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容,直接體現在語文教學工作當中。初中語文教師要正確認識語文教學內容與中國傳統文化之間的聯系,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認識到文化的傳承性,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本文就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措施進行有效的分析及探討。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傳統文化;滲透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5-0066-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5.056
傳統文化是民族智慧和民族歷史的結合體,華夏民族五千多年的傳統文化中蘊涵了一代又一代先輩的優(yōu)秀觀念、思想文化。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能夠很大程度上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認同感,為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及綜合素質發(fā)展有極大地幫助。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師對傳統文化的滲透意識,能夠更好地實現傳統文化與語文教育的真正融合,語文課堂教學將成為傳統文化傳播的重要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學生可以真正領悟到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激發(fā)學生了解和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實現傳統文化的大力傳承及發(fā)揚。
一、運用語文知識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學習積極性
初中語文知識涉及的內容廣泛,包括了人文、歷史、科學等諸多方面,語文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一多元化特點進行教學,在教學活動中盡可能地放大特點,讓學生去了解語文知識的多元性,去探索傳統文化的多元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我國的傳統文化包括了眾多的古詩詞、書法、傳統節(jié)日等,內容非常豐富,但每個學生的興趣差別較大,對事物的喜歡程度不相同,而如何去培養(yǎng)學生的傳統文化興趣是語文教師的主要工作。教師應該為學生營造傳統文化學習的氣氛,將語文知識與傳統文化巧妙結合在一起,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實現傳統文化的不斷滲透。比如,教師可以有意識設計一些書法相關的班級活動,讓學生主動去了解傳統文化的魅力,在書法練習和欣賞過程中,去感受文化的沉淀,從而對書法等傳統文化產生興致。
二、學習優(yōu)秀的作品,領略作者情感
古詩詞的學習不能離開對作品的解讀、精讀,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去閱讀作者的優(yōu)秀作品,通過反復的閱讀去領略作品中被賦予的情感。但是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多數教師在古詩詞講解過程中只對詩詞進行簡單講解和翻譯,沒有古詩詞的延伸和拓展學習環(huán)節(jié),學生在枯燥的教學環(huán)境中逐漸形成抵觸情緒,無法達到預想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考慮到這種狀況,應該從學生的興趣點進行切入,在課堂教學中添加傳統文化及情感元素,促進學生的傳統文化學習。
比如,在學習《觀滄?!愤@首詩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先詳細介紹作者的生平,并融入寫作時的時代背景以及作者當時的境遇。在學生對作者有所了解后,才開始對詩詞進行講解和翻譯,并且教師可以引入堅貞品格、價值觀等傳統文化內容,將學生帶入場景,用心去領略曹操寫詩時候的慷慨激昂的斗志,培養(yǎng)學生的正確價值觀。
三、豐富教學形式,開展多樣化課外活動
初中語文教學僅有課堂知識講解環(huán)節(jié)是不夠的,教學效果得不到明顯提升。因此,想要提升語文教學效果要著眼于課堂內外教學活動,教師在課堂教學的同時,為學生開展一系列的課堂學習活動,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加強課堂知識的掌握,也可以實現學生學習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的目標。為了豐富教師的教學形式,可以開展一系列的傳統文化教育活動。教師組織開展多姿多彩的中秋節(jié)詩詞誦讀大會、比賽、詩詞賞析等,將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作為活動的中心主題,學生在活動參與過程中不僅可以得到傳統文化的滋養(yǎng),還能夠品味文化的獨特魅力。
四、提高教師傳統文化素養(yǎng)及育人能力
初中語文教師是給初中生講授傳統文化的主體,在日常工作、學習過程中要重視傳統文化素養(yǎng)及育人能力的提升。語文教師要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興趣,注重文化素養(yǎng)的提高,才能做好傳統文化的滲透工作,語文教師能夠將詩詞、風俗等熟記于心,課堂上充分利用好這些知識,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會學到較多的傳統文化,對文化的理解會更加深厚,文化教育滲透會更自然。另外,語文教師要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利用現代化多媒體教學設備實現文化教育的創(chuàng)新,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提升學生對傳統文化學習的積極性,通過教師自我素養(yǎng)及能力的提升,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消化及吸收。
五、結語
初中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滲透共同作用,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是學生語文學習的重點。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措施實現傳統文化的滲透。另外,也要不斷提高教師傳統文化素養(yǎng)及育人能力,提升自我修養(yǎng)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語文教學中實現傳統文化的交融,能夠使學生真切品味到傳統文化的魅力。
參考文獻:
[1]薛占杰.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措施探討[J].中華少年,2017(32).
[2]仲慶華.滲透傳統文化彰顯別樣風采——談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滲透[J].數字化用戶,2016(43).
[3]劉正.淺談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當代教育,2014(4).
[責任編輯 薛曉靜]
作者簡介: 張本福(1964.9—),男,漢族,甘肅永靖人,中小學一級,研究方向:初中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