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飛
摘 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學更加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提升,傳統(tǒng)的講授式課堂已經(jīng)不能滿足現(xiàn)代化教育發(fā)展。合作學習是廣大教師研究的重要課題,通過小組合作能夠提高學生合作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使教學資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初中歷史與社會是一門綜合性科目,包含人文、地理、歷史、政治等多種知識,通過合作教學有效分工,能夠較大的提升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歷史與社會;合作性教學;應用對策
合作性教學能夠在良好的人際氛圍中提升學習效果,以生活化情景為基礎,打造自由度較高的教學課堂,學生能夠有表達自己看法的機會,在不斷的探索和交流中構建科學的知識體系。利用合作性教學方式,能夠營造生動活潑的課堂環(huán)境,極大地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
一、開展合作教學要提高合作學習系統(tǒng)性
系統(tǒng)性是保障合作學習開展有效性的基礎,也是促進教學效果的關鍵。不少教師在開展合作性課堂教學中,由于缺乏系統(tǒng)性這一內(nèi)在的邏輯,導致合作學習過程中較為混亂。比如分組不科學、任務不明確、分工不合理、引導不及時等等,這些問題都將導致合作學習的效率大打折扣。從實際情況來看,合作教學的開展,要從提出問題開始,根據(jù)本節(jié)課堂的主題提出有價值和有深度的問題,每個小組都要選擇一個問題方向進行研究討論。以問題為導向,能夠避免學生盲目的討論,偏離教學方向。
在學生分組時,則需要做好組內(nèi)的合理分工,保障每個小組的學習水平和個人能力相近,并且設置小組組長來掌控討論的節(jié)奏和方向,實現(xiàn)合作的有效性,避免出現(xiàn)混亂的局面。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及時進行引導,通過聆聽學生的討論和發(fā)言,還要解決學生遇到的困惑和問題,給他們提供相關的知識,提升合作效率。在呈現(xiàn)討論成果階段,教師可以利用電子白板的形式進行總結,將每個小組討論的思路呈現(xiàn)在白板上。最后選擇小組內(nèi)的發(fā)言人表達小組的成果和意見。社會與歷史學科本就是人文性質(zhì)的學科,在討論中學生對一些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將更加深刻,提升了合作學習的邏輯性和系統(tǒng)性,保障了實際問題的解決。
二、豐富小組課余實踐活動
小組活動是合作性教學中的重要組成內(nèi)容,由于課堂時間寶貴且有限,教師不可能使學生每節(jié)課都進行討論和交流。但是小組合作學習本身就需要學生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經(jīng)歷,這決定合作學習在課堂上不能作為一種常態(tài)式教學方法,那么豐富小組的課余實踐活動就成為了課堂教學的補充。歷史與社會教學是一門人文性較強的學科,看似與學生距離較遠,實際上卻能在現(xiàn)實生活中找到對應的時間。在教學中,教師普遍面臨的教學難點是學生在記憶知識中面臨的苦難。由于學科性質(zhì)決定了該學科知識點較多,并且覆蓋面較廣。
對于初中學生來講,大量的知識記憶容易導致學生產(chǎn)生枯燥感,難以有效提升教學有效性。因此,通過輔以課余時間的小組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實踐中加深對學科知識的認識和記憶。比如說在甲午中日戰(zhàn)爭教學中,教師可以抽出課堂上的一點時間,利用影像資料給學生做好鋪墊工作,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意識。然后教師可以布置課余活動任務,使學生通過網(wǎng)絡、報刊數(shù)據(jù)、圖書館或者他人講述等方式,收集關于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相關資料,針對該事件的影響和對該事件的看法做出分析,并談談我國在未來如何與日本保持和平關系。這樣學生有著明確的目標,在課余活動中通過分工查找相關的視頻圖片和文字資料,是提升學習效率,加強學生記憶的良好方法。
三、注意反思并總結合作經(jīng)驗
在合作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主體地位,但是也并非是撒手不管。相反,教師應當加強對學生的管理工作,實現(xiàn)合作學習的效果。在合作學習開展時,教師要做好大量的準備資料,讓學生不僅僅將知識放在課本教材的學習中,而是要打開更廣闊的空間給學生探索。在合作學習中,教師和學生要加強反思和總結,將學習心得和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分享。比如有些學生在學習時感覺自己對一些歷史事件順序了解不足,其他學生可以分享自己的記憶方法,比如卡片串聯(lián)法,故事敘述法等等。這樣一來,學生的進步速度將會大大加快,有效引導學生加強對學習方法的思考,樹立起正確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傳統(tǒng)教學中也有小組合作教學,但是由于教師在教學中過于放松,對學生合作方向和討論情況把控力度較低,影響了合作性學習的實際效果。因此在合作性教學中,應當不斷反思,完善合作性教學體系和開展方法,保障每個學生都能夠有所提升。通過歷史與社會學科的學習,能夠更好的使學生了解我國歷史和社會,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zhì)。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合作性教學在當前是受到廣大教師關注的一種教學方法,并且發(fā)揮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教師在開展合作學習過程中,還應當從課余實踐和反思總結兩個方面進行補充,以提升合作性教學的效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徐鑫鑫.合作學習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渤海大學,2018.
[2]姚月祥.合作性教學在初中歷史與社會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7(3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