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霞
【摘要】 目的 探討慢性乙型肝炎肝性昏迷患者的護理效果。方法16例慢性乙型肝炎肝性昏迷患者, 給予所有患者綜合性護理, 觀察其臨床效果。結(jié)果 16例患者經(jīng)護理后, 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無一例腦水腫、出血、感染等并發(fā)癥發(fā)生, 患者均治愈出院。結(jié)論 慢性乙型肝炎肝性昏迷患者進行綜合性護理, 可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促進患者盡快恢復, 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及推廣價值。
【關(guān)鍵詞】 慢性乙型肝炎;肝性昏迷;護理觀察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18.083
肝性昏迷是由嚴重肝病引起, 以代謝紊亂為基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失調(diào)的綜合征, 其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意識障礙、行為失常和昏迷[1]。引起慢性乙型肝炎肝性昏迷常見病因有肝硬化、重癥病毒性肝炎、重度中毒性肝炎、藥物性肝病、原發(fā)性肝癌、肝豆狀核變性, 少見病因有妊娠急性脂肪肝、內(nèi)臟脂肪變性綜合征、嚴重膽道感染、核黃疸、門靜脈血栓形成等[2, 3]。其誘發(fā)因素常見為消化道大出血、感染、進食過量蛋白質(zhì)、大量使用利尿劑、過量放腹水、低鉀、鎮(zhèn)靜、麻醉類藥物等[4]。本文回顧性分析中國石化集團勝利石油管理局勝利醫(yī)院感染性疾病科2016年1月~2017年12月16例慢性乙型肝炎肝性昏迷患者的臨床資料,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中國石化集團勝利石油管理局勝利醫(yī)院感染性疾病科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6例慢性乙型肝炎肝性昏迷患者, 其中男11例, 女5例, 年齡39~66歲。
1. 2 護理方法 隨患者均給予綜合性護理, 具體方法如下。
1. 2. 1 一般護理 ①患者宜安置在單人病房, 設置專人護理, 建立特別護理記錄單, 對于有興奮、躁動不安、或者昏迷患者要加強護理, 采取必要的防護, 如加床檔、約束帶, 有假牙的取掉假牙等, 以防止發(fā)生墜床或者其他意外等不良事件。②飲食上應給予低脂肪、無蛋白、高熱量飲食。高熱量飲食有利于肝臟的修復, 改善機體狀況。其中, 糖為熱量的主要來源, 給予>300 g/d, 對于防止低血糖和肝糖原的分解, 從而保護肝臟非常有益。脂肪限制在30 g/d左右, 不宜過高, 高脂飲食可以導致酮癥, 不利于肝臟的再生。嚴格控制蛋白質(zhì)的攝入量, 蛋白質(zhì)的攝入能夠增加氨的來源, 加重肝昏迷, 因此, 無蛋白飲食為好。飲食采用流質(zhì)為主, 如果不能進食時, 可用鼻飼法, 鼻導管要選擇較軟的, 并涂以潤滑油, 插管時應慎重, 防止用力過猛, 以免損傷食管, 引起曲張的食管靜脈破裂出血。往胃管注入食物時要加溫, 不宜過快、過急、過多, 以免引起噯氣、上腹飽脹、嘔吐等。每隔2 h灌注1次, 200 ml/次左右, 食物以蜂蜜、果汁、40%葡萄糖溶液為好。放置胃管困難患者, 須靜脈輸注20%~25%高滲葡萄糖供給營養(yǎng), 必要時鎖骨下靜脈或者頸靜脈穿刺插管以較長時間經(jīng)靜脈供應營養(yǎng)、水和藥物[5]。
1. 2. 2 保持大便通暢 ①護理人員可以采用生理鹽水或者弱酸性溶液(食醋10~20 mg, 加清水或者生理鹽水500~
1000 ml)給予患者高位灌腸, 應禁忌采用肥皂水灌腸。肝性昏迷患者腸蠕動減弱, 易發(fā)生便秘, 用弱酸液灌腸使腸內(nèi)保持pH為5~6, 酸性環(huán)境有利于血中NH3逸出腸黏膜進入腸腔, 最后形成NH4+排出體外。如用堿性溶液灌腸, 則腸腔內(nèi)pH呈堿性, 致使患者昏迷加重[6]。灌腸后, 可注入1~2 g新霉素、1∶5000呋喃西林100 ml, 以減少腸道有毒物質(zhì)的產(chǎn)生與吸收。②護理人員可遵照醫(yī)囑給予患者口服或者鼻飼50%硫酸鎂30~60 ml, 以清除患者腸內(nèi)有毒物質(zhì), 從而減輕癥狀。③加強患者皮膚護理, 給予定期翻身。同時, 要注意患者口腔清潔, 以預防感染。并注意保暖, 防止受涼而繼發(fā)感染。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 可持續(xù)給予低流量吸氧。
1. 2. 3 病情觀察 根據(jù)肝性昏迷的臨床過程及50%以上患者存在誘因, 肝性昏迷時大腦功能紊亂, 但大多數(shù)可逆, 如果能早期發(fā)現(xiàn)肝性昏迷先兆, 可防止進入重度昏迷[7]。因此, 密切觀察患者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瞳孔和大便的顏色, 以便及早發(fā)現(xiàn)出血、感染等情況, 及時處理。
