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關(guān)注初中學生間存在的智力和非智力差異,研究初中地理分層教學的合理實施方法以及與其他教學方法結(jié)合的優(yōu)化方式,使各個層次的學生能在課堂活動中提高學習能力和知識水平。
關(guān)鍵詞:初中地理;分層教學;課堂活動
近年來,分層教學受到不少教師的質(zhì)疑,被認為是對學習能力弱的學生的忽視。要關(guān)注到每個層次學生的學力提升,教師必須安排各層次學生合理參與課堂活動,避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陪跑”和學習能力差的學生受到忽視。
一、 學生分層
要滿足每個學生的地理學習訴求,必須要依據(jù)學生各方面的差異進行合理分層。王海老師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特點對學習空間進行分層,參考這種分層思路,依據(jù)學生的地理學習習慣和地理學習能力進行分層,可以分為A層探究自學層、B層合作提升層和C層基礎輔導層。
A層學生習慣自主學習、獨立解決問題,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與空間思維。B層學生習慣通過小組合作討論解決問題,有合作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C層學生依賴老師的講解與輔導進行學習,邏輯思維不足、理解能力薄弱。這種分層能滿足學生對于被尊重和被關(guān)愛的訴求,同時可以避免學生之間的負向影響。喜歡獨立思考的學生不會受合作討論的學生影響,知識薄弱無法跟上合作探究節(jié)奏的學生有時間進行理解與鞏固,而合作討論的學生之間可以相互促進。
二、 課堂活動的分層
在地理分層教學的實施過程中,需要對具體的課堂教學活動進行分層,這是整個地理分層教學模式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湘教版八年級地理“滔滔黃河”中,根據(jù)課程內(nèi)容設置針對不同學生層的課堂活動(表1)。
表1 不同課堂活動對不同學生層的要求
活動類型活動內(nèi)容舉例對不同學生層的要求
課堂提問提問:黃河干流流經(jīng)哪些地形區(qū)?該問題側(cè)重對C層學生的提問。
自主閱讀教師分發(fā)“河水一石,其泥六斗”的閱讀材料,引導學生思考黃河多泥沙的原因。主要針對A層及B層學生,考查學生能否從流經(jīng)地區(qū)的土質(zhì)、降水、植被及人為原因等方面分析。
合作學習教師設置合作探究活動“通過認識黃河各河段特征,說出黃河的貢獻?!敝饕鎸層學生,A層學生可以自學掌握,C層學生可以通過老師講解掌握。
歸納知識歸納黃河上、中、下游各河段特征。C層學生可以通過填空的方式進行。
三、 分層教學與其他教學方法進行結(jié)合
初中地理分層教學需要其他教學方法的配合,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因材施教的作用。例如教師可以結(jié)合分層教學和讀書指導法安排課堂活動,讀書指導法是教師在課上指導學生閱讀課本或者參考材料獲得間接經(jīng)驗,并歸納得出知識技能的教學方法。在分層教學中教師提供閱讀材料,對每個層次的學生作出要求,如在講黃河凌汛現(xiàn)象時分層要求(表2)。
表2 讀書指導法對不同學生層的要求
教師行為對學生的要求
A層探究自學層教師示意A層學生閱讀材料,思考凌汛的成因和治理措施。學生能夠依據(jù)知識儲備正確得出凌汛形成的原因以及發(fā)生河段,并推測治理手段。
B層合作提升層教師示意B層學生閱讀材料后進行小組合作討論。學生能夠通過合作,從河流有結(jié)冰期和低緯度流向高緯度兩個方面回答凌汛成因。
C層基礎輔導層教師指導C層學生閱讀材料。教師歸納后,指導C層學生理解記憶。學生能提取材料中的重要信息,根據(jù)A、B層學生的回答和教師的歸納進行理解。
參考文獻:
[1]王海.以學案為導向的地理課堂分層教學[J].地理教學,2016(19):14-23.
[2]余文森.讀書指導法與自學法[J].中小學教學研究,2001(3):4-6.
作者簡介:
李淵文,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