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云 李黛嵐
摘? ? 要: “部編本”語文教材是“教育部編義務教育語文教科書”,是由國家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版語文教材,自2016年9月在各個中小學實施,一直廣受專家學者的關注。練習系統作為語文教材四大系統之一,在語文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以七年級下冊為例,對比分析2016年部編本與2013年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的練習系統,概括新版語文教材練習系統的特點,提出合理化的使用啟示。目的是通過具體比較、分析和總結,深入了解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的練習系統,提出一定的建議。
關鍵詞: 部編本? ? 初中語文教材? ? 練習系統
一、部編本與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練習系統對比分析
練習系統是指教科書為幫助學生復習鞏固知識,順利實現知能轉化,提高語文素養(yǎng),而依據語文課程與教學目標,有組織、有計劃、有針對性地設計的各種思考與訓練的內容體系①。由此可見,練習系統在整個語文教材中居于重要地位。通過比較兩本初一語文下冊教材的課后練習、寫作、綜合性學習,深入了解新版教材練習系統的變化與調整。
1.課后練習比較。
以《鄧稼先》一文為例。2013版的人教版初一語文下冊《鄧稼先》一文的“研討與練習”共三道大題,部編本的五道大題,其中“思考探究”三道,“積累拓展”兩道。兩版教材《鄧稼先》課后練習有相似之處,但表達方式則不同。如人教版第一題的第二小題:為什么把鄧稼先與奧本海默對比著寫?部編本確是這樣表述的:找出文中表現奧本海默與鄧稼先兩人不同個性、品質的詞語及細節(jié),思考作者為什么要進行對比,通過對比得出怎樣的結論。同樣的問題,部編本就表達得更精準,學生思考起來有方向性。部編本的第五題即“積累拓展”部分要求學生小組合作搜集整理“兩彈一星”科學家的資料,推舉代表介紹。人教版的第三題與此題相似缺少小組合作環(huán)節(jié)。相比之下,部編本教材更注重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讓學生代表發(fā)言同時也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
2.寫作比較。
部編本與人教版的寫作主題有所不同,以七年級下冊為例,對比如下表:
通過對比可以看出,人教版教材寫作內容偏向主題化,部編本教材則直落實處,從學生要學會什么入手。如第二單元寫作是讓學生學會對天下家國的熱愛,把感情抒發(fā)出來。部編本直接明了地把寫作主題定為《學會抒情》,目的性明確;人教版由于把“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歸為一起,主題設置更偏綜合性。同時人教版各個單元的寫作之間并無聯系,而部編本的寫作安排則具有梯度性,從學會抒情、抓住細節(jié)到文從字順、語言簡明,循序漸進。
3.綜合性學習比較。
兩版教材的綜合性學習主題內容變化大。以七年級下冊為例,對比如下圖:
如上表所示,兩版教材綜合性學習結構上有顯著差異。由于人教版教材是把綜合性學習與寫作綜合在一起,因此有六次綜合性學習活動,而部編本則是三次綜合性學習活動。人教版把綜合性學習與寫作和口語交際綜合在一起,實則缺乏針對性,容易泛化。部編本則分開來,重點突出,且循序漸進,由國家大事到身邊小事,最后再對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進行綜合性檢驗,以此完成初一下冊的學習。
二、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練習系統的特點
通過以上對比分析,部編本相比人教版教材在練習系統方面有重大變化與調整。
1.課后練習細化。
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的課后練習相比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的課后練習分得更細,把課后練習分為“思考探究”和“積累拓展”兩個部分,而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則把課后練習直接劃分為“研討與練習”。部編本“思考探究”部分的問題緊緊圍繞課文內容設置,而“積累拓展”則是在前面一些基礎性問題的基礎上設置的拓展延伸性問題??梢?,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更加注重學生的積累與拓展,新增的題目對學生的課外積累有更多的要求。同時,這樣明確地把問題分類,一步一步增加難度,具有層次性,符合學生的思維。在語言上,新版教材對問題的表述更加具有針對性,問到實處。
2.寫作主題循序漸進。
從2013年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開始,每個單元都設有寫作模塊,新教材延續(xù)了這樣的理念,反映了語文教學中寫作模塊的重要性。兩版教材的寫作安排變化很大,人教版教材寫作安排是設置話題,以話題展開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從而進行寫作。新教材的寫作模塊更注重教學生方法,如《學會抒情》、《抓住細節(jié)》等。一直以來學生畏懼寫作是因為不知道怎樣寫,怎樣表達,新版教材有針對性地教學生寫作方法。同時寫作安排循序漸進,學生在寫作后必須進一步修改,要知道好文章都是在不斷修改中形成的。學生在知道如何抒情、如何抓住細節(jié)寫作后就應該學會修改,學會如何使文章文從字順、語言簡明。這樣一步一步地操作下來,一篇好的作文就呈現出來了。
