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雪蕊
摘 要:教學是對學生進行科學知識的教導和思想的培育,小學數學教學在教授學生數學知識的同時,要培養(yǎng)其數學思維和創(chuàng)新意識,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進行培養(yǎng),可以滿足社會快速發(fā)展的需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為學生的今后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思維
社會的發(fā)展,越來越需要人們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思維。學校教育要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和需求,對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意識的有效培養(yǎng),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為今后的生活和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小學的數學教學也要對學生數學創(chuàng)新意識進行培養(yǎng),增強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學生適應社會和生活的能力。
一、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小學數學的教學和生活實際相聯系,是現代教育發(fā)展的需要,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比如:學習幾何圖形時,老師應先用多媒體展示幾何圖形,不說出圖形叫什么,卻告訴學生圖形的特點,要求學生在家里尋找這樣的圖形物品,可以帶到學校的要帶到學校[1]。學生找到了藥盒、食品盒,這是正方體或長方體;足球、籃球,這是球體;水杯、紙卷等,這是圓柱體。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記住了相應的幾何圖形特點,也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在愉快的教學中得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老師在教學時,和生活實際相聯系,學生體會到數學的實際應用價值。在學過數學知識后,老師引導和鼓勵學生在生活當中應用,鞏固數學知識的同時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比如,學習了乘法和除法后,老師要求學生觀察和分析哪些地方應用了這些知識,有的學生說,媽媽買菜用到了乘法,昨天的豆角是4元一千克,媽媽買了兩千克,一共花了8元錢,是4×2=8;有的學生說,昨天家里買瓷磚用到了乘法和除法,家里的地面面積是48平方米(3×12=48),瓷磚的面積是0.64平方米(0.8×0.8=0.64),要用48÷0.64=75,家里應該買75塊瓷磚,通過這樣的學習,學生學會了觀察生活,并能夠把自己學習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當中,同時也進行了數學知識的延伸,比如,哪位學生的小數乘除法,是媽媽教會他應用計算器計算的,這樣給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同時增加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也開發(fā)了數學思維,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增強了學生的學習動力。
二、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學習意境
新課標要求數學老師在進行數學知識的教授時,要轉變思路和思想,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從點滴教學做起,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想和意識,增強創(chuàng)新能力。老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讓學生主動思考和學習。老師是引領者和解說者,學生是主體實施者[2]。比如,在學習某個知識時,老師先提出相應的問題,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本和查詢資料,進行自己的理解和解答,然后在課堂上進行分享,老師對其分享進行補充和缺陷修正。比如,在學習小學四年級上冊的“快捷的運輸——解決問題”時,老師給學生布置課前問題“理解路程、時間、速度三個概念和三者的關系,列舉一個日常生活當中三者關系的例子,并提出你不理解和不明白的問題”。學生在課下閱讀了相關知識,課堂上,老師先讓學生提出問題,老師給予解答;然后選同學講解相關知識,并且讓多個學生分享例子,分別講解例子的計算方式;根據學生的理解程度,老師總結和講解基礎知識,講解類似的例題。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對學生不吝表揚和鼓勵,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提高其自學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
三、小組合作學習,促進學生思維和思路的開發(fā)
在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老師對學生的各種思想都不能打擊和批評,鼓勵學生的各種思路,引導其進行多角度創(chuàng)新。在教學時,老師要對學生的學習和自身思維學習能力進行全面了解,在進行有些問題的分析理解時,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進行研究和探討,小組對自己小組成員的不同問題分析研究,最后總結,和班級學生分享,其他同學和老師對其進行評價。這樣的教學活動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其創(chuàng)新能力。比如,講解一些應用題有多種算法時,老師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進行分析討論,討論結束后,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講解討論經過、思路和結果,再派一名代表解說自己小組一致認為最簡單、實用和好理解的方法,最后,老師對所有討論進行評價。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都參與了教學活動,提高了學習和分析能力,開拓了學生的解題思路,開發(fā)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意識,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進行有效培養(yǎng),是教育改革的要求,是社會的發(fā)展的必需。在教學過程中,數學老師要改變思想,轉變觀念,分析和探究相應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意識的有效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和綜合素質,為其今后的發(fā)展奠定基礎,為社會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湛銳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J].新課程(上),2016(7):171.
[2]李彪.論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J].教育,2016(12):10.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