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金明
摘 要: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合作探究這種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能夠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解決小學生思維能力較弱、數(shù)學學習興趣不高的問題。本文從厘清師生角色定位、合理設計合作探究學習內容、強化對合作探究學習的評價三個方面提出了運用的措施。
關鍵詞:合作探究;小學數(shù)學;運用
隨著課程改革的持續(xù)深入和教育教學環(huán)境的巨大變化,課堂教學從教育教學理念到課堂教學形式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尤其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組織課堂教學的形式呈現(xiàn)出多樣化和自主化的鮮明特點。小學數(shù)學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有效的教學活動是學生學與教師教的統(tǒng)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薄皩W生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除接受學習外,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同樣是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學生應當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jīng)歷觀察、實驗、猜測、計算、推理、驗證等活動過程。”正是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引下,合作探究的學習形式成為當前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重要的教學形式之一。
合作探究是自主學習的一種衍生的學習方式,它把填鴨式的學習和個人自學改變?yōu)槎嗳斯餐瑢W習,這種學習方式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中心,以激活思維、解決問題為目標,以全體合作探究參與者獲得知識、發(fā)展思維為追求。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這種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能夠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解決小學生思維能力較弱、數(shù)學學習興趣不高的問題。從教學實踐來看,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合作探究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運用。
一、理清師生角色定位,明確合作學習目標,提升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合作探究學習的變革核心就在于學生學習地位的改變和教師教學地位的調整,在合作探究學習中,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導,從問題的研討到思維的碰撞再到知識的習得和思維能力的發(fā)展,都是學生主動進行的過程,隨之而來的就是教師教學地位的變化,在合作學習中,教師不再是學習的主導,教師轉換成為學習進程的調控者和學習過程中知識以及思維、能力的催化者,看似教師的作用減弱了,其實是對教師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只有更深層次的理解了教學目標、更準確的掌握了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更科學的規(guī)劃了教學內容和環(huán)節(jié),才能高屋建瓴地指導學生開展合作探究學習??梢哉f,理清師生角色定位是高質量開展合作探究學習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如果教師不能從傳統(tǒng)教學形式中脫離出來,一定會干擾到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合作探究學習的內容組織和學習流程都會變形,達不到其目標和要求。
師生角色定位清晰之后,教師要明確合作學習的目標。所謂明確合作學習目標,就是要求教師要從課程標準出發(fā),深刻研究數(shù)學課程的三維目標,然后根據(jù)具體的教學內容,合理設計教學目標和想要達到的教學標準,在具體教學內容的支撐下,將合作探究學習目標確定下來,從而有效的開展合作探究學習。這二者相互聯(lián)系、缺一不可。
二、合理設計合作探究學習內容,正確組織學生開展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的目標是高效解決問題,因此探究學習的內容的選擇和設計其唯一的載體和基礎。從常規(guī)的教學內容相對比來看,合作探究的內容不僅要具有可探究性,而且能夠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成長起到積極的作用。這就給教師備課環(huán)節(ji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只有在把我教學總體目標的前提下,選擇難度較大、思維含量較高的內容才能科學設計探究學習內容。一方面,探究學習的內容要具有思維含量。小學數(shù)學新課程標準指出:“課程內容要反映社會的需要、數(shù)學的特點,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它不僅包括數(shù)學的結果,也包括數(shù)學結果的形成過程和蘊涵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課程內容的選擇要貼近學生的實際,有利于學生體驗與理解、思考與探索?!毙W數(shù)學教材的難度與小學生還不太完整的數(shù)學思維能力是相匹配的,從教材編寫的內容組織來看,以單位模塊為主體的內容組合給教師提供了再次備課的空間,教師不能拘泥于教材內容所呈現(xiàn)的較為單一的內容,可以適當?shù)倪M行拓展,或者對教材內容進行重組,當然這必須以尊重課程目標和學生實際為前提,并且注重對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進行訓練和提高。二是科學合理的組織學生開展合作探究。很多教師在學生合作探究時并不能正確的參與其中,要么撒手不管,要么深度參與,都沒有很好的完成其指導和催化的職責。在組織學生開展合作探究時,教師對學生探究過程的監(jiān)控非常重要,一方面要督促全體成員都參與到探究之中,另一方面要注重探究合作有思維含量。如果教師發(fā)現(xiàn)合作探究已經(jīng)完成或者長時間不能完成,就要立即停止,并且教師要挖掘探究過程中富有思維含量的過程和成果,引導全體學生提高思維能力。只有正確的開展合作探究,才能高質量的完成學習內容。
三、強化對合作探究學習的評價,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質量
合作探究是學生深度自主學習的表現(xiàn)形式,這種學習的成果應該如何評價成為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之一。除了知識理解這種顯性指標之外,教師還應該綜合考量學生思維活動的成果、合作能力的提升以及合作過程的流暢程度等。首先來看知識理解這個顯性指標。教師要結合教學目標和合作探究內容來綜合衡量,按照既定的答案完成了知識學習時最基本的要求,對于一些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解題方法和思考等等,教師要及時的給予肯定性評價。很多學生在合作探究過程中,不僅能夠完成知識的理解,還會有很多思維的火花迸發(fā)出來,比如會涉及到一些課外知識、新的思考方式、不同的解題思路等等,這種思維活動的成果正是課程目標所追求的思維成果,教師除了要肯定性評價之外,還應該通過演示的方式對其他學生進行啟發(fā)和教育。對于合作學習能力的提升上,教師要通過對合作過程的監(jiān)控,發(fā)現(xiàn)學生的合作學習投入程度進行適當?shù)脑u價。評價手段是提升教學質量的有效方式之一,尤其是對于合作探究學習,如果沒有恰當?shù)?、全覆蓋的評價,合作探究的價值和對于學生的激勵性就無法體現(xiàn)出來。
總之,合作探究是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應用廣泛的教學方式之一,教師不僅要提升合作探究的設計能力,而且要提高課堂教學中的運用能力,達到提高教學質量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雙重目標。
參考文獻:
[1]賈青華.合作學習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N].山西科技報,2019.04.25(A06)
[2]陳紅.適合小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數(shù)學內容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4):144
[3]邱壽專.談小學數(shù)學“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模式[J].小學教學參考,2019(11):73-74
[4]王云.淺談小學數(shù)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契機[J].名師在線,2019(10):17-18
[5]羅玲.淺析翻轉課堂背景下小學數(shù)學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的應用[A].教師教育論壇(第一輯),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