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燁
【摘 要】口算是筆算、估算和簡便運算的重要基礎(chǔ),是提高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訓練思維敏捷性的良好手段,因此,要提高學生的計算正確率和效率,不妨先從口算練起。利用課前幾分鐘聽算十道口算題,既能讓全體學生都參與練習,增加練習次數(shù),又不影響寶貴的新課授課時間。
【關(guān)鍵詞】小學數(shù)學;口算能力;策略
《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在數(shù)學課程中,應當注重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感、符號意識、空間觀念、幾何直觀、數(shù)據(jù)分析觀念、運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薄斑\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夠根據(jù)法則和運算律正確地進行運算的能力。培養(yǎng)運算能力有助于學生理解運算的算理,尋求合理簡潔的運算途徑解決問題?!痹诮虒W中我發(fā)現(xiàn),由于計算錯誤而導致數(shù)學成績較差的學生很多,有的甚至因此失去了對數(shù)學的興趣。可見,培養(yǎng)小學生的計算能力,能正確、迅速、靈活、合理地進行計算是非常重要的。
一、端正態(tài)度,培養(yǎng)良好習慣
大多數(shù)學生總以為計算是件輕而易舉的事情,在計算時或過于自信,或注意力不能集中,結(jié)果錯誤百出。其實,計算正確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例如計算像25×36這樣一道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式題,要經(jīng)過四次表內(nèi)乘法和四次一位數(shù)加法才能完成,對于三年級剛學習的孩子來說,每一步都充滿了“陷阱”。又例如計算一道像345-45÷3這樣的四則混合運算式題,需要先理清運算順序,再進行除法和減法的運算。教師可以應在平時的教學中留心觀察,收集典型錯題,利用練習課時間,逐步分析這個復雜的過程,讓學生明白,稍有粗心大意就會使全題計算錯誤,因此,計算時來不得半點馬虎。
在教學時要求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做題:1.觀察題目要求,如:是否需要簡便、得數(shù)應保留幾位小數(shù)。2.觀察題目特點,看能否進行簡便計算、需要幾步運算。3.觀察運算順序。4.仔細檢查,看有無錯抄、漏抄、算錯現(xiàn)象。在課堂上強調(diào)“草稿紙”的作用,要求學生草稿紙上的列式必須書寫工整,數(shù)位對齊,并隨機抽查。
二、實施“課前三分鐘聽算法”
通過觀察我發(fā)現(xiàn),計算錯誤率高的孩子,除了習慣不好之外,還有些是方法沒掌握,或者在口算上存在困難。到了五年級,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20以內(nèi)的加、減法計算,如:18+5、12-9等,或簡單的乘、除法計算,如:21×3、24÷2等,還要在草稿紙上列豎式。口算是筆算、估算和簡便運算的重要基礎(chǔ),是提高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訓練思維敏捷性的良好手段,因此,要提高學生的計算正確率和效率,不妨先從口算練起。
為了不影響寶貴的新課授課時間,我要求每個學生設(shè)立一本固定口算本,利用課前幾分鐘聽算十道口算題,學生完成后放在桌角,教師繼續(xù)上課。課后教師將口算本收齊批改后下發(fā),學生當天訂正完成。
經(jīng)實踐后發(fā)現(xiàn),每天的口算訓練確實能提高學生計算的效率。從第一天只有約20人全對,到第三天有約35人全對,正確率確提高了約30%??上Ш镁安婚L,到了第五天,全對的同學有減無增。由于口算本需要一定的批改時間,學生的訂正不夠及時,教師的反饋也相對滯后,導致有些易錯題的講評效果不好,學生還是一錯再錯。而且計算題沒有生動的情節(jié),練習起來也枯燥無味,一周過后有些學生的態(tài)度明顯變化?!皩嵺`出真知”說得沒錯,但在得到“真知”之前看來還得好好改進一番。
三、實踐后的反思與改進
為了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盡快掌握學生的答題情況,我將批改形式由教師批改變?yōu)槿喙餐Υ鸢负笸蓝嘶ジ模⑶易ゾo課上的最后一兩分鐘讓學生自主訂正、同桌互評并簽名。鑒于學生訂正的積極性不高,我將全班同學分成了九組、每組六人,進行分組對抗,對于較快完成的組別進行整組的積分獎勵。將正確率較高的部分學生兩兩分組,指導他們從教材中自主找題,在規(guī)定的時間相互測試。提高評價標準后再給予獎勵。
改變了批改形式后,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其中,提高了他們的積極性,對課前的口算練習變得不再排斥。實踐中的結(jié)果顯示,全對的人數(shù)基本保持在35人左右,只有小幅度的增加。但只錯一、二題的人數(shù)有大約15人,說明只有不到5個同學錯了三題以上。
同桌互相訂正之后并簽名,加快了訂正的速度,對于整組的積分獎勵,刺激了孩子的求勝心理,組員必須互幫互助,增進了他們的協(xié)作能力。但也有些組別求快心切,訂正時有可能是直接抄襲答案??紤]到這種情況,我留心觀察班級里一些較為誠實的孩子,準備將他們發(fā)展成自己的“眼線”,假意在班級巡邏,實則觀察同學們訂正的情況。
為了督促孩子們及時訂正,并了解錯誤情況,還應定期檢查他們的口算本。每隔兩天將學生的口算本收齊以便查看,對錯誤率較高的同學要分析其錯誤原因,對癥下藥,面批及專門練習。一周進行一次匯總。匯總之后在周末的練習中可以增加錯誤較多的題目進行補充訓練。
四、小結(jié)
學生的計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學生的計算能力的形成、提高與發(fā)展,依賴于學生計算思路的清晰條理與計算方法的合理靈活,依賴于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的形成;依賴于教師的期望、激勵、訓練與培養(yǎng)。作為一線的小學數(shù)學教師,在計算教學中,要不斷思考、探索,才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