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淺談《麥田里的守望者》中的敘事視角

      2019-02-20 23:25:16張寶云
      四川文理學院學報 2019年3期
      關鍵詞:麥田里的守望者接受者守望者

      張寶云

      (西華師范大學文學院,四川南充637009)

      《麥田里的守望者》少年主人公霍爾頓說:“真叫我服氣的是那么一本書,就是你讀完了以后,你恨不得作者是你的貼心朋友,你愿意的話就能給他打個電話。”[1]20實際上,《麥田里的守望者》就是“那么一本書”,它是J.D.塞林格迄今為止唯一一部長篇小說,自1951年出版以來給全世界無數彷徨的年輕人以心靈的慰藉。小說一問世,霍爾頓這個對周圍環(huán)境深惡痛絕的少年形象被萬千讀者看成是迷人的新英雄,文中的崇尚自由的親切語言受到熱烈歡迎。并且這本小說反映了二戰(zhàn)后美國青少年矛盾混亂的人生觀和道德觀,代表了當時一大部分人的思想和處境。這也就是為什么這部小說獲得巨大成功的原因。因此,正如歐內斯特·瓊斯所言,塞林格的吸引力就在于他為我們提供了我們所有人的一段個人歷史。

      小說的成功更離不開其獨特的敘事技巧,而“小說技巧中整個錯綜復雜的方法問題,我認為都要受觀察點問題——敘述者所站位置對故事的關系問題——支配”。[2]這一看法也許是對觀察點過分厚愛,但必須承認,觀察的角度不同,同一事件會出現(xiàn)不同的結構和情趣。準確的說,視角指敘述者或人物與敘事文中的事件相對應的位置或狀態(tài),或者說,敘述者或人物從什么角度觀察故事。所以,視角在敘述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本文將要論述的問題即是《麥田里的守望者》的敘事視角?!尔溙锢锏氖赝摺访鑼懸粋€16歲精神幾近崩潰的青年以“你”為傾聽者,講述其從離校到紐約的一天兩夜經歷及豐富而復雜的內心感觸與體驗。小說以青少年的眼睛觀察復雜的世界,以青少年的思維理解成年人的生活,而青少年這一階段既比兒童成熟又比成年人幼稚且?guī)в衅涮赜械呐涯嫘愿?。因此青少年視角必定帶有其自身的不足與偏見,決定了其觀察事物的不可靠性。而且霍爾頓的特殊性還在于他是一個精神病患者。此外,加入接受者“你”,使讀者獲得一種親切感。所以本文主要從不可靠視角、接受者視角、另類視角三方面進行淺析。

      一、不可靠視角

      不可靠敘述是指當敘述者不能提供給讀者理智的、正確的和準確的話語,那么敘述者的敘述或價值判斷不可靠。而敘述者的敘述取決于敘述者的眼光,即敘述者觀察事物的角度。因此不可靠的敘述取決于不可靠的視角。換言之,只有當敘述者以扭曲的、夸張的或錯誤的視角觀察事物,才會形成不可靠的敘述。如何確定敘述視角是否可靠?首先需要跟隨敘述者的眼光解讀其話語,其次則需要脫離或超越敘述者的話語來推斷事情的本來面目。

