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武
【關鍵詞】 小學語文;閱讀能力;興趣;讀物;交流;活動
【中圖分類號】 G623.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0—0051—01
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閱讀能力教學已經(jīng)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必備環(huán)節(jié),而大多數(shù)的語文教學并沒有在這一方面取得實質性的成效。就筆者自身而言,長期執(zhí)教于小學語文,下面就是筆者根據(jù)實踐經(jīng)驗所做的提升語文閱讀能力的一點看法。
一、充分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興趣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筆者發(fā)現(xiàn)一個比較有趣的現(xiàn)象,即對閱讀比較感興趣的小學生,大多是因為從小在家庭以及教師的鼓勵下,很喜歡文字故事。比如,筆者班里的一位學生,由于從小在父母的支持下看卡通畫,到了識字的年齡,他就表現(xiàn)出對于閱讀文字的熱情,直到現(xiàn)在,他的閱讀量依然保持在同齡孩子的前面。后來,筆者為此專程去拜訪了他的父母,得出的結論就是,興趣很重要,特別是在閱讀教學這一塊,就是要從小培養(yǎng)興趣,這樣閱讀才能成為生活中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久而久之,閱讀能力提升才能水到渠成。
二、幫助小學生選擇適合的讀物
如今,由于網(wǎng)絡信息化的高速發(fā)展,市面上對于小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書籍也是層出不窮,在琳瑯滿目的閱讀素材面前,我們開始有點惘然,不知道什么樣的書籍是適合小學生花時間去閱讀的,畢竟在義務教育的啟蒙階段,對于語文閱讀教學,并不能依靠題海戰(zhàn)術,而應適當挑選比較有代表性的書籍給予參考。大的方面來說,每一篇閱讀素材都是有特定思想感情的,要讓小學生去理解、去感悟;小的方面來說,每篇文章的結構性以及用詞用句,都是經(jīng)過精心雕琢的,是后面學生寫作必備的參考樣板。當然,對于小學生,我們不能太過于苛刻,適當鼓勵是激發(fā)學生保持閱讀習慣的“催化劑”。所以,在每一次語文閱讀教學前,筆者都會選擇1-2篇具有代表性的閱讀素材,鼓勵學生提高閱讀效率,保證閱讀質量。
三、及時交流并總結閱讀方法
現(xiàn)階段,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不少語文教師感覺到知識點零碎,閱讀素材紛繁復雜,加上學生學業(yè)壓力大,閱讀時間有限,閱讀教學很是吃力。尤其是三年級的學生初次寫作文,沒有扎實的閱讀能力,寫作更是難上加難。對此,筆者的解決辦法就是,每周留一堂課作為語文閱讀課堂,由學生自由發(fā)揮、交流,通過學習閱讀素材里面的優(yōu)秀之處,找出可以為我們所用的漢字、詞句以及文章的框架結構和對人物景色的描述方法。然后在下節(jié)作文課上,總結語文閱讀素材的優(yōu)點所在,并及時布置同類型的素材寫作,使得學生們有內(nèi)容可寫,有框架可套,真正做到“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四、定期組織開展大小型閱讀活動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重在積累和拓寬知識面,所以在素質教育的基礎上,合理安排學生的語文閱讀時間,讓學生擺脫“費時間,沒效率”的困擾尤為重要。對此,我們理當提前做好規(guī)劃,定期、有目的性地組織班級以及校級的語文閱讀活動,使小學生以閱讀為榮,積極參與到閱讀角中,真正把閱讀變成一件在生活中常見的事情。特別是在節(jié)假日的時候,布置相關性的閱讀素材,做到學有所備,而不是走過場,虛擬化地搞形式。這一點,在我們學校的語文教研組得到了充分實施,我們定期在每年的4月23日“世界讀書日”進行全校性的語文閱讀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進來,并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學生對于語文閱讀的積極性大大提高,語文閱讀能力不斷提升,現(xiàn)階段已經(jīng)得到學生和家長的一致好評。
總之,對于小學語文閱讀能力教學,筆者以上幾點拙見遠遠不止,畢竟在漫長的語文閱讀能力教學發(fā)展演變過程中,還有許多需要我們?nèi)ヌ剿?、去發(fā)現(xiàn),在日常教學實踐中,根據(jù)自己學生的特點,結合語文閱讀能力教學研究的結論,和同事多探討交流,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式地進行規(guī)劃部署,實質性地做到“有所備,有所教”,使得語文閱讀能力教學有效開展,學生從中能學會閱讀,學會思考,不斷提升閱讀能力,力爭在小學階段打下堅實的語文閱讀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