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技術快速發(fā)展的社會背景下,將互聯(lián)網信息技術與傳統(tǒng)教育教學手段的融合越來越受到重視?;ヂ?lián)網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不僅使課堂教學的效率得到明顯的提升,同樣開創(chuàng)了一些頗具互聯(lián)網特色的教學方式。這些改變將會成為教學改革的推進力。本文分析了高中物理教學與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結合的意義,并提出了具體的實施方法,指出了這個過程還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中物理教學;整合設計
互聯(lián)網技術的發(fā)展和廣泛應用,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帶來了顯著的變化。一方面為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注入了新的方式,另一方面為教學效率帶來了明顯的提高。高中物理學科既注重理論,也注重實驗操作。信息化技術的引入,使高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理解一些抽象的物理概念,達到提升學生理解能力和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如何對互聯(lián)網信息技術與高中物理教學結合起來是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一、 信息技術與高中物理教學整合設計的意義
(一)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高中物理教學的許多內容與日常生活有著許多關聯(lián)性,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一般采用比較死板的方式為學生講解物理概念,這種教學方式很難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熱情。將教學內容信息化可以給學生一種新穎的呈現(xiàn)方式。信息化技術改變了以往抽象、難以理解的物理知識形象,將其用更加具體和形象的方式展示給學生,以此激發(fā)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渴求,主動投入到學習中,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
(二) 擴充教師的教學方式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依靠的是板書和老師的講解,板書的書寫花費時間長、效率低、降低課堂氣氛。且大量的板書和講解對于學生來說,一時間難以理解,并且需要花時間做筆記。信息化技術與物理教學的結合可以很好地改善這個問題。將信息化的物理概念形象展示給學生,如圖片分析、視頻講解等手段都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既豐富了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也提升了教學成果。
(三) 全面促進學生發(fā)展
新的教學要求對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對此,教學方式不做出相應的改變難以改善教學質量。將信息化技術與高中物理教學相結合的方式,可以很好地提升學生各方面的綜合素養(yǎng)。多樣性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思考,提升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科學學習和科學探索精神。
二、 信息技術和高中物理教學整合設計的具體方式
(一) 改善教育理念
改善教學方式必不可少的就是科學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也是體現(xiàn)一位教師教學水平的指標之一。將物理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對教師的教學觀念是很大的轉變,因此為了適應這一轉變,教師需要培養(yǎng)先進的教育理念。教師應實現(xiàn)從重知識到重創(chuàng)新、從重智力到重情感轉變,將學習方法擺著首要的地位,努力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型思想的學生。
(二) 構建良好的平臺
信息化技術需要搭建相應的平臺,平臺與教學進度需要同步,包括電子課本、課程訓練、在線答疑等部門,通過平臺使教師和學生的交流更加方便與頻繁。同時在平臺搭建的過程中還需要意注重學生情感態(tài)度以及價值觀的養(yǎng)成,最大化利用好信息化技術。保持師生及時交互,打破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更好的發(fā)揮教師的職能,讓教師在學習過程中承擔學生學習中引導者、溝通者和協(xié)作者的角色。
(三) 提高教師和學生的信息化素養(yǎng)
教師和學生的信息化素養(yǎng)對于這一整合過程有著很大的關聯(lián)。因此,教師應該主動學習各類信息化技術,保障教學過程中能夠熟練使用各種信息技術,同時需要將學習到的信息技術與物理教學有效的結合。學生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因此也需要加強對信息化技術的學習來加深對于新型教學方式的理解,能夠快速的適應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和水平。
(四) 加大信息資源的利用率:
高中物理教學與信息化技術的結合要想保障可持續(xù)發(fā)展,依賴于充足的信息化教學資源,因此,將高中物理信息資源的信息化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將高中物理基礎知識進行系統(tǒng)性的整理和分類,將其用信息化的形式儲存起來并不斷擴充,以便于教學過程中教學資源的供給。
三、 信息技術和高中物理教學整合設計需要注意的問題
信息技術和高中物理教學整合設計的確具有很強的優(yōu)勢,但作為一種教學方式,也需要掌握具體的使用方式,以避免這種教學課堂教學走進誤區(qū),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一) 信息化的物理知識的精簡化
信息化教學作為輔助手段,不可喧賓奪主,信息化的課件也應該更加精簡。通過在學生難以理解某個概念的時候來促進學生的理解,過于繁雜的課件會改變教學的本質,過于形象化的方式往往讓學生忽略了教學內容。
(二) 信息技術的合理運用
引入信息化技術是為了優(yōu)化教學結構、提高教學效率。當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時,不需要畫蛇添足般的再用信息化的方式講解一般。這需要合理和運用信息化技術,不能濫用反而起了反效果。這教學過程中把握點到即止的原則,避免物理課件的過于形象化,從而轉移學生的注意力。這樣的為了信息化結合卻忽視了實際的運用情況是錯誤的。
(三) 信息化技術與傳統(tǒng)教學合理搭配
信息技術和高中物理教學整合教學方式,并不代表舍棄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每一種方式都有其優(yōu)劣所在,傳統(tǒng)教學同樣有著信息化技術取代不了的優(yōu)點。當講解一些物理規(guī)律的時候,通過傳統(tǒng)板書來為學生推導這一過程能夠為學生展示探究物理知識的過程,充分展現(xiàn)出物理的學科特色。
四、 結論
信息化技術快速發(fā)展推動了傳統(tǒng)教育的發(fā)展,從教學目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的三個方面不斷滲透?;ヂ?lián)網技術的不斷進步,一些中學已經開始嘗試將信息化技術與物理學科整合的教學方式。實踐證明,信息化技術改善了傳統(tǒng)教育方式的不足之處,一方面提高了學生們對于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推動了中學教學方式的改革,提升了教學效率和教學成果。
參考文獻:
[1]李敏.論信息技術與高中物理教學整合設計[J].課程教育研究,2016(15):124-125.
[2]郭根明.信息技術與高中物理概念教學有效整合的模式、方法及案例研究[D].吉林:東北師范大學,2017.
[3]陶玲曼.信息技術與高中物理必修課程教學整合的策略探究[D].銀川:寧夏大學,2016.
作者簡介:戴乃賽,浙江省溫州市,浙江省蒼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