闞常穎 劉海芳
【摘 要】受到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化學生活化教學開展的各有不同,導致學生在化學學習中實踐能力培養(yǎng)不佳?;瘜W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密切,挖掘生活中化學現(xiàn)象,將生活中的化學現(xiàn)象引入到學習模式中,提升自身化學理解能力,進而促進學生更好的學習化學知識。對此,本文著重分析化學知識生活化的意義,提出化學知識生活化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19)04-0124-01
1 化學知識生活化的意義
1.1 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教師在高中化學教學中起到主導地位,教師采取的教學模式,直接影響到學生自主學習化學知識的能力。因此,學生應該結(jié)合化學知識,找尋生活與化學知識的相連性,以生活視角審視化學知識,增強自身對化學知識的理解能力,進而提升自身自主學習能力。在以往化學教學中,教師采取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忽視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導致學生只能夠被動學習化學知識。而素質(zhì)教育理念全面實施下,學生應發(fā)揮主體性,主動去探索、挖掘生活中的化學現(xiàn)象,實現(xiàn)化學知識與生活的相融合,進而提升自身化學成績。
1.2 提升學生處理問題能力
高中化學本身與生活存在緊密聯(lián)系,而學生學習化學的目標,是在生活中合理的運用化學知識,以化學視角分析、解決問題,進而增強自身生活能力。因此,在學生探究化學知識與生活相連性的同時,也是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有助于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進而提升學生處理生活問題的能力。
2 化學教學中開展生活化教學的策略
2.1 課前收集生活化資料
在化學教學開展中,教師能夠與時俱進,全面實施素質(zhì)教育理念,進而提升化學教學質(zhì)量。然而,在素質(zhì)教育理念背景下,對學生化學學習有新的要求。要求學生在化學學習中,改變被動學習模式,要發(fā)揮主體性,主動探索、思考生活中的化學知識,進而實現(xiàn)化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融合。因此,在高中化學開展之前,學生要做好課前準備工作。在化學課堂教學之前,學生要根據(jù)教師的指引,下載相關的化學課件,實現(xiàn)自主化學學習模式,對所學的化學知識全面了解,之后學生根據(jù)化學活動開展形式,借助多媒體平臺,收集生活中的化學資料,或者學生可以開展實踐活動,找尋相關的生活化學資料,整合收集生活化資料,對化學課程進行設想,為化學課堂學習做好準備工作。
2.2 課堂展示生活化內(nèi)容
在化學課堂教學中,學生要跟隨教師的指引,探究、分析、思考化學知識,闡述自身觀點,展示收集的生活化內(nèi)容,拓展學生知識面,與同學形成合作關系,一同分析化學知識與生活之間的相連性,進而使學生化學課堂教學中更好地展示自己。
如在學習《離子反應》知識中,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踴躍回答問題,闡述自身對知識的見解,分享自身收集的生活資源,豐富化學教學形式,與教師和同學形成合作關系,一同討論化學生活資源,明晰化學知識脈絡,之后積極參與到化學實驗中,認真觀看離子反應,發(fā)揮自身想象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在化學實驗的基礎上,結(jié)合生活知識,對化學實驗進行創(chuàng)新,之后將自身的想法闡述給同學與教師,在得到教師的準許下,開展化學實驗,促進學生更好地掌握化學知識,進而實現(xiàn)化學知識的生活化。
2.3 課堂及時反思
在學生自主實驗之后,要為教師與同學闡述實驗過程與原理,讓其他學生知曉自身是通過生活的啟示而生成的想法。當教師給予自身教學評論時,學生要認真聆聽,做好學習反思工作,從課前預習開始反思,將自身查閱的生活化學資源再次分析,之后借助多媒體平臺,將自身補充的化學觀點,闡述給學生,進而增強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
如在學習《氧化還原反應》時,學生根據(jù)化學知識,找尋生活中的化學現(xiàn)象,借助生活物品,開展化學氧化反應實驗,在觀察中對實驗結(jié)果進行記錄,進而促進學生在反思中掌握化學知識。
總之,化學知識來源于生活,素質(zhì)教育理念下,對學生化學學習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化學學習中,發(fā)揮學生主體性,主動找尋化學知識與生活的相連性,提升自身化學理解與學習能力,進而促進自身化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