      “根據熱奈特‘聚焦’這一概念及敘事文中視野的限制程度,可以將視角劃分為三大類型,非聚焦型、內聚焦型、外聚焦型?!盵3]按照這個劃分,《麥田里的守望者》的敘事視角則屬于內聚焦型。根據焦點的穩(wěn)定程度,內聚焦型視角又可分為固定內聚焦、不定內聚焦和多重內聚焦。固定內聚焦指被敘述的事件完全按照一個人物的感受和意識呈現(xiàn),完全憑借一個人物去看、去聽、去想,只轉述這個人物的內心活動和其對外部的觀察,即將敘述限定在主人公自己所見所聞的范圍之內。[4]216《麥田里的守望者》通過第一人稱——霍爾頓這個十幾歲主人公在精神病醫(yī)院對大夫做出的一種自敘,講述他“在去年圣誕節(jié)前所過的那段荒唐生活”。[1]1小說中的每一件事都是通過霍爾頓的感受和意識來呈現(xiàn)。因此《麥田里的守望者》就是運用了固定內聚焦的敘述方式。按照傳統(tǒng)的理解,這種寫作視角的優(yōu)勢就是增強作品的“真實感”。因為一切都是“我”的親見親聞,或者是“自己”的親身經歷,當然是“無可懷疑”了。霍爾頓將自己眼中的世界自然而然地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讓讀者能通過他的心靈來認識世界,經歷他的悲歡離合,為他擔心為他流淚,“因為我們絕對地局限于他的經驗之中,我們就完全同情他了”,[5]292霍爾頓看起來就是無可懷疑的。這時候讀者就要當心,不要掉入敘述者看似真實的陷阱中去了。[6]小說以主人公霍爾頓為中心,作品的內容就必受此人的親見、親聞、親感所局限,也就是說與純粹的“外視角”相比,總會相對主觀,可能帶有偏見和感情色彩。因此霍爾頓敘述的事實與他的感受是否可靠,讀者該不該相信他的講述,就是值得深思的問題了,因為這個敘述者——主人公并不像他看起來那樣可信。所以《麥田里的守望者》的敘事視角就不是單純意義上的內聚焦,也并不只是為了增強其可信度以引起讀者的共鳴,而是為了讓讀者在深受感動之時,能夠挖掘出更深層次的內涵。那么文本的主題是如何體現(xiàn)的呢?這就要求對敘事視角做出更深入的分析。通過對敘事者以及敘事形式的分析很容易得出《麥田里的守望者》在內聚焦敘事視角基礎上形成了不可靠的敘事視角,其不可靠性則要求讀者突破表面屏障探究隱含意義。

      (一)不可靠敘事者

      布斯在《小說修辭學》中把敘述者分為非戲劇化敘述者和戲劇化敘述者。非戲劇化的敘述者指的是敘述者沒有被賦予任何個人特征,沒有被人格化,因此非戲劇化的敘述者更具有權威性,他上帝般的視角迫使讀者信任,或者說約定俗成的力量使讀者習慣了對他的信任。而“戲劇化的敘述者——在某種意義上講,即使最沉默寡言的敘述者也被戲劇化了,當他一旦指自己為‘我’”。[5]158-159許多小說把敘述者完全戲劇化,把他們變成與所講的人物同樣生動的人物,所以讀者可以判定他的品質,因此可以判定他所講述的事是否可信,所以布斯又進一步把戲劇化的敘述者分為可靠敘述者和不可靠敘述者?!翱煽繑⑹稣叩臉酥臼撬麑适滤鞯拿枋鲈u論總是被讀者視為對虛構的真實所作的權威描寫。不可靠的敘述者的標志則與此相反,是他對故事所作的描述和評論使讀者有理由懷疑”。[5]180在《麥田里的守望者》中,塞林格就成功地運用了不可靠敘事者這一敘事技巧。但是讀者怎么知道他不該相信敘述者——霍爾頓的講述呢?作品文本里有什么標志可以使讀者確信霍爾頓不可靠呢?其不可靠性主要體現(xiàn)在其有限的敘事視角和自相矛盾的敘述。

      1. 限制視角

      里蒙—凱南在她的《敘事虛構作品》一書中說:“不可靠的主要根源是敘述者的知識有限,他親身卷入了事件以及他的價值體系有問題。一個年輕的敘事者是指是有限的敘事者?!盵7]霍爾頓就是這樣一個年輕的敘事者,他本身只是一名不到十七歲的高中生,并且他自己也承認:“我的行為舉止有時候很幼稚。我那時十六歲,現(xiàn)在十七歲,可有時候我的行為舉止卻像十三歲”。[1]10雖然頭上“有千百萬根白頭發(fā)”,[1]10“可有時候一舉一動卻像還只有十二歲”。[1]10可見,霍爾頓只是一個還未長大并且有些幼稚的孩子,甚至本身還處在青春叛逆期。他功課不好,五門功課有“四門功課不及格,又不肯好好用功”,[1]3對于學校的警告也“總是當耳邊風”。[1]3于是被學校開除,這已經是他第四次換學校了。他人緣不好,在潘西連一個真正的朋友都沒有。他自控能力差,很容易受別人影響,“每遇到一些粗俗的人,自己也就裝得很粗俗”。[1]66他幼稚的行為就多不勝數了,如:對自己為什么要奔跑有著孩子氣的解釋——“我揣摩大概是一時高興”,[1]5討厭別人叫他“孩子”,不關心自己的前途,喜歡當著別人賣弄自己,與斯特拉德萊塔打架后,看著自己滿身血污,覺得看起來像個好漢,兩個星期“花掉了一個國王的收入”等等。[1]117這些都證明霍爾頓身心發(fā)展均未成熟,還沒能形成比較系統(tǒng)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思想及行為都帶著叛逆的色彩。所以霍爾頓自身的不成熟、知識的不系統(tǒng)、社會經驗的不豐富以及全面可靠地價值體系尚未建立使得他不可避免的在事實的陳述和認知上,而且在價值的判斷上受自己固有成見的影響和制約。

