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紅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實施與推進,當代教育越來越重視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的有效性。朗讀教學作為語文教學中的常用方法,有著陶冶情操、感染心靈、啟發(fā)思想等多種優(yōu)勢。為了提升朗讀教學的有效性,可以從拓展朗讀教學資源渠道、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以及利用配樂強化朗讀效果三個方面探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拓展渠道;整體感知;配樂強化
眾所周知,小學語文作為小學階段的主要學科,對于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和未來的成長與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而朗讀在語文教學中的意義重大,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感,進而提高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但是當前的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現狀卻不容樂觀,教師的朗讀指導單一以及學生的朗讀目的性不強等情況,阻礙了小學生朗讀能力的有效提升。以下是筆者對如何解決這一現狀的一些看法與實踐。
一、拓展朗讀教學資源渠道
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來講,他們已經具備了基本的朗讀能力,明白了朗讀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為了進一步提高朗讀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該在這一基礎上拓展朗讀教學資源渠道,避免學生的朗讀思維局限在語文教材中。同時,對朗讀資源渠道的拓展還能并進一步拓寬學生的眼界,從而為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基本情況通過各種渠道為學生選擇合適的朗讀資源,從而鍛煉學生的朗讀能力,在最大程度上實現朗讀教學效率的最大化。
例如:為了實現對朗讀教學資源渠道的拓展,我與眾多語文教師進行了溝通與交流,最終將注意力轉移到了除教材之外的兩大渠道中,一類是網絡渠道,一類是圖書渠道。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往往會根據課程內容提前為學生準備諸多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其他形式的閱讀資料,以供學生進行朗讀訓練。以《草蟲的村落》的教學過程為例,考慮到這是一篇與小蟲有關的課文,因此,我提前為學生準備了與其相關的朗讀材料,如《螞蟻》《“怪蟲”來襲》等,這些內容與課文內容有一定的聯系,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學生興趣,拓展學生視野,對于鍛煉學生的朗讀能力,提高學生的朗讀效果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
自古以來,朗讀都強調對文本的整體感知,也就是通過朗讀實現與作者的對接,并在這一過程中感受那些看不到、摸不著的情感,從而實現對文本的整體性把握。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學生所涉及的課文大多有著一定的教育意義,而對這些意義的整體感知則需要借助朗讀來進行深層次感悟。所以,在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去整體感知課文,通過語言觸摸到課文中的情感脈搏,從而使學生能夠自主地將感情融入朗讀之中,實現二者的雙向促進。
例如:在學習《只有一個地球》時,為了使學生能夠從朗讀中感知到作者的情感,我在教學中極為重視學生對課文的整體感知。上課后,我首先組織了一個小型的討論會,與學生一起探討了對地球的認識,實現了學生之間的知識交換,并順利地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了課文之中。隨后我要求學生對該課文進行朗讀,并在朗讀過程中考慮以下幾個問題,即“大家能夠從哪里感受到地球的可愛?”“你如何看待當前人類的一些行為?”隨著這兩個問題的提出,學生在朗讀過程中順利實現了對課文的整體感知,認識到了地球只有一個,唯有珍愛地球、善待地球,將環(huán)保付諸實踐,才能守護人類共同的家園。
三、利用配樂強化朗讀效果
朗讀作為一種出聲的閱讀方式,是學生理解課文的重要手段。在語文教學中,學生往往能夠通過朗讀進入到閱讀文本之中,并對其產生深刻的認識。但是,單純的朗讀很容易讓人產生倦怠感,所以適當地在朗讀中加入配樂,將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師在朗讀教學之前,可以根據朗讀的內容為學生選好合適的音樂,也就是音樂的意境要與教學內容的意境大體相近。如此一來,學生便在音樂之中更加容易地進入到朗讀的氛圍之中,從而達到對朗讀效果的強化。
例如:在學習《月光曲》時,為了強化朗讀效果,使學生通過朗讀了解《月光曲》創(chuàng)作的經過,認識到貝多芬是一個同情、熱愛人民的音樂家,我在學生對其基本內容有所了解之后便組織學生對其進行了朗讀。在朗讀之前,我詢問大家想不想聽一聽《月光曲》,隨著大家“想——”的一致性回答,我通過多媒體向學生播放了這一首音樂,從而將學生帶入到了“傾斜的月光”這一意境之中。與此同時,我要求學生以該音樂為背景樂來進行朗讀,從而使學生的朗讀與樂曲的旋律結合到了一起,進而有效增強了學生的朗讀效果。
總之,朗讀教學對于小學生語文知識與能力的增長具有重要作用,更能使學生的語感得到充足的鍛煉,并促進小學生思維的發(fā)展。作為當代教師應該在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與能力的基礎上重視對朗讀教學有效性的提高,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屈雪嬌.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分析[J].學周刊,2018(36).