1. 2. 4 健康教育 ①指導患者和家屬掌握引起肝性昏迷的基本知識, 防止和減少肝性昏迷的發(fā)生。如果出現(xiàn)肝功能顯著減退時或者肝性腦病, 則要嚴格限制蛋白質(zhì)攝入量。②告訴家屬要給予患者精神支持和生活照顧, 指導家屬學會觀察病情變化, 特別是思維過程的變化、性格行為、睡眠等有關(guān)精神神經(jīng)的改變, 一旦出現(xiàn)要及時來院進行治療, 防止病情進一步加重。③ 護理人員應盡可能尋找致病誘因, 及時予以去除和糾正。慎用鎮(zhèn)靜劑, 及時治療上消化道出血和感染, 避免快速和大量的排鉀利尿和放腹水。如果有腹瀉, 要及時治療, 防止引起水、電解質(zhì)和酸堿平衡紊亂。禁止用對肝臟有損害的藥物, 叮囑患者病情有變化時要及時到醫(yī)院進行治療, 切不可在家隨意治療或者亂投醫(yī)試藥, 使病情惡化。④隨著或者病情發(fā)展加重, 患者逐漸喪失工作能力, 以及長期治病影響家庭生活, 造成經(jīng)濟負擔沉重等, 使患者及其照顧者常出現(xiàn)各種心理問題和應對行為不足甚至無效。護理人員要注意觀察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 有無個性、行為的改變, 有無焦慮、抑郁、易怒、悲觀等情緒。要注意鑒別患者是心理問題還是并發(fā)肝性腦病時的精神障礙表現(xiàn)。
1. 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護理效果, 并觀察有無并發(fā)癥發(fā)生。
2 結(jié)果
16例患者經(jīng)護理后, 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無一例腦水腫、出血、感染等并發(fā)癥發(fā)生, 患者均治愈出院。
3 討論
肝性昏迷是導致慢性肝炎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未合并肝硬化也可發(fā)生肝性昏迷, 由于不良生活習慣或者病情程度較重, 患者可反復發(fā)生肝昏迷[8]。肝昏迷治療已經(jīng)程序化, 因此護理干預直接關(guān)系到患者的康復與預后[2]。通過護理干預, 使患者的意識逐漸恢復正常, 可避免受傷、誤吸等危險因素發(fā)生;改善患者營養(yǎng)狀況, 食欲增加, 體重增加;患者皮膚保持完整, 未發(fā)生壓瘡與破損;并可預防或者控制腦水腫、出血、感染等并發(fā)癥, 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促進了患者在臨床康復中的狀態(tài)恢復[10-13]。
本研究中, 中國石化集團勝利石油管理局勝利醫(yī)院感染性疾病科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肝性昏迷患者16例, 患者經(jīng)護理后, 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無一例腦水腫、出血、感染等并發(fā)癥發(fā)生, 患者均治愈出院。
總之, 慢性乙型肝炎肝性昏迷患者進行綜合性護理, 可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促進患者盡快恢復, 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李麗霞, 李清華, 管蕊, 等. 乙型病毒性肝炎不良習慣的院外護理干預. 護理學雜志, 2010, 25(9):77-79.
[2] 羅玲, 袁春蘭, 賴寧, 等. 重型肝炎預后因素分析與護理對策. 世界華人消化雜志, 2011, 19(19):2068-2071.
[3] 宋艷秋. 探討慢性乙型肝炎肝昏迷期的護理效果. 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 2016, 10(21):148-149.
[4] 蔣再靜. 慢性乙型肝炎昏迷期護理. 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 2016, 7(8):183-184.
[5] 韓海燕. 慢性乙型肝炎肝昏迷期護理. 醫(yī)學信息, 2014(8):235-236.
[6] 董雪貞. 肝性昏迷早期患者24例的臨床觀察及護理. 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 2012, 14(15):337.
[7] 邵玉娟. 肝昏迷(肝性腦?。┗颊叩淖o理. 醫(yī)學信息, 2013(23):307-308.
[8] 夏瑞紅. 綜合護理干預對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護理效果. 河南醫(yī)學研究, 2018, 27(5):946-947.
[9] 徐艷春. 風險管理在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8, 3(20):42, 44.
[10] 查莉娜. 慢性乙型肝炎應用健康教育的護理效果分析. 基層醫(yī)學論壇, 2018, 22(15):91-92.
[11] 王慧, 楊蕾, 張識博. 3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護理中健康教育的效果觀察.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4(10):236-237.
[12] 蔡燕. 護理風險管理在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大家健康旬刊, 2017, 11(1):256.
[13] 馮雪婭, 李興美. 心理護理模式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5(33):153-154.
[收稿日期:2018-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