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悅心
【摘 要】 新課標中對學生的語言表達和估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又考慮到目前多數學生在數學語言表達方面不是很理想,所以在估算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讓估算更有依據,讓表達更有條理。
【關鍵詞】 數學語言表達;估算;小學數學
《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目標中要求:“學會與他人合作,并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能有條理地、清晰地闡述自己的觀點。”標準又指明,在第一學段課程目標中,要求學生能夠結合具體的情境選擇合適的估算單位進行估算;在第一學段的課程內容中,讓學生在估算的過程中試著體會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這樣的要求讓學生的學習更加生活化,更能體現估算知識在生活中的價值。目前,對于如何有效培養(yǎng)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和進行“估算”教學值得深思,本文將淺談在估算教學中來培養(yǎng)第一學段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在教學中,面對很多數學問題,學生“只能意會,而不能言傳”,或者表達不到位,這反映了學生數學語言表達的缺失。數學語言是數學思維的工具,掌握數學語言是順利、有效地進行數學學習活動的重要基礎之一。我們應當把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語言和數學知識的學習緊密地結合起來,將它作為數學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樣才能更好地鍛煉學生思維的條理性、邏輯性和準確性。
一、通過模仿,言之有方
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規(guī)范的數學語言需要慢慢地學習,需要教師潛移默化地影響,通過模仿來習得規(guī)范的數學語言。因此,教師要提高自身的素養(yǎng),注重自身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和嚴謹性。在教學中,教師對于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一要盡可能鼓勵學生通過模仿去表達自己的想法,二是要通過合理的問題來引導學生用規(guī)范的語言表達。例如,在教學蘇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兩位數加整十數、一位數(不進位)》時,“想想做做”第6題中要求學生先說出得數是幾十多,再計算。這是學生第一次碰到要去估算得數是幾十多,很多學生不會估算,而是直接計算出得數,再回答是幾十多,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進行合理的示范,如何進行估算,再引導學生理解并掌握得數是幾十多的思考方法,這也為后續(xù)加法進位估算、減法(不)退位估算做鋪墊。
二、思維外化,言之有序
根據皮亞杰的認知發(fā)展理論,小學第一學段的學生處于具體運算階段,思維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轉變。都說語言是思維的外衣,不會語言表達,思維就無法外顯。在目前很多數學問題下,存在學生“不會說”或“不能說”,“不會說”是由于對知識的理解還不夠透徹,“不能說”是學生不能用數學語言來表達解決問題。例如,在教學蘇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練習二第7題:一個影劇院有318個座位。東華小學近1200名師生分4 場觀看一部電影,能都有座位嗎? 為什么?這類問題不需要算出準確的得數,只需解決“能不能”“夠不夠”的問題,通過估算便可得出問題的答案。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不少學生舍近求遠,寧愿筆算出得數,也不愿意估算。通過調查發(fā)現學生不愿意估算的原因主要有兩種: 一是不會估算。相較于筆算,估算的思維方式稍微復雜,部分學生寧愿選擇運算過程煩瑣,但思維方式簡單的筆算。二是部分學生能用直覺估算出答案,可解釋不出原因,于是只能進行筆算。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去把思考的過程具體表達出來,而不能只是意會,一是思維用數學語言的表達,318個座位看成是300個座位,先算4個300,再去比較318乘4和1200的大小;二是在語言表達的基礎上學會數學符號的表達,318≈300,4×300=1200,4×318>1200,所以能都有座。一開始更多的是復述練習,即學生跟著老師的表達來表達,慢慢地學生就能學會獨立表達。思維外化,不僅僅可以通過語言表達,也可以通過數學符號表達或圖文表達等。
三、培養(yǎng)閱讀,言之有理
培養(yǎng)語言表達不單單是語文教學的內容,同樣,加強閱讀也不單單是語文學科所提倡的。在當前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中,教師很容易發(fā)現,閱讀能力不足的學生,在理解題意方面,總是差強人意,同樣,也很難用自己的語言去描述實際問題。例如在教學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教學認識萬以內的數》的練習三第8題,給出了三個盛有不同數量黃豆的相同量杯,問:右邊兩個杯里的黃豆大約各有幾百粒?部分學生第一次遇到這樣的題目,不知所措,開始瞎猜、瞎蒙。因此,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理解題目的意思,學生會用語言來表達清楚題目的意思;再次,教師要啟發(fā)學生根據一個量杯中的黃豆粒數,估計另外兩個量杯中的黃豆粒數,鼓勵學生用語言去表達是如何來估計的;最后,讓學生體會估計的意義,增強估計的意識。在日常教學中,一方面,教師應引導學生多多閱讀與數學相關的小故事,豐富數學素養(yǎng);另一方面,教師要鼓勵學生利用課前時間來講數學小故事,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評價既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也要重視學習的過程。因此,教師不能僅僅滿足于學生計算出了正確的結果,忽視了他們的思維表達,要通過規(guī)范的語言表達來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提高學生思維的豐富性、邏輯性和縝密性,同時要讓學生學會用規(guī)范的數學語言來表達思維,讓學生的語言更加精煉、條理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