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玲娣
摘要:
朝天官民族小學以“培養(yǎng)具有民族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的可愛的中國兒童”的理念為辦學目標,不斷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活動,形成了特色鮮明的民族教育風格: ? ?一、組建以“民族廳”為特色的環(huán)境內容;二、營造以“民族娃娃”為主旨的活動項目;三、展示以“民族風情節(jié)”為亮點的節(jié)慶活動;四、編寫以“民族國學”為主題的校本讀物。
關鍵詞:民族通識教育 ?民族國學 ?民族風情
背景:
General education(通識教育)作為現代教育的重要形式,《哈佛通識教育紅皮書》界定這種教育的目標是:在現代多元化的社會中,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間的知識和價值觀。民族通識教育,就是通過設定環(huán)境課程、活動課程、節(jié)慶課程、融合課程等讓受教育對象擁有一定的民族知識、技能和思維。
學校開展民族通識教育在小學階段特色課程的構建與實踐活動旨在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
從學校定位上來說,朝天宮民族小學是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chuàng)建示范學校,500余名師生中擁有漢族、回族、滿族、壯族、畬族、蒙古族、土家族、布依族、侗族、彝族、維吾爾族等十多個民族,省市區(qū)各級政府一直高度關注學校發(fā)展,將民族教育工作、流動兒童的教育工作做實做好也一直是各級政府所極為關心的問題??偨Y十余年的辦學經驗來看,學校也一直以 “培養(yǎng)具有民族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的可愛的中國兒童”的理念為辦學目標,不斷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民族團結進步等教育活動,形成了特色鮮明的民族教育風格。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fā)展,國內外各民族文化交融的增速,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文化尊重和相互學習也應在小學教育中得到體現,傳承中華優(yōu)秀文化在小學階段義不容辭。
做法:
學校的民族娃娃,在校園的任何地方,都能感受到濃郁的民族氛圍。大廳的立柱、走廊的墻壁、不同民族特色的班級“民族館”,處處彰顯民族教育特色,“民族娃”親手繪畫的56個民族的人物畫像,立柱上彩繪的各民族的人物畫像、服飾、樂器及民族名稱等,讓每個“民族娃”踏進校園就能感受到濃濃的民族風情 。民族廳內“相親相愛 幸福花開”的學校介紹讓孩子了解學校,深愛學校。
為進一步打造特色校園文化,促進城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全面發(fā)展,學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被南京市教育局和文明辦授予“城市學校少年宮” ,形成學校和社區(qū)互動的教育合力。目前,學校建造好的包含“民族廳”“狀元廳”“同心臺”“睦鄰府”等景觀標識的“民族墻”,讓每一個來到校園的師生均能感受到民族特色。
“民族館”“城市學校少年宮”“ 民族墻”,三者構建而成“民族校館”特色校園文化,為民族通識教育提供硬件支持。
學校一直以來都以“培養(yǎng)具有民族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的可愛的中國兒童”為辦學目標。學校自2009年就成立以“民族娃娃”為標志的系列特色團隊,“讓我玩——民族娃足球運動社”“民族娃合唱團”“民族娃舞蹈團”“三味童言——民族娃播音社”“民族娃三?;顒又行摹薄懊褡逋迍?chuàng)造社”“民族娃啦操隊”“民族娃民樂活動中心”“民族娃古箏樂坊”“民族娃DIY青花瓷手工作坊”等, 其創(chuàng)建宗旨是,基于學校生源特點,創(chuàng)設多彩的民族特色活動,幫助學生了解中華民族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同時,培養(yǎng)才干,發(fā)展能力,傳遞文明、樹立自信,為學生的未來鋪墊一個美好的起點。
為更好地學習民族知識,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學校將每個班級分為特色民族班,這樣,每個班級除了某年級某班的名稱之外,還有以研究回族、藏族、白族、維族、土家族、壯族等以少數民族特色文化的班本節(jié)慶讀物。
為了展示各社團活動以及民族教育的成果,學校堅持舉辦主題彰顯、風格各異的“民族風情節(jié)”十一屆。十多年來,“魅力朝小·民族風情”“幸福牽手·陽光成長”“相親相愛·幸?;ㄩ_”“活力青奧·精彩朝小”“十全十美民族風·相親相愛中國情”“鼓韻金陵 舞動朝小”等主題鮮明的民族風情節(jié)隆重登場。這是朝小學生、教師、家長全員參與的盛會。每屆民族風情節(jié)的成功舉辦,中國新聞網、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中國江蘇網、龍虎網、《南京日報》、《揚子晚報》、江蘇教育頻道、南京城市頻道等各大網絡,報紙、電視等各種媒體都給予高度的肯定。風情節(jié)上展示的民樂合奏、中華大武術、民族歌舞、安塞腰鼓、經典誦讀等給與會來賓留下深刻的印象。更為重要的是風情節(jié)期間學校會開展了各色系列匯報和展示活動,而這些活動也密切結合當時社會熱點問題。2011年,結合建黨90周年,我們的“童心向黨歌飛揚”單元、“與彭勃老將軍面對面”單元、“和武警官兵叔叔們拉歌”單元;2012年結合城西干道改造的“民族娃眼中的南京老味道”單元;2014青奧會的召開,我們舉行了“活力青奧 精彩朝小”等,讓更多的民族娃走進我們偉大的祖國,走近繽紛的社會。學生百分百的參與,師生同臺獻藝更為學校的民族風情節(jié)平添了一份亮色,也賦予了學校風情節(jié)的更深一層內涵:同一片天空、同一面舞臺、每一個民族娃娃同步成長!