      2. 自相矛盾的敘述

      “敘述者的話語被認為相關于我們對他作為人物的理解,而人物的行動則相關于我們對他的話語的理解。”[8]因此將人物的話語和行動聯(lián)系起來,才能構建出準確的人物形象。闡釋者要從言語、事件的描寫中推斷出人物的動機和心理,從而獲得檢驗人物的線索。根據霍爾頓的敘述,他周圍的人,除了琴和菲比,都是“假模假式”的并且有著不為人知的秘密的惡心下流的人。比如他說他離開愛爾敦·希爾斯最大的原因之一就是“我的四周圍全都是偽君子,就是那么回事。到處都是他媽的偽君子”。[1]15并且說學校里的校長哈斯先生是他生平見到的最假仁假義的雜種。他說住在他隔壁房的羅伯特·阿克萊外貌丑陋、習慣邋遢、為人下流。斯特拉德萊塔倒是個挺和氣的家伙,可是和氣里又帶點假,并且是個好色的雜種。在他看來,當母親的人全都有點兒神經病。住在愛德蒙賓館后,發(fā)現(xiàn)“那個混賬賓館里住的全都是變態(tài)和癡呆的怪人。到處都是怪人?!盵1]67甚至認為他的好朋友薩麗是“天底下最假模假式的女子”[1]127。維格酒吧里的男女都是假模假式,掌柜更是下流的很,是個勢利鬼。根據霍爾頓的講述,只能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霍爾頓是不正常世界中唯一一個正常的人。那這時候就值得反思了,霍爾頓所說的除了他周圍都是一些不正常的人可靠嗎?他自己是不是誠實可信的呢?通過文本可以發(fā)現(xiàn)霍爾頓其實是一個不喜歡正在發(fā)生的任何事,最會撒謊、不負責任、愛幻想、有著神經質習慣的人。如:參加比賽,作為領隊卻將裝備落在地鐵上。自己承認事最會撒謊的人,“我一開口,只要情緒對頭,就能一連胡扯幾個小時”。[1]63認為戴鴨舌帽將鴨舌轉到腦后很粗俗,卻仍喜歡那么戴,還認為看上去很美。把冷水龍頭開了又關,并且自述這是他一種病態(tài)的愛好。煩惱的時候不想動,因為不愿意隨便動窩兒打斷自己的煩惱?;孟胱约盒母C里中了顆子彈。在他心中,他自己是個天底下最最答案的色情狂。有時候,還能想出十分下流的勾當。幾次強調自己就是個瘋子??梢娀魻栴D精是神狀態(tài)和道德品質都有問題的人,那么這樣一個人說的話怎能相信?

      《麥田里的守望者》中還有許多自相矛盾的話語及話語和行為的矛盾。這是不可靠敘事者的又一特征。對于校長的女兒表示挺喜歡,但敘述其外貌極丑,也只是覺得她可憐。對于斯特拉德萊塔,一會說他這人不錯,心眼不算太壞,一會又說他是個非常好色的雜種。本來是最討厭電影,最好連提都不要提卻又不停的出入電影院。對女朋友薩麗,一會兒覺得自己愛上了她,想要跟她結婚,一會兒又覺得她討人厭極了。另外,貫穿整部小說,卻一直沒有路面的琴是霍爾頓敘述中的又一矛盾之處。在霍爾頓的敘述中,琴和他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他們一起打球,下象棋,看電影,總是握著手,琴還將手搭在他的脖子后面,他對琴理解得就像一本書那么透。但是他講琴和斯特拉德萊塔約會,琴就在寢室“側屋”,作為好朋友應該很高興地見上一面,而琴沒有主動看他,他自己也至少說了三遍“我應該下去跟她打個招呼”,[1]35卻始終沒有動身?;魻栴D有五次想要給琴打電話,可要打時卻又用各種借口推脫,不是時間太晚就是沒有心情,最后都沒有和琴通話??梢姡俚年P系并不是十分密切。所以霍爾頓的話語和心理是矛盾著的,他時常告訴讀者一些他自己希望的事,也許這并不是他蓄意說謊,正如布斯在《小說修辭學》指出:“不可靠通常也不是指說謊……敘事者搞錯了,或者他相信自己具有作家沒有賦予他的性質?!盵5]167因此,霍爾頓這個敘述者使用的語言含有內在的矛盾,那么就會產生反作用,破壞這種語言的使用者的可靠性