3.綜合性學習更具針對性。
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由于把綜合性學習與寫作、口語交際結合在一起,導致主題籠統化、缺乏針對性,教學過程中容易顧此失彼。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則把綜合性學習與寫作分開來,單獨成為一部分。且綜合性學習主題與本單元課文內容有聯系,如第二單元的綜合性學習主題是“天下國家”,第二單元的課文《黃河頌》、《最后一課》、《土地的誓言》、《木蘭詩》四篇課文都是與天下國家有關。這樣設置讓學生在學習完課文后又進一步針對性地拓展延伸,加深理解。而且新版教材綜合性學習形式多樣化,操作性強,如“天下國家”中既有愛國人物故事會、愛國詩詞朗誦會,又有愛國名言展示會,通過各種形式讓學生了解天下國家的重要性,引起學生的興趣,積極參與活動。
三、對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練習系統的使用啟示
教材的編寫是為了更好地教學,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的變化與調整是為了更好地進行初中語文教學活動。新教材練習系統的編寫對教學活動有啟示作用。
1.注重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加強課外閱讀。
從部編本教材課后練習增加“積累拓展”部分可見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開闊學生眼界的重要性,這也是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因此,初中語文教師需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比如要求學生每天有固定的閱讀量,積累好詞好句好段,并舉行交流分享活動,讓學生之間資源共享,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有利于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培養(yǎng)閱讀興趣。同時,教師要與家長溝通交流,讓家長給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家庭讀書環(huán)境,在潛移默化中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研讀新教材,轉變教學方法。
“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的重大變化與調整,要求教師必須依教材教學,轉變教學方法。為此,教師必須認真研讀新教材,深刻了解其在習題安排、作文主題內容選擇、綜合性學習方面的變化。只有對教材了然于心,才能依據教材選擇正確的教學內容、組織合理的教學活動、確定合宜的教學方法。教師不僅要認真研讀教材,還要了解一些專家學者、名校名師對新教材的見解。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關注學術研究,也可以自己深入探討新教材,發(fā)表見解,與眾多專家學者共同交流、深化理解。
3.堅持以人為本,完善學生的情感體驗。
從作文安排循序漸進、綜合性學習具有針對性、課后習題注重積累拓展可以看出新教材注重學生學情,一切以學生為中心。因此,在使用部編本教材的過程中,教師要堅持以人為本,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在具體教學過程中,第一,要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發(fā)表見解,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第二,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選擇應根據學生的學情,在教學過程中依據學生的反饋情況及時做出合理化的調整;第三,按照學生興趣愛好,加入學生感興趣的元素內容,保證課程教學對于學生的吸引力,保證教材運用的最佳效果②。
從“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與2013年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的練習系統(課后練習、寫作、綜合性學習)的對比分析中發(fā)現,新版教材課后練習更加細化、寫作主題循序漸進、綜合性學習更具針對性,從而探討出教師在對新版教材的練習系統教學時,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加強課外閱讀;研讀新教材,轉變教學方法;堅持以人為本,完善學生的情感體驗。希望對一線教師的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練習系統教學有所啟示,從而舉一反三,應用到整個語文教學當中。
注釋:
①張中原,徐林祥.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新編[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7:84.
②劉勇.科學而理性地選擇教學內容與教學策略:談談部編初中語文教材的使用[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