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芳蕓
【摘? 要】 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與其他學校的學生不同,教師所面對的教學情況與普通教育也存在極大的差異。在特殊教育學校培智班教學課堂上,教師要根據弱智學生的學習特點采用適宜的教學方式,培智課堂分層走班教學方式,這種以推進高效課堂教學,為每個學生搭建進步臺階的教學模式,在培智教學實踐中初見成效。
【關鍵詞】 培智學校;分層走班;特殊教育
一、分層走班教學模式概述
分層教學是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理解能力來進行分層,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進而確保教學內容能夠被學生更好地理解,并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走班教學打破了原有的固定班級教學模式,使學生在上課時根據不同的層次去不同的班級,教師也可以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來進行教學內容的改變。進而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分層走班式教學方法的優(yōu)點
分層走班式教學有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教師可把學習水平相近或者相同的學生分在同班,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沒有太大的壓力,并能充分體會學習的樂趣。
分層走班式教學有利于學生進行合作式的學習。在合作中,能加強學生學習中的團隊合作能力和競爭意識,培養(yǎng)他們的團隊合作能力。
分層走班式教學有利于教師針對性教學。教師根據學生的真實水平,將他們劃分為不同的層次,對不同學習水平的班級設置不同的教學任務,并落實到實際教學中。同時,教師可對教學目標、方法、進行優(yōu)化,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指導。
三、培智課堂分層走班的策略
培智學生的合理分班。分班前,科任教師與班主任先對學生的認知方式、學習能力、學習特點等作綜合評估,將具備基礎識字能力和基本表達能力的組成A班;識字、語言表達、注意、記憶明顯偏弱,或存在嚴重缺陷的學生組成B班。然后班主任出面與家長溝通協調,征得同意。分班后,兩班學生的學習起點有了較大變化。開學前教師要共同協商選定教學內容,制定好每個學生一學期的長期教學目標。
四、學生的分層走班管理
教室安排。極重度智障需同學或老師幫助送達教室的學生,可優(yōu)先考慮其所在班級為B班教室。為方便學生走班,建議學校將兩個班教室相鄰安排。座次安排。根據學生缺陷互補原則,對A班學生一靜一動或一優(yōu)一弱或一專注一走神同桌互搭安排座位,盡量避免無關刺激對他們的吸引。低段智障學生缺乏自我管理能力,隨時可能有意外發(fā)生,教師要密切關注學生動態(tài),同時做到課前點名查出勤,課間學生回班交接無縫隙。
五、培智課堂分層走班的效果
實踐證明,分層走班增強了學生自信心,彰顯了學生主體地位,提升了教師業(yè)務水平。
學生是學習發(fā)展的主體,分層走班教學,便于師生根據學生接受水平合理布局,開展雙邊活動,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在課堂上獲取成功,從而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通過分層走班的教學實踐,一方面,老師的教育觀發(fā)生了轉變,樹立了“學生個個都可愛,人人都能學習”的價值觀。另一方面,教師對各層學生的教學,靈活地安排不同層次的教學策略,極大地鍛煉了教師的組織調控與隨機應變能力。
【參考文獻】
[1] 季蓉芳,闕麗華. 上海市聾高中英語學科走班制教學改革的初步探索[J]. 南京特教學院學報,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