      (二)不可靠敘事形式

      一般小說的敘述要么采用第一人稱敘事,要么采用第三人稱敘事,但都是從一個固定的視角即作者或隱含作者的視角循序漸進地講述故事。這樣的敘述就只有一個敘事層。而塞林格的《麥田里的守望者》采用第一人稱限制視角的敘述模式,包含了兩種不同的視角:一方面是現(xiàn)在的“我”正在回顧過去;另一方面是過去的“我”正在經歷。[9]敘述者與聚焦者同屬一體,那么就很容易構成不可靠敘述。

      作為經歷者,霍爾頓只是一名十六歲少年,認知的不足,經驗的缺乏會使其無法準確理智地判斷是非。作為敘述者,十七歲,其眼光依然帶有偏見和強烈的感情色彩,會無意識的對已經過去一年的記憶進行進一步刪選、加工或扭曲,連他自己也常說自己“記不清”“不太記得”諸如此類對自己的敘事責任有所推卸的話。這樣重復出現(xiàn)的表達透露了這個故事與事實之間可能存在偏差。兩個敘事層,兩個敘事眼光使故事缺乏客觀性,進一步削弱了可信度。

      (三)不可靠敘事的作用

      1. 不可靠敘事與讀者

      對于不可靠性的分析,一般重點將其置于隱含作者、敘述者和作者的讀者三方之間的關系,置于作為講故事人的敘述者和對被講述內容加以闡釋的作者的讀者的活動。[10]因為如果一個故事的敘述者是"不可靠的",那么他關于事物、人物、思想或敘事世界里其他事情的講述就會偏離隱含作者可能提供的講述,那么為了解決這一矛盾性,讀者不得不在差異中進行深思,從而推斷出作者的真正意圖。不可靠的敘事者和二層敘事結構使小說呈現(xiàn)出一種后現(xiàn)代的“不確定性”。

      不確定敘述是敘事修辭中不可或缺的一種方式,它讓讀者開始發(fā)揮自己的能動性,參與到與作者的互動中。布斯在《小說修辭學》中指出:“任何的內心透視,不論深度如何,總是將心理得到展示的人物變?yōu)閿⑹稣撸粌刃耐敢曈绕涫懿豢煽砍潭鹊闹?。通常來說,我們越深入心理,我們就會在不失掉同情心的情況下接受越多的不可靠性?!盵5]172-173因此不可靠的敘事更能讓讀者透視主人公的內心,能讓讀者全面地、各個角度地認識主人公霍爾頓的性格和價值取向?;魻栴D的不可靠性,使讀者不得不經歷產生疑惑與解決疑惑的過程,那么解決疑惑就需要讀者進一步地思考和大膽地推斷,從而對主人公有更加充分的認識并因而得到愉悅。

      另外,這種限制性視角的敘事技巧可以直接把讀者引入人物的內心生活中去,使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感覺更加真實和深刻,直抵人物的靈魂深處,具有一種主觀的“真實性”。

      2. 不可靠敘事與主題

      《麥田里的守望者》這整個故事都是霍爾頓所敘述的,因此讀者所得到的僅僅是霍爾頓的所見所感,但讀者通過分析推斷很容易得知霍爾頓所敘述的并不是完全真實可信的。所以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可以感知隱含作者并不等同于敘述者,隱含作者是成熟并且嚴肅的,他試圖通過這部小說表現(xiàn)20世紀50年代美國的真實面貌。那時美國剛剛贏得了二戰(zhàn)的勝利,成為了一個政治、經濟、軍事大國。人們的物質生活非常富足,但精神生活卻十分貧乏。物質和精神的矛盾使人們陷入不安與躁動之中。隱含作者的真實意圖就是批判當時虛無的社會生活以及抨擊在墮落的道德和價值觀念下的社會制度和權威,并且呼吁人們更多的關注青年并且給他們創(chuàng)造健康的成長環(huán)境。

