(guī)矩這只“老虎”是指什么呢?小規(guī)矩就是不打架、不罵人,不闖紅燈、不抽煙、不喝酒、不進網(wǎng)吧,不以大欺小,不說謊話,不曠課,不拿手機進學校等;大規(guī)矩就是不觸犯法律,不偷盜,不搶劫等。也許,有的家長會說,現(xiàn)在都什么時代了,還不讓孩子拿手機?我想說的是,中國已經(jīng)進入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但中國的學校沒有進入移動時代。有一句話叫“如果想毀了你的孩子,就給他一部手機”,相信大家聽過,這絕不是危言聳聽。因為沒有一部手機是針對中學生設(shè)計的,讓他只能用于學習,而不能用于其他,中學生又是意志力和控制力最弱的年齡階段,一個成年人尚且不能抵擋手機游戲、無聊八卦的誘惑,中學生能嗎?肯定不能,你給他一部手機,絕對毀了他的一生。守規(guī)矩就是讓學生有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這也是學校校訓(xùn)中“雅”字的體現(xiàn)。
感恩孝順要練習。孝順不僅是一種品德,更是一種習慣,就像優(yōu)秀是一種習慣一樣,需要練習的。我們總是說00后的孩子不懂感恩,不知道孝敬長輩,其實是我們就沒有對他們進行這種良好品行的練習培養(yǎng)。比如在家里,你的孩子是不是在享受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你的孩子是否從事家庭勞動?在你累的時候,是否給你倒過水?在你家有沒有形成這種要求:只要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就必須由孩子來完成,比如拖地、洗衣、洗碗、端飯、倒水?簡單地說,你是不是每周按時完成學校的德育作業(yè)?讓孩子給你洗腳、端水、疊被?這些都是學校教育方略的一部分,圍繞校訓(xùn)中的“善”和“仁”兩個字而設(shè)計的德育教育活動,讓一個孩子心地善良,有仁愛之心,這樣的孩子肯定會懂得感恩和孝順的。同時這些也是需要經(jīng)過練習的,別怕累著你的孩子,不信你試試21天的堅持和蛻變,慢慢來,不要慌,靜待花開。
成才重于好成績。這句話的意思是,孩子要全面發(fā)展,德才兼?zhèn)?,不能只注重成績,成才比成功重要。這也是校訓(xùn)中的“博、雅、智、創(chuàng)、勇”幾個字的要求,不僅要知識淵博還要胸懷博大,不僅要舉止儒雅還要智慧睿智,不僅要勇敢堅強還要敢于創(chuàng)新。我們在關(guān)注學生成績的同時,一定不能忽略了對孩子健全人格、良好品行的培養(yǎng),這些培養(yǎng)是需要家庭教育承擔絕大多數(shù)責任的。具體如何做呢?還是那句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想讓你的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你先做什么樣的人。想讓你的孩子不抽煙你就別抽;想讓你的孩子努力學習你就努力工作,讓他知道生活不易;想讓你的孩子文明儒雅,你就注意自己的言行;想讓你的孩子善良,你就要充滿愛心;想讓你的孩子孝順,你就敬老愛幼;同樣道理,你酗酒,你的孩子也可能愛上酒,你奢侈你的孩子可能就浪費,你野蠻你的孩子可能就殘暴。你是孩子接觸最多的老師,孩子受你影響最大,你做最好的自己,你就有最好的孩子。所以要想孩子成才,先做好自己。
放手歷練心理健。懂得堅守規(guī)矩,有了良好的品行,有了好的成績,孩子就成功成才了嗎?不一定,還要有健康的心理,堅韌的性格,既要能享受勝利的喜悅,還要能接受失敗的打擊,既要守得住繁華,還要耐得住寂寞。一個人的一生要經(jīng)過各種起起落落,曲曲折折,沒有一個人能一帆風順地安度一生。作為家長就要敢于歷練自己的孩子,敢于放手讓孩子自己成長,讓他懂得社會是溫暖的也是無情的,絕大多數(shù)時間都是無情的。父母不能保護孩子一輩子,只能保護一陣子。那還不如及早歷練一陣子,讓孩子接受挫折教育、失敗教育、委屈教育等。
齊心攜手要牢記。不信教育雞湯,堅守規(guī)矩,懂得感恩,健全心理,堅毅品格,這是我作為學校的“大家長”告訴家長的教育理念和必備品質(zhì),如何做呢?齊心攜手要牢記,家庭所有成員要攜手、思想統(tǒng)一。和學校攜手,按照學校的要求去做,步調(diào)一致。和社區(qū)攜手,讓孩子多多參與社會活動,了解社會。
總之,與時俱進,學會與孩子一起成長,這是家庭和學校都要努力的方向。如此,才能給孩子一個美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
[1](蘇聯(lián))蘇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編譯.給教師的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
[2]張彤,蔣士會.現(xiàn)代教育圣經(jīng)[M].廣州:廣東旅游出版社,2000.
作者簡介:
吳興衛(wèi),河南省洛陽市,汝陽縣外國語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