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琛
【摘 要】用即興微劇活化語文教學,將抽象的語言文字學習轉化為立體的微型戲劇,有助于幫助學生建立生動的文學形象,激發(fā)課堂活力,能幫助學生將語言文字的學習從被動變主動,實現(xiàn)語言文字的自主轉化,同時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團隊協(xié)作能力。
【關鍵詞】教育戲??;即興微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運用戲劇的方式開展語文課堂教學,已有教師在實踐中探索,但常會遇到前期準備工作復雜,且運用過程耗時較多的問題,即興微劇的出現(xiàn)有助于解決這兩個問題。即興微劇是由即興表演和微型戲劇兩個核心元素組成,這種教學方法易于語文課堂教學的實際操作,有助于激發(fā)語文課堂的活力,提升語文學習效果。
一、即興微劇融入語文課堂的意義
將戲劇作為一種教育手段運用于學校教育,最早是法國18世紀浪漫主義文學大師盧梭提出的,他提出“由實做中學習”和“由戲劇實做來學習”兩個概念。美國、英國、德國從20世紀初開始,就較為專門、系統(tǒng)地在學校教育領域應用了戲劇手段。加拿大、新加坡、英國等國家的母語課程標準中,閱讀領域通常都對戲劇這種體裁有一定的學習目標規(guī)定,在寫作領域也有相關要求。
我國學校教育近些年來也注意到了戲劇方式對教育的特殊效果。教育戲劇是將戲劇中的各種元素融匯于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展開想象,積極表達,在交往的過程中增強審美體驗,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增進智能與生活技能。
戲劇教學法能為小學語文教學帶來生機與活力,戲劇編排、表演屬于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范疇,是語文知識與能力的綜合運用。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戲劇活動,從而學會合作,培養(yǎng)了策劃、組織、協(xié)調(diào)能力。這種跨學科、跨領域的學習實踐,能給學生帶來語文學習的全新體驗。新課程改革后,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教育戲劇對促進小學語文教學具有積極意義:第一,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戲劇角色扮演、即興表演等形式,極大地增強了小學生的體驗感。第二,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教育戲劇的引入,能適當改善語文課堂教學結構,把平面單純的課文講解變?yōu)樽灾魈骄康牧Ⅲw教學。第三,提高學生語文能力。教育戲劇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創(chuàng)設學習語言的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生動的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語言含義,體悟思想感情,運用恰當?shù)恼Z言交流溝通。
利用課堂即興微劇的形式開展語文教學,學生更易掌握,教師更方便操作。將戲劇基本知識的學習化整為零,并與語文知識學習相結合,將原本靜態(tài)的書本知識,活化為學生能感同身受、身臨其境的活動場景,讓語文課堂的學習活起來,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二、即興微劇融入語文課堂的可行性
縱觀國內(nèi)外研究者在教育戲劇方面的理論研究與實踐經(jīng)驗可知,在小學階段推行教育戲劇課程,能使學生在知識與技能方面獲得全面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經(jīng)過教育戲劇培訓的學生,其意志力、想象力、團隊凝聚力等都會得到鍛煉。將戲劇用于教學,實現(xiàn)教育戲劇與其他學科的融合應成為中小學教育教學實踐探索的目標。
目前,再國內(nèi)戲劇教學的實踐和研究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問題:第一,許多學校忽略了戲劇教育的教學活動,將戲劇表演應用于教學的頻率偏低。第二,教師缺乏應用戲劇表演的實踐經(jīng)驗,一般的教師難以勝任。第三,教育戲劇的教育性和戲劇性的比例很難把控,容易有所偏頗。由于缺乏扎實的實踐研究基礎,很多的研究性文章或論文提出的意見建議只停留在理論層面,既無法深入研究,也沒有實踐基礎作為研究的支撐。如此一來,教育戲劇的實踐操作性就會打折扣,曲高和寡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很多教師、研究專家、學者都看到了教育戲劇對未來基礎教育的重要作用,亟待廣大教師及教育工作者在具體的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出一些適合我國教育情況,并易于操作推廣的方法。
