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東游
摘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我國主導的精神力量,是我國人民應該具備的價值觀念。為了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夠更好地融入社會生活,為百姓日用而不覺,就必須采取有效的路徑,使用大眾化的話語表達,營造社會氛圍,提高社會成員的自覺性。
關(guān)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人民 社會生活
中圖分類號:D6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08-0224-02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我國主導的精神力量,是我國人民應該具備的價值觀念。但隨著全球化的發(fā)展,西方價值觀通過多種途徑傳播到我國,多元文化沖擊著我國人民的價值觀,導致出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資本主義核心價值觀、封建社會核心價值觀‘三觀紛爭”[1]的現(xiàn)象。如何抵制西方資本主義文化侵襲,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地內(nèi)化于人民的心中、外顯于人民的行動上,是我們應該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一、使用大眾化的話語表達
話語是指人們表達、交流觀點的一種語言形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國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必須通過一定的語言將其傳播到社會大眾中,進而才能被人們接受、信奉和踐行。那么,我們應該采用什么樣的話語表達,才能又好又快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到大眾中去?當前,我國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多采用“宏大敘事”,試圖在社會上建立一套普遍適用的價值標準,而忽略或壓抑以大眾的生活世界為基點的“生活敘事”。成效并不盡如人意。因此,要想使社會大眾真正了解、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必須采用生活化的語言、大眾化的話語表達。
大眾化的語言就是通俗易懂的語言。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以語言為媒介傳遞和接收信息。該種語言具有的普遍性、易懂性、通俗化的特征。習近平總書記說過,“深入群眾,你就來到了智慧的大課堂、語言的大課堂,我們的文件、講話、文章就可以有的放矢,體現(xiàn)群眾的意愿,讓群眾愿意看、看得懂,愿意聽、聽得進?!盵2]因此,我們必須深入到人民群眾的生活中去,了解社會大眾使用何種語言、關(guān)心何種問題、樂于接受何種宣傳教育方式。2016年開播的央視《等著我》節(jié)目中,有很多抗戰(zhàn)老兵尋找昔日戰(zhàn)友和失散親人的故事,比如居住在云南的94歲高齡的廖老想尋找80多年沒見的兄弟,節(jié)目組在錄制過程中,采訪了這一參加過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的老兵,廖老說,“沒有大家就沒有小家,大家幸福,小家才能幸福?!边@一視頻不僅讓人民群眾感受到了溫暖的親情,而且也讓群眾無形之中接受了愛國主義教育,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愛國”更加深入人心。
大眾化的語言也要因人而異,即面對不同的大眾群體要講不同的話,即“見什么人說什么話”。在現(xiàn)實的社會生活中,按照受教育的程度、收入、民族、從事的職業(yè)等因素,可以將社會大眾劃分為不同的類型。要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生活,就要做到根據(jù)不同社會群體的特點采取不同的語言。毛澤東曾經(jīng)說過:“共產(chǎn)黨員如果真想做宣傳,就要看對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說、談話、寫字給什么人看、給什么人聽的。”[3]比如,對知識水平不高的工人農(nóng)民進行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時,要采用簡單化生動化生活化的語言;對具備豐厚的專業(yè)知識的高級知識分子進行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時,可以采用專業(yè)性理論性強的話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真正掌握人民群眾的接受層次,即成為人民群眾認可和踐行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就必須做到宣傳語言因人而異。
二、營造社會氛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利用各種時機和場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活情景和社會氛圍,使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時不有?!盵4]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要重視良好社會氛圍的營造。
首先,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力度,發(fā)揮先進人物榜樣作用,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途徑多樣,可以運用榜樣正面宣傳和反面人物批判教化的方式。其一,挖掘社會基層的好人好事,利用新聞傳播、編寫傳唱好人好事的歌曲、拍攝公益廣告等方式進行宣傳,頌揚先進人物的典型事例,在社會上形成人人學做好人好事的氛圍;其二,建立道德評價機制。對于社會上喪德失信、見利忘義的道德缺失現(xiàn)象進行強烈的輿論抨擊和譴責,形成反面教材和反面典型,借以弘揚社會主義正能量,進行核心價值觀教育。
其次,根據(jù)地區(qū)特點和時情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2014年3月16日,《國家新型城鎮(zhèn)化規(guī)劃(2014—2020)》正式公布,強調(diào)要建設以人為核心的城鎮(zhèn)化。建設文明和諧的農(nóng)村是城鎮(zhèn)化建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山東濟寧鄒城市的大二村每年春節(jié)都要舉行評比表彰“好婆婆”“好媳婦”的活動,村民直接參與投票選出自己心目中的“好媳婦”,為“好媳婦”敲鑼打鼓、給其披紅戴花、給娘家人送喜報是慶祝環(huán)節(jié)和獎勵的方式。該村在培育和弘揚核心價值觀時,采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搭建群眾直接參與的平臺,這一成功經(jīng)驗啟示我們,應該經(jīng)常性地開展群眾性的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以推動核心價值觀建設。
最后,鼓勵資助學者開展核心價值觀的學理研究。多年來,理論界的學者們對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展開了深入而系統(tǒng)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是這些成果大多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領(lǐng)域的成果,經(jīng)濟學領(lǐng)域、歷史學領(lǐng)域、新聞學領(lǐng)域、語言學領(lǐng)域等其他社會科學學科對核心價值觀研究的重視程度還不夠。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加強頂層設計,因此,開展以核心價值觀為研究主題的學理研究尤為必要。國家應該發(fā)揮社科基金的帶動作用,資助鼓勵各學科以核心價值觀為中心展開研究,打通各學科的隔閡,將核心價值觀注入到各學科的理論研究、各行業(yè)的實踐方案中,努力形成各學科領(lǐng)域互相交融式地研究核心價值觀的局面。
三、提高社會成員的自覺性
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是對各社會成員的具體要求,表明了社會成員應該對國家負責、對社會負責、對事業(yè)負責、對他人負責。因此,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離不開社會成員的自覺性和使命感。
一方面,社會成員要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自己的使命。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生活最重要的問題是如何讓核心價值觀過了人們的“思想關(guān)”,即如何讓核心價值觀為人們所信仰和秉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科學的價值觀,是有利于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價值觀。如果人民群眾把社會的發(fā)展當作是自己的責任和使命,就會自覺地在生活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另一方面,社會成員應自覺地在社會實踐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標準檢驗,優(yōu)化自己的價值觀。在當前西方文化殖民、多元文化互相激蕩的情況下,拜金主義、享樂主義、金錢至上的錯誤思潮影響著人們的價值觀,面對義與利、是與非、善與惡的選擇時,社會成員在面對誘惑時要堅定意志,同錯誤的非主流價值觀做斗爭。
參考文獻:
[1]張學森.核心價值觀的歷史演進與當代構(gòu)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217.
[2]習近平.努力克服不良文風,積極倡導優(yōu)良文風[J].求是,2010(10):12.
[3]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6.
[4]習近平.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N].人民日報,2014-02- 26:1.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