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初中化學而言,基于概念以解決試卷中的問題或者生活中的現(xiàn)象是其本質。而化學中的概念往往是高度凝練加之定義、原理以及反應式的結合,其更是使初中生掌握好化學這一學科的重要前提。所以加強初中化學的概念教育是至關重要的。就初中教師在教授初中化學時應當注意的幾點做出探究。
關鍵詞:初中化學;概念;教學
一、教師明確其在化學教學中的地位及原則
首先要強調的是教師對于初中教材的理解以及感悟。隨著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以及革新,不同階段對于教師的要求也就有所不同,這也相當于是在考驗教師的應變能力,而應變能力的基礎和前提便是充分掌握教材的內容,貫徹落實不同教育改革的新理念要求。化學教師應結合學生認知水平對教材內容進行處理,對化學案例和活動進行精選、補充,并做出必要修正,合理把握教學進度,體現(xiàn)教育生態(tài)智慧。[1]教案的設計包括整合等是每位教師必備的教學技能。一旦掌握了較新型的教育機制,教師便可以通過專業(yè)水平培訓、專題會議的開展以及更新理念的貫徹落實,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知識水平和教師素養(yǎng),從而提升自身對于新式教學理念的認知。
首先,教師應該端正自己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教師不單單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應該是學生的良師益友。尤其是針對現(xiàn)今的初中生,心智尚未完全發(fā)展成熟,如果教師不能夠做到與學生的溝通,便會給學生錯誤的教師印象。所以對于教師而言,一方面是課上與學生的溝通。而與學生的溝通體現(xiàn)在以下兩點:第一點是能夠積極向學生拋出問題,化學課堂的活躍與否取決于實際教室內部的學習氣氛,另一方面則是課上的活躍度。讓教室內部的氣氛活躍起來,將同學們上課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在學習化學時的熱情。
其次,教師應當教導學生主動提出問題的習慣。學生的膽怯心理是制約學生學習化學熱情的前提。主動讓學生開口,尤其是針對化學概念上的問題,教師在課上講授的課程哪里有讓學生聽不懂的地方能夠主動提出來。課堂的突然打斷不是問題,問題是如何保證學生在課上能夠聽懂教師所講,并保持住學習化學的熱情之心。
二、從較為直觀的實驗事實引出概念
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是提升教學效率以及激發(fā)同學學習熱情的良好方式,但是教師不能單純利用多媒體教學進行圖片的放映等,這樣反而會使實際的教學內容枯燥乏味。所以對于教師來說,其要有著專業(yè)的多媒體設備的使用和掌握能力,對于學生的積極性的調用方式通過多次授課以及課下的調查,詢問學生的上課體驗等,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教學班學生的新型化學課堂。為了讓學生深刻領會概念的含義,教師不僅要注意對概念論述時用詞的嚴密性和準確性,同時還要及時糾正某些用詞不當及概念認識上的錯誤,這樣做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嚴密的邏輯思維習慣。[2]
三、構建合作型的生生關系,做好積極的引導工作
初中生對于新事物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往往是不同的,而這樣就難免會出現(xiàn)兩極分化的局面,即理解透徹的學生無論是在化學知識的掌握還是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上都游刃有余,而理解能力較差的同學往往因為長時間的理解不透而逐漸失去學習化學的熱情。雖然合作學習的學習方法對于學生知識的理解能力以及把握程度都會有很好地提升,但是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前提是學生的分組要做到平衡。對于教師來說,首先要針對自班學生的化學成績有著詳盡的了解,包括那些學生雖然偏科,但是對于化學是特別擅長的。根據(jù)學生對于化學的學習興趣,包括學生之間的親密關系進行合理的分配,如果有需要可以在后期隨時更換或者調整。
在分完組后,組內的每一個成員就要對教師分配的任務進行分工,這個分工可以是教師分配,也可以是學生之間自由分配。教師進行分配的優(yōu)點是可以防止組內成員之間對于任務的分配產(chǎn)生分歧,會更加科學化;而學生之間自主分配的優(yōu)點是可以使每個學生對于任務的分配更加自主而非強制。每個組員的任務分配完之后到匯報成果這一階段,對于組內成員整體會增加整體的凝聚力以及團隊精神,因為一個人的不努力將會導致整個團隊的
失敗。
當小組組內被分配到特別困難的任務以致所有的學生都不能解決或者組內在問題的討論時一度出現(xiàn)失控的場面時,老師就要做積極的引導以及帶領工作。對于特別困難的題目,一定是所有組內同學都沒有見過的特殊題目,這時老師要用正確的方法,給出此問題的大致解題思路或者涉及的知識點;對于易錯題,老師應該在同學們集中討論的過程中指出這道題容易錯的位置,不然整個組內同學很有可能會得到錯誤的結論。當組內同學一度出現(xiàn)爭執(zhí)時,老師要做好協(xié)調的工作,讓組內重新恢復解題的信心和能力。
對于初中老師來說,由于初中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接受能力普遍較弱,老師應該給予充分的鼓勵和關心,而不是以為單純的灌輸,讓同學們養(yǎng)成正確的對于學習的探索精神,所以對于初中化學老師的工作,仍然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劉靜靜.初中地理生態(tài)課堂的構建策略[J].化學教育,2016(6):48-49.
[2]陳進.初中化學概念教學的幾點思考[J].讀與寫(上,下旬),2016(17).
作者簡介:劉潔(1976.8—),女,漢族,甘肅會寧人,本科,一級教師,主要從事化學教育教學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