因此,以即興表演與微型戲劇的方式,將教育戲劇引入小學語文教學,順應了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大趨勢,賦予了語文教學更豐富的內(nèi)涵和意義,許多學校紛紛將其作為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一種手段,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三、即興微劇的實踐方法
即興表演可以有效解決一般戲劇表演需要做大量前期準備工作的問題,便于教師在日常課堂教學中應用。但要使學生進行即興表演,教師要引導學生做日常生活的有心人,多鍛煉其對周圍事物的觀察和感受能力,這一部分可以運用每日一句話的形式來進行。教師可通過家庭作業(yè)的形式,指定學生每天觀察一兩個事物,在第二天語文課時,利用五分鐘時間,隨機抽取學生在全班分享觀察結果。在具體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做有意的引導,讓學生學會觀察,并能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描述。有了平時的積累,學生才能在即興表演的環(huán)節(jié)游刃有余。這是使即興表演可以應用于課堂教學的重點。
微型戲劇也適用于解決一般戲劇耗時較長,不利于用于日常課堂教學的問題,這要求老師要組織好課堂紀律,以便更好地控制戲劇表演的時間。利用即興表演和微型戲劇的方式,是解決戲劇教學方法融入語文課堂教學的關鍵,因此,教師要在學生表演的過程中,融入相關的表演知識,化整為零,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將戲劇表演和語文學習融會貫通。
語文常規(guī)課的即興微劇表演可大致分為以下步驟:
第一,暖場表演,引出表演內(nèi)容?。教師可通過播放教學視頻、朗讀課文、教師入戲等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對所要表演的內(nèi)容有直觀的感受和認識,明確需要表演的關鍵詞句,教師可做適當?shù)慕忉屨f明,以幫助學生了解表演內(nèi)容的特點。
第二,引入情節(jié)或情境(出示道具)。教師引導學生根據(jù)教授內(nèi)容的特點及教學重難點,幫助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創(chuàng)設表演情境,揣摩角色性格、關系等。這一部分可以借助一些小道具來增加表演的趣味性。
第三,設置場景,拋出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和表達。根據(jù)學生的表演,教師提出引導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通過表演及對問題的思考,突破教學重難點,以達到教學目標。
第四,總結點評。教師對學生的表演要及時點評,在課后也要及時記錄下教學反思,將改進方法在下一次的課堂教學中進行實踐。每學期以調(diào)查問卷的形式,了解學生對課堂即興微劇的意見建議,形成書面研究文章,及時揚長避短。
另外,還可有步驟地開展階段性教學活動。先開展課堂教學展示活動,并對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課后作品進行測評,再根據(jù)課堂生成情況,進行課文微劇展播、展演。最后,通過舉行即興微劇表演、原創(chuàng)微劇本大賽等,切實提高學生學生的寫作水平及藝術表現(xiàn)力。
結語
即興表演要求學生在課堂上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即興改編劇本,進行生成式、拓展性的語文學習,使學生感受語言魅力、理解課文內(nèi)容、促進學生對語言文字的運用與內(nèi)化。同時促進學生課外閱讀、觀察生活、提升對周圍事物的觀察和感受能力,平時的積累,加上課堂中有意識的引導和訓練,使即興表演與語文的學習相互促進,讓語言文字的運用更加游刃有余。微型戲劇也適用于解決一般戲劇耗時較長,不利于用于日常課堂教學的問題,利用即興表演和微型戲劇的方式,融入相關的表演知識,化整為零,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將戲劇表演和語文學習融會貫通。
【參考文獻】
[1]楊柳,張寅,于煒.教育戲劇:一種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3(2):68-72
[2]李小敏,甘維,馬磊.將教育戲劇引入小學語文教學的意義及可行性分析[J].教育現(xiàn)代化,2016(6):154-156
[3]徐佩佩.由植入到融入:教育戲劇在語文教學中的實踐[J].小學教學參,2018(12):5-6
[4]顧紓.教育戲劇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探索[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5
[5]唐彬.小學語文微劇課程的開發(fā)與實踐探索[D].廣州:廣州大學,2017
[6]張明月.論教育戲劇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