      二、接受者視角

      《麥田里的守望者》在第一人稱敘述視角的基礎上引入了第二人稱的敘述視角,這就是接受者視角。一般來說,小說的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占有重要的地位,第二人稱經常以作品中的“邊緣人物”出現(xiàn)。而塞林格的這部小說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敘述視角。

      (一)接受者身份的二重性

      首先“你”在文本中指敘述接受者。文章開頭這樣寫道:“你要是真想聽我講,你想要知道的第一件事可能是我在什么地方出生……可我老實告訴你,我無意告訴你這一切。”[1]1這些第二人稱話語,都是以聽主人公敘述的身份出現(xiàn)的。

      另外,“你”指霍爾頓自己。如:霍爾頓在表達對室友不滿時道:“總是拿起你私人的東西來看……他這人有時真叫你心里發(fā)毛?!盵1]22這里的“你”不可能是敘述接受者,因為室友阿克萊不可能拿聽者的東西,這里的“你”只能是主人公自己了。還有當霍爾頓在表達對室友斯特拉德萊塔的不滿時這樣說道:“這又是另一類讓我十分惱火的事。我是說如果你作文做得好,可是有人口口聲聲談著標點。斯特拉德萊塔老干這一類事,他要你覺得,他的作文之所以做不好,僅僅是因為他把標點全放錯了位置?!盵1]31通過霍爾頓的敘述可知他是一個孤單的孩子,在學校沒有朋友,在家里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喜歡的弟弟艾里已經死去,唯一剩下的可以信任的妹妹也不能時常見面,為了排解孤單而自言自語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這部小說中, “你”的身份因為霍爾頓自己的不明確而顯得模糊,他既是霍爾頓的聽眾,也是霍爾頓的另一個自我。

      (二)敘述接受者的作用

      1. 彌補第一人稱的不足

      因為第一人稱視角是一種限制性的視角,故事敘述都建立在"我"的認知范圍之內,"我"的講述就很容易受到主觀情緒的過分宣泄和客觀視域的局限。因此,接受者視角是一種特殊的視角,直接彌補了第一人稱的缺陷。[11]小說中有時敘述者轉而采用“你”的稱呼,作為讀者的一個泛指,是對讀者的直接指向,創(chuàng)設"我"與第二人稱"你"的對話,與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相比,這種敘述的顯著優(yōu)勢即在于它的強烈的情感傾向,讀者很容易受感染而主動成為一個老友似的傾聽者,另外,一個"你"字,也仿佛讓讀者聽到了某種難以違抗的命令,被動地參與其中,使人物的種種心態(tài)都在一種最自然的情境中獲得完全的裸露和展開。[12]讓讀者仿佛置身其中,增強了讀者的參與意識。這樣敘述者也可以介入敘事,對第一人稱敘事所缺失的內容加以補充和解釋,隨時發(fā)表議論并且在與敘述接受者的交流中,一方面,可使其形象得到凸顯和強化,深化作品內容;另一方面,有利于引起接受者的情感共鳴,其作用是不僅讓接受者感到更加真實,也讓作品表達的感情更強烈、濃厚。

      2. 控制敘述距離

      有了接受者“你”的出現(xiàn),“我”與“你”就形成了一種心靈的對話,改變了讀者在傳統(tǒng)文學作品中旁觀者的身份。由于有了“你”,就似乎把讀者也拉到了席上,使敘述的語氣顯得更為親切一些。總之,第二人稱就是讓作者與讀者的心靈更為“溝通”。只有第二人稱的一聲“你”的呼喚,才能頓時讓讀者心里一熱,仿佛與作者在促膝長談了。讀者的傾聽和參與意識使讀者跟著敘述者——霍爾頓一起四處流浪,一起體會人生,一起感悟生活,一起面臨困境。讀者的感情就在主人公的敘述中得到了升華,拉近了敘述者與讀者的距離。