(一)編寫安排
根據我校學生情況,將“民族國學”校本教材分為三個級別:入門級為小學一二年級,主要誦讀《三字經》和《弟子規(guī)》;基礎級為小學三四年級,主要誦讀《笠翁對韻》(上、下兩卷);提高級為小學五六年級,主要誦讀《論語》(前十篇和后十篇)。
(二)身正為范,全面提升教師素養(yǎng)
學校努力提升教師的中國古典文學功底和民族文化的素養(yǎng)。每學期進行一次校本研討,國畫、青花瓷、武術、剪紙、花燈藝術等,不僅請專家進行指導,同時還利用一切機會派骨干教師外出學習。通過學習,教師們自覺將國學啟蒙教育貫穿于教育教學各環(huán)節(jié)。學校為了提升教師自身的素養(yǎng),鼓勵每位教師練硬筆書法、毛筆字,背古詩文,參加以“與經典同行”為主題的古詩文朗誦比賽、書法比賽等。
(三) 學文習禮,推出民族國韻明星師生
“不學禮,無以立。” 學校強調“禮”的道德準則和行為規(guī)范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意義,也在努力探尋“國學啟蒙教育”與學生規(guī)范教育的結合點,因為我們深知,禮儀是立身處世的支柱,是較高綜合素質的體現。
學校和南京電視臺電視欄目共同推出“國學小明星”和“優(yōu)秀國學老師”活動,通過電視媒體展示我們的學生,讓南京更多的市民知曉朝天宮民族小學的辦學特色,為我們的招生提供相應宣傳和支持。通過少兒頻道媒體定期報道,每周固定時間對學校各個年級的經典誦讀班進行播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教師的參與度。
學校全新的民族娃娃圖書館是孩子們最愛去的地方,在圖書館開設的閱讀課也是娃娃們最喜歡上的課,老師把讀本融入課堂,充分利用讀本中“修身立志”、“交友處事”、“孝行天下”等古詩詞,對學生進行規(guī)范教育;學校利用入學儀式、成長儀式等契機,抓住兒童最善于模仿學習的特點,定期和媒體聯合進行儀式展示。孩子們久讀經典,最易受到熏陶,從而更加自覺地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真正做到了言有禮、行有規(guī)。儒雅大方,學習認真、寬以待人、恭敬謙讓、孝敬長輩、彬彬有禮是民族娃娃的良好素養(yǎng)的體現。
成效:
學校經常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同仁,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教育部、國家民委等領導專家多次走進校園調研。學校是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chuàng)建示范單位、全國足球示范學校、江蘇省平安校園、江蘇省綠色學校、江蘇省健康學校(銅牌)、江蘇省三星級檔案管理先進單位、江蘇省生態(tài)文明示范校、南京市德育先進學校、南京市民族團結先進集體、南京市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先進集體、南京市數字化校園達標校、南京市做中學實驗校、南京市隨班就讀實驗校、南京市優(yōu)秀家長學校、南京市優(yōu)秀少年軍校、南京市優(yōu)秀紅旗大隊、南京市合格心理咨詢室、南京市首批融合教育示范校、南京市足球示范校、區(qū)教育改革發(fā)展突出貢獻單位,教師、家長、學生因優(yōu)秀的表現榮獲江蘇省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南京市行知獎、南京市先進教育工作者、南京市優(yōu)秀班主任、南京市融合教育先進個人、南京市“十佳家長”、南京市優(yōu)少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