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興
摘 要: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的應用使小學語文課堂重煥發(fā)了活力,傳統(tǒng)閱讀教學模式被打破,學生獲得了視野上的開拓,閱讀理解效果得到了優(yōu)化。相對于傳統(tǒng)閱讀教學模式來說,群文閱讀教學屬于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應用群文閱讀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實現(xiàn)對閱讀教學層面的深化和擴展,加強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作者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分析群文閱讀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的有效應用方法,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 群文閱讀 教學方法
引言
群文閱讀訓練方式對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和閱讀能力提升都具有積極意義,教師通過構建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特點的主題閱讀活動,學生可以獲得豐富的閱讀學習內容,這個過程既突出了教師的指導,也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鍛煉了小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體現(xiàn)了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有效性。但是筆者在指導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還是存在一些不足,想要持續(xù)提升小學語文學科教學質量,目前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積極進行教學改革,解決傳統(tǒng)小學語文小組文章閱讀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構建有效的課堂。
一、依據(jù)群文體式,選擇教學內容
不同的寫作小組具有不同的寫作風格,也就是不同的文本風格,對實現(xiàn)不同教學目標有很大的影響[1]。在小組閱讀小說的時候,應該指導學生在閱讀中比較小說中的情節(jié)、人物和環(huán)境等因素[2],能夠更好的感受作者在塑造人物和表達主題方面所運用的不同方式;閱讀散文課的小組主要是要有效引導學生注意語言的品味、材料的結合和主題的完善;詩歌體裁的小組要注重讓學生感受詩歌的節(jié)感奏、意象和意境,對比出不同詩歌所表達的不同情感;在說明性文本的小組閱讀中,有必要在小組寫作的比較中找出解釋方法的差異,感受不同的推理方法和表達效果。我們要根據(jù)設定教學目標和小組寫作的不同風格來選擇相對應的教學內容,同時,老師可以給出了不同的閱讀指導方法來指導不同小組的閱讀方向。例如,根據(jù)小小說的特點,選擇《好孩子》和《勝似親人》兩篇文章,通過閱讀,學生不僅可以掌握小說的主要人物和事件,闡明小說的情節(jié),而且還可以感受到小說意外結局的獨特作用,體驗短篇小說的文體特征,了解短篇小說的閱讀方法,品味短篇小說在表達中的作用。
二、根據(jù)結構層次來設計和組合文章
在小組分層閱讀教學當中,教師應該將所選文章進行有機結合,不能讓學生隨意閱讀很多篇文章,文章要有一定的結構和順序,才能夠達到最好的閱讀效果。在閱讀過程中,老師可以根據(jù)所讀文章的主題和特點,組織學生進行類比閱讀、分組閱讀和反復重讀。例如,以“反復結構的童話故事”為主題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活動,可先指導學生閱讀《小壁虎借尾巴》,讓學生了解小壁虎是怎樣從小魚、老牛、燕子身上借用尾巴的經歷,接著老師和學生一起畫出文章的情節(jié)和內容結構;最后老師再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漁夫和金魚的故事》、《七顆鉆石》和《犟龜》等類似的文章,并引導學生獨立畫出每個情節(jié)和內容的結構圖,通過對比,讓學生可以在這些文章中找到相同的表達方式。這種多篇閱讀的教學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發(fā)現(xiàn)群文異同,升華閱讀主題
在小組作文閱讀教學中,在“求同存異”閱讀的基礎上,找出小組作文的異同進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根據(jù)大眾文本分析的不同觀點。所謂“求異品析”,它是用“相同”和“不同”兩組文字,從表面和要點上完成一組文字的閱讀和欣賞,在“面”上“同”的基礎上,去發(fā)現(xiàn)“點”上的“異”,用“點”上的“異”,去深化和豐富“面”上的“同”:然后對閱讀主題有更深的認識,達到對主題知識的升華[3]。引導學生在閱讀“高尚”單元的小組文章時,在“求同”之后,引導學生理解“高尚”主題,要仔細閱讀和欣賞課文中的關鍵句子段落,重點分析幾篇課文中英雄的高尚之處通過深入的探索和分析,學生們發(fā)現(xiàn)主人公的歷史背景,他當時所面臨的情況,以及高尚行為的動機和目的是不同的,通過集體的互動與交流,讓學生對“高尚”有了更深的理解
四、合理設計文章問題
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是怎樣能夠培養(yǎng)學生提取和組織信息的能力,因此在群文閱讀教學模式下也是如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側重學生這方面的能力養(yǎng)成。具體來說,我們要注意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設計一些有比較性和沖突性質的問題,把幾篇文章聯(lián)合起來。首先要設計出具有比較性的問題[4]。比較閱讀是小組作文閱讀的一種主要的教學方法,它能使學生更的好思考。一般有縱向比較、橫向比較、內容比較、寫作比較等。比如同樣是描寫景色的文章《觀潮》、《雅魯藏布江》、《火燒云》、《鳥的天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這些文章的寫作順序進行思考,以及他們如何關注不同的地方。學生不僅可以快速了解景觀寫作的特征,還可以對景觀寫作進行詳細的總結,積累寫作經驗。其次,設計具有矛盾性。小組文章閱讀提高了學生閱讀同類文章的能力,但文章之間仍有一定的差異。怎樣有效的利用文章之間的區(qū)別來加深學生對閱讀和思考文章的理解,是教師的首要任務。比如,在閱讀《畫楊桃》的時候,教師在課文中運用實物教學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作者深刻地記住,但這在現(xiàn)實中是可行的。此外,在閱讀一代又一代流傳下來的傳說時,教師可以開展活動讓學生發(fā)現(xiàn)不同國家神話之間的差異。
結語
小組文章閱讀教學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閱讀量的提高,學生的閱讀視野和思維的拓展,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升??傊何拈喿x教學方式在小學語文學科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十分理想,充分體現(xiàn)了該教學模式的應用價值,教師在指導教學活動過程中,結合學生興趣特點和認知水平選擇文本組合方式,促進教學效率提升。當前的教育形勢下,我們需要集中分析有效的教學方法,探索高效應用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的路徑,探索有效提升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方法。
參考文獻
[1]王修華,馬柯,王翔.小學閱讀理解策略教學研究[J].語文理論探索,2015,12(20):114-115.
[2]孟飛.小學語文教學案例與閱讀引導[J].教育周刊,2015,12(06):102-103.
[3]呂嘉琳.語文教育心理學[J].教育研究,2016,12(01):117-118.
[4]李開忠.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4,32(04):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