      三、另類視角

      什么樣的視角算是另類視角?什么樣的視角算是正常視角?其實在正常視角和另類視角之間作一個區(qū)分是很困難的,兩者之間的區(qū)分是相對的,并沒有一個明確的準線。但對正常視角與不正常視角之間作一個區(qū)分是極為必要的,這樣有利于更好地領會敘述者的敘述,發(fā)現(xiàn)人物在文本中呈現(xiàn)出來的特征,體會文本所要表達的主題。一般來講,正常視角就是指那些身體、智力與心理各方面在社會普遍承認的正常人范圍之類的聚焦者,而另類視角則是在身體、智力與心理存在著異常的。[13]

      (一)非正常人視角

      另類視角包括非正常人和非人類視角。非正常人視角就包括傻子、弱智、白癡、瘋子、精神病患者、死人或鬼魂等等。非人類視角就是植物、動物等等。《麥田里的守望者》就采用了非正常人視角的方式來敘述,敘述者即主人公霍爾頓就是一名精神陷入病亂狀態(tài)的人,通過他的眼睛看事物,正常的事物也會被其自身的混亂思想所干擾。

      首先,霍爾頓是在精神病院出場,這個敘述環(huán)境告訴我們,霍爾頓的精神世界正在經歷著痛苦折磨,缺失了理性和客觀,對事物的評價也許會有失偏頗。文中的霍爾頓確實是這樣一個內心狂躁不安、情緒不穩(wěn)定、對世界的理解不成熟、感悟不充分的人。在他眼中,到處都是“假仁假義的雜種”和“婊子養(yǎng)的”人物,連凱迪拉克也是“混賬的凱迪拉克”。他自己也說在他只有十三歲的時候,他的父母就要送他去作精神分析。并且在整部小說中,只要霍爾頓的行為出現(xiàn)明顯令人費解的矛盾時,他就會反復斷言自己”瘋了“或”是個瘋子“。因此可以判定霍爾頓的精神狀態(tài)是有問題的。

      其次,照常理說,霍爾頓身處精神病院,還滿口臟話,看誰都不順眼,應該是個不正常的人,但是霍爾頓自己卻從不這么認為,在他看來,除了自己是個正常人,整個社會都是瘋狂和變態(tài)的。如果一個人覺得整個世界都是不正常的,那么只能證明他自己是不正常的。如果說霍爾頓的精神問題還沒達到患病的程度,那么他至少是一個有嚴重心理問題的人。他的精神和心理嚴重影響了他觀察事物的眼光,不管他的所見所聞還是他的講述對于我們一般讀者來說,都存在著不正常的因素。

      (二)另類視角與陌生化效果

      1. 產生陌生化的藝術效果

      使用另類視角可以引發(fā)很多的藝術效果,但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陌生化的效果?!澳吧崩碚撌嵌韲问街髁x文論家維克托·鮑里索維奇·什克洛夫斯基所提出的是形式主義的核心概念,什克洛夫斯基認為“藝術之所以存在,就是為使人恢復對生活的感覺,就是為使人感受事物,使石頭顯出石頭的質感。藝術的目的是要人感覺到事物,而不是僅僅知道事物。藝術的技巧就是使對象陌生,使形式變得困難,增加感覺的難度和時間的長度,因為感覺過程本身就是審美目的,必須設法延長?!盵14]陌生化反對對生活的機械模仿和再現(xiàn),要求打破常規(guī),通過新奇的方式在更大程度上引起讀者的關注,激發(fā)讀者的興趣,驅動讀者將故事讀完,增強讀者的感知能力,使藝術表達更具文學性,形成一種獨特的藝術魅力。

      在《麥田里的守望者》中采用的就是精神病患者的視角在進行敘述,這種非常態(tài)的視角本身就帶了一種陌生化的效果,給我們閱讀帶來了一種審美上的新鮮感。塞林格以這樣一種另類視角來消解權力話語,解構主流意識形態(tài)。因為通過這個正在接受精神分析的少年的眼睛,看到的是一個與社會普遍價值觀相背離的世界,讀者在審美觀上就會產生對于自我熟知的現(xiàn)實世界陌生化的效果。

      2. 陌生化藝術效果的具體體現(xiàn)

