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間文化包括民間故事、童謠、花燈燈謎等等,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和傳統(tǒng)文化色彩。所以,在幼兒教學中滲透民間文化,既可以增強幼兒語用能力,又可以促使幼兒接受民族文化的啟蒙和熏陶,可謂一舉兩得。因而,教師研究了傳統(tǒng)文化在幼兒語言領(lǐng)域的挖掘和運用。
關(guān)鍵詞: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民間文化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4-0155-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4.143
人是會使用語言的動物。傳遞信息、交流思想、理解世界都需要語言這一媒介。所以,幼兒階段的首要任務(wù)就是學會說話。對于幼兒而言,語言學習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而民間文化在幼兒語言領(lǐng)域就像催化劑,可以加速幼兒語言學習,豐富幼兒語言,提高幼兒語言創(chuàng)造能力,最終發(fā)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一、開掘民間游戲,增強幼兒語言創(chuàng)造力
民間游戲是一種具有濃厚生活氣息、風格突出的游戲形式。其具有區(qū)域文化氣息濃、趣味性強、簡單易學的特點,因而,在語言領(lǐng)域,幼兒教師應(yīng)該多多組織民間游戲,構(gòu)建語言交際環(huán)境,促使幼兒利用環(huán)境學習新詞豐富自身語言,增強語言創(chuàng)造能力。
例如,我組織的“猜謎語”游戲。首先,根據(jù)幼兒的水平,我篩選了一些通俗易懂的謎語,如“臉上長鉤子,頭角掛扇子。四根粗柱子,一條小辮子”“池中沒有水,地上沒有泥”“有位小姑娘,身穿黃衣衫,你若欺負她,她就戳一槍”等等。之后,將小朋友們分成幾個小組,每組圍坐在一個圓桌邊。分好組之后,我告訴小朋友們:“咱們今天玩猜謎語的游戲。坐在一個圓桌邊的小朋友就是一組。只要這組有小朋友答對老師出的謎語,就可以獲得一塊糖?!庇纱耍冉淮擞螒蛞?guī)則,又調(diào)動了幼兒的積極性。然后,開始猜謎游戲。在游戲的過程中,小朋友們積極動腦,你一言我一語中猜對了很多謎語。如“臉上長鉤子,頭角掛扇子。四根粗柱子,一條小辮子”這個謎面,小朋友們結(jié)合自己的認知,一一分解,最后拼湊出了大象的形象,得出了正確答案。同時,在猜謎時,小朋友們通過復述謎面、聽教師分析、互相商量等渠道開發(fā)了許多新詞匯,增強了語言創(chuàng)造力。可見,開掘民間游戲,可以增強幼兒語言創(chuàng)造力。
二、挖掘民間兒歌,豐富幼兒語言詞匯量
民間兒歌是反映兒童生活的歌曲,曲調(diào)簡單、流暢動聽、朗朗上口,深受兒童喜愛。而傳唱民歌不僅會讓兒童產(chǎn)生親切感、歸屬感,而且會讓兒童接受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不自覺地豐富語言詞匯,積淀文化內(nèi)涵。所以,傳唱民歌是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方式。
例如,我組織的“民間兒歌”活動,即每個星期教幼兒一首童謠。首先,準備童謠。如《一園青菜成了精》《從前有座山》《打醋買布》等朗朗上口的歌謠。其次,教唱童謠。如《打醋買布》,我先播放了關(guān)于《打醋買布》這首童謠的動畫視頻,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學唱的興趣。然后,我問:“小朋友想不想和老師學唱這首兒歌?”小朋友們愉快地點點頭。之后,我開始教兒歌。我先出示了歌詞:“一個老頭兒他姓顧,上街打醋又買布……飛了鷹,跑了兔,打翻醋,醋濕布?!比缓髱ьI(lǐng)幼兒讀歌詞,直至讀熟。讀熟之后,開始播放兒歌的節(jié)奏,讓幼兒將歌詞穿插其中,學唱歌謠。在學唱的過程中,由于這首兒歌屬于比較簡單的繞口令,所以,幼兒不僅鍛煉了發(fā)音能力,吐字更加清晰,而且鍛煉了口才和反應(yīng)能力,增強了記憶力。在整個“民間兒歌”活動過程中,幼兒逐漸積累了語言詞匯,形成了自己的語言個性??梢姡诰蛎耖g兒歌,可以豐富幼兒語言詞匯量,為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奠定了基礎(chǔ)。
三、發(fā)掘民間故事,促進幼兒語言綜合化
民間故事是一種以奇異的語言、象征的手法講述故事的方式,其題材廣泛、充滿幻想,有神話故事、傳奇故事、生活故事等等。而在幼兒語言領(lǐng)域講述民間故事,可以幫助幼兒理解語言內(nèi)容,豐富語言詞匯,從而促進幼兒語言的綜合能力的提高。
例如,我組織的民間故事講述活動。首先,給幼兒布置任務(wù)。即搜集民間故事,看誰搜集的多且精彩。在搜集的過程中,我要求家長積極配合孩子行動,幫助他們搜集故事。其次,讓幼兒介紹自己搜集的故事。如《揠苗助長》這個故事。我問小朋友:“你能介紹一下這個故事嗎?”小朋友飛快回答:“好?!比缓笈d奮地講了起來:“有個農(nóng)民擔心自己家的禾苗長不高……最后,禾苗都枯死了?!毙∨笥阎v完之后,我進行了鼓勵:“講得真好!”繼而又說:“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呢?有沒有小朋友知道?”孩子們思考之后,說:“禾苗不能拔,需要慢慢長大!”我說:“說得對!但是,這個故事還告訴我們一個人生道理,就是做事情不能急于求成?!痹诮榻B故事時,幼兒經(jīng)歷了“講故事——提煉思想——學習道理”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幼兒不僅鍛煉了語言組織、表達能力,提高了語言理解能力,而且接受了許多人生哲理,強化了自身修養(yǎng)。在整個民間故事講述活動中,幼兒通過講述不同的故事,豐富了語言構(gòu)成內(nèi)容,形成了綜合化語言??梢?,發(fā)掘民間故事,可以促進幼兒語言綜合能力的提高。
總之,在語言領(lǐng)域滲透民間文化,可以激發(fā)幼兒語言表達欲望,豐富幼兒語言構(gòu)成內(nèi)容,發(fā)展幼兒語言個性,最終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付宇.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滲透民間藝術(shù)文化的策略[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3).
[2]陳虹先.民間文化資源在幼兒園教育中運用的價值和方法探究[J].中外交流,2018(15).
[3]張曉怡.運用多種手段 發(fā)展幼兒語言能力的初步研究[J].蘇州教育學院學報,1997(3).[責任編輯 李愛莉]
作者簡介:張巧敏(1974.10— ),女,漢族,福建南靖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學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