[2]李艷芳.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朗讀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8(31).
編輯 張佳琪
鄭學琴
摘 要:在小學階段學習語文知識時經常會遇到和朗讀有關的學習內容,可以說朗讀已經成為了常用的學習語文知識的方法,但是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并沒有得到最多的重視,出現了許多問題,導致學生的語言能力較弱。基于此,通過進行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些可以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有效性的措施,希望可以給更多教學人士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有效性探究
在學校教育中,每個學科在給學生傳授知識、技能的同時,還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這就是有效的學校教育,同時也是新課程三維目標整合的實質。通過教師的教學,看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通過學習,學生有所收獲,學習水平得到提高,即為教學的有效性。
一、不同文本下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有效性探究
1.詩歌類文本
在小學語文課本中,出現最多的詩歌類文本通常都是古詩、兒歌,培養(yǎng)小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有效途徑就是朗讀,教師在進行古詩教學時,經常都會要求學生帶著感情大聲朗讀文章,通過朗讀把文章內所描述的場景變?yōu)橐环利惖膱D畫。例如在進行《江南》這首詩歌的教學時,學生腦補著采摘蓮藕,且身處滿塘荷葉、金魚的環(huán)境中,通過大聲的朗讀去體會作者想要描繪的意境,在朗讀的同時豐富學生的情感認知。
2.敘事類文本
敘事類文本通常都是以人物敘述、場景描寫為主,隨著年級的提高,文章篇幅也會增加,文章內涵有了更深的程度,童話故事和寓言類文章充分地體現出了這種深度,敘事類文本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學生學習的重點不只是文章中隱藏的內涵和情感體驗,還要通過朗讀教學進行深刻體會和感悟,對于一年級到二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教師可以帶領其朗讀一些簡單的文章,例如涵蓋了完整故事情節(jié)、偏于口語化的文章,對于這個年齡段的學生來說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在學生朗讀時發(fā)現文字的魅力。其次,教師還可以采取游戲方式作為輔助教學,以此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和熱情。對于三年級以上的學生,在閱讀文章時,要學會通過特定事件理解其蘊含的道理,敘事類文本大多是通過詳細的事件和一些小故事帶動讀者心理,使其產生感動心理,引起情感共鳴,雖然情節(jié)簡單易懂,但是寓意非常深刻。在大聲朗讀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進行理性邏輯思考,獲得更多情感體驗,更好地理解文章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讓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更加深刻[1]。
3.說明類文本
說明文有著一定的邏輯,其最大特點就是語言簡練、表達精準,通常涉及天文地理、科學知識等內容。教師在帶領學生朗讀這些文章時,要重視體會感悟和學習說明文的精準性,語言表達要準確,情感要樸實,對于年級較低的學生來說,要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fā)點,進行口語化教學??梢栽谡n文中采取口語化的表述方式,方便讓學生直觀感受和理解文章中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對于年級較高的學生,要以簡單準確的語言表述為主,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朗讀,通過朗讀學習讓學生深刻體會到說明類文本所表達的中心思想。
二、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有效性的建議
1.朗讀教學目標的設定要有層次性
教師要在適當的范圍內設置教學目標,對于不同年級的學生來說朗讀教學的目標要具有層次性,每個學期都有對應的學期教學目標以及課堂教學目標,教師根據這些目標來開展朗讀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提高朗讀教學有效性。對于基礎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來說,教師的主要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熟練掌握課文知識,對于基礎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生來說,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多讀一些課外書,根據學生時間學習能力為其量身制定學習目標,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2]。
2.改變朗讀教學方式
在進行朗讀教學時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教學內容制定具體的教學方式,在遇到文章篇幅較長、內容較多的情況時,可以先帶領學生進行多次朗讀。第一遍朗讀時標注文章中的生字,理解讀法和詞義,第二遍朗讀時分析文章整體結構,研究作者的語言特點,第三遍朗讀時,分析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增加閱讀效果。例如在進行《龜兔賽跑》《守株待兔》等寓言故事教學時,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軟件給學生展示有關的圖畫和影像,并給學生提出問題,例如通過閱讀這些故事,學習到哪些知識等等。如此一來,學生在進行朗讀時就會帶著問題進行分析思考,不但可以豐富教學內容,還可以提高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有效性[3]。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由于學生的發(fā)展階段不同,因此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發(fā)展特點調整和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靈活選擇最為合適的朗讀教學方式。教師可以通過一定的適讀或者泛讀的方式來幫助學生感知文本,教師還應該及時對朗讀內容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反思,不斷做出革新,從而豐富有效朗讀教學的經驗。
參考文獻:
[1]婁洪菊.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有效性探究[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5,12(20):232.
[2]梁平.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有效性探究[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10):49.
[3]張小琴.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有效性探究[J].開心:素質教育,2016(10):67.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