      (1)語言表述的陌生化

      《麥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爾頓以一種“侃大山”式的敘述方式,通篇具有強烈的口語特色,夾雜著青少年常用的粗話、俚語,但又使之具有典型性,賦予這種語言強烈的個性,形成了“霍爾頓式語言”。[15]如:文中使用了大量的詛咒語,“他媽的”、“混賬”隨處可見,不勝枚舉。另外,文中一些比喻也是給人摸不著頭腦的感覺。如:“天氣冷得像巫婆的奶頭”,[1]4“天氣冷得像在地獄里一樣”,[1]5“摩羅那家伙敏感得就跟一只混賬馬桶差不離兒”,[1]6“我這樣獨個兒坐著,的的確確開始感覺到自己很像是一匹得了獎的馬的屁股”等等。[1]94這種講述方式就是對傳統(tǒng)的打破,是小說具有迷人魅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2)形象畫面的陌生化

      作品的形象層面主要是通過聚焦者構筑而成,因此它最容易受聚焦的牽制和影響。正常的聚焦也就是正常的視角必然產生正常的形象畫面,不正常的視角自然就會產生扭曲、變形、夸張等不正常的形象畫面。

      《麥田里的守望者》呈現(xiàn)給我們的就是一個扭曲的病態(tài)的世界,小說中,除了霍爾頓的弟弟艾里和妹妹菲苾不失人性的美好之外,其他的一切社會現(xiàn)象和人際關系都是扭曲變形的狀態(tài)。比如小說中霍爾頓對斯賓塞老師的描述,“我是說他的背完全駝了,身體的姿勢十分難看,上課的時候在黑板邊掉了粉筆,總要坐在第一排的學生走上去拾起來遞給他。真是可怕極了,在我看來?!盵1]7“他開始老毛病發(fā)作,一個勁兒點起頭來。你這一輩子再也沒見過有誰比他更會點頭,你也沒辦法知道他一個勁兒點頭是由于他在動腦筋思考呢,還是由于他只是個挺不錯的老家伙,連自己的屁股和胳膊都分不清了?!盵1]8-9這些描述讓讀者跟著主人公仔細地觀察了“老斯賓塞”,把在讀者眼里的一個平常的老人給陌生化,給讀者的感受帶來了沖擊。還有霍爾頓敘述他在愛德蒙旅館所看到的情景:一個頭發(fā)花白的家伙穿女裝,學女人走路;一對男女在用嘴彼此噴水。這家賓館住滿了心理變態(tài)的怪人。不管這些情景在真實生活中是否真實存在,霍爾頓在描述過程中都對其作了大量的扭曲和變形。

      因此另類視角產生的陌生化藝術效果打破了讀者的期待視野,實現(xiàn)了對文學傳統(tǒng)的解構。另類視角讓讀者對世界進行了新奇的再觀察,使讀者從另一個角度看清社會和文化的真相,從而打破慣常思維,對各類社會弊病和文化毒瘤做出切合實際的反思。

      綜上所述,《麥田里的守望者》在敘事手法上實現(xiàn)的突破,是其廣受讀者歡迎的原因之一。全書通過不可靠的敘述視角使主人公霍爾頓的形象更加的生動,同時也凸顯了全書的主題,通過接受者視角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讓讀者的情感得到升華,而另類視角又產生了陌生化的藝術效果。多重敘事視角的運用是《麥田里的守望者》的獨到之處,并使其成為一個時代的表征。

      猜你喜歡
      麥田里的守望者接受者守望者
      大橋上的守望者
      守望者
      NBA特刊(2018年17期)2018-11-24 02:46:10
      漢白路的守望者
      中國公路(2017年10期)2017-07-21 14:02:37
      Flu Study
      從意識形態(tài)角度對《麥田里的守望者》兩譯本的研究
      《麥田里的守望者》
      美國文學《麥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塑造分析
      游戲、電影和接受者:跨媒介時代融合的新方式
      電影新作(2016年1期)2016-02-27 09:16:39
      基于有限承諾審核的信息傳遞均衡策略
      守望者:動態(tài)漫畫等
      微電腦世界(2009年4期)2009-04-26 09:21:24
      岑溪市| 闽侯县| 靖安县| 基隆市| 紫阳县| 曲周县| 都匀市| 樟树市| 城固县| 舞钢市| 泗水县| 海伦市| 中牟县| 阿克陶县| 且末县| 黄龙县| 高陵县| 社旗县| 筠连县| 洞口县| 美姑县| 醴陵市| 麻江县| 封丘县| 炉霍县| 来凤县| 扶风县| 随州市| 平昌县| 黔东| 郧西县| 津市市| 婺源县| 灵台县| 漳浦县| 互助| 廉江市| 平顶山市| 漳州市| 达州市| 丰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