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翠 張健 趙靜 余輝龍 魏峘
摘 要 數(shù)字電子技術這門課程是工科類的專業(yè)基礎課程,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和實踐能力起著重要的作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存在教學模式單一,理論和實踐學時分配矛盾的問題。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本文引入慕課(MOOC)資源,實行多元化教學方法,采用多維度教學評價體系。從教學方法和考核測試等方面對本科數(shù)字電子技術的教學改革提出了一些意見和實施方法。
關鍵詞 數(shù)字電子技術 教學改革 慕課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
數(shù)字電子技術是工科專業(yè)的基礎核心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掌握數(shù)字電子技術的基本概念、基本電路的工作原理及基本分析方法和設計方法 。其教學質量的好壞,對后繼課程的學習效果有重要影響。本文在分析數(shù)字電子技術課程在當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后,在考慮到引入MOOC資源的基礎上,提出相應的改革措施。
1數(shù)字電子技術課堂教學存在問題
為了適應新形勢下高等教育的發(fā)展、結構體系和環(huán)境格局的變化,人們認識到課堂變革之于教育改革的重要性。沒有課堂變革為依托,所有的教育教學改革都會成為空中樓閣。因此,重構課堂已成為深化教育改革的一項迫切性任務。重構課堂的前提在于理解和反思課堂,在目前的《數(shù)字電子技術》課堂教學過程中,存在著以下問題:
(1)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效果差。學生學習主動性不高,很多學生課前不預習,課上不認真。課后也沒有及時的復習,作業(yè)抄襲嚴重,不充分利用網(wǎng)絡資源,擴充知識面。
(2)教學方法與手段單一。課堂教學主要以板書和多媒體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沒有改變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式學習的基本狀況。由于課程內容信息量較大,課上時間有限,所以留給老師和同學交流互動的時間不多,教學效果不理想。
(3)實驗課時少。數(shù)字電子技術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學生可以在學習過程中完成一些功能的電路設計,從實物制作中勾起學生對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然而這門課程的總學時是64,理論是56學時,實驗只有8學時。如何在課程中多安排時間讓學生接觸實驗,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這是課程進行改革的問題之一。
2教學改革措施
針對以上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利用MOOC網(wǎng)絡資源我們提出相應的教學改革措施:
(1)精選理論教學內容。為了體現(xiàn)應用型高級工程人才的培養(yǎng)需求,節(jié)省課時多進行實驗教學,應對教學內容進行更新優(yōu)化。為了保證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教學內容既要覆蓋基礎理論知識,又要引入工程應用技術及前沿課題知識。采取了在課堂上重點講解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識點。原來一個知識點需要講解多個例子,現(xiàn)在抽取一兩個重要的例子進行講解。剩下的例子要求學生課后看MOOC網(wǎng)絡資源學習并且進行軟件仿真。
(2)適當采用慕課(MOOC)網(wǎng)絡視頻資料和翻轉課堂的授課方式。常規(guī)講授型的教學課堂,整個課堂的活躍度不高,比較枯燥,所以要提高課堂的趣味性。目前網(wǎng)絡學習資源豐富,可以讓學生有針對性的學習網(wǎng)絡資料。我們在進行課堂授課的同時,還在中國大學MOOC網(wǎng)絡平臺進行開課,要求同學以課堂講授為主,網(wǎng)絡教學為輔的進行這門課程學習。學生基于MOOC的輔助課堂教學過程如圖1所示。利用網(wǎng)絡授課學生可以很好的進行課程的預習,對課堂要講解的知識點基本能掌握。在課堂上老師講解重點和難點的知識,同時在課堂上進行基于MOOC軟件的隨堂測驗。課后學生需要完成MOOC上的作業(yè)和單元測驗環(huán)節(jié),同時學生能夠利用MOOC軟件討論課程問題以及與教師交流。另外,基于MOOC+翻轉課堂的方式可以增加課堂的活躍度,學生的參與感較強,因為翻轉課堂需要耗費較多時間在討論上,所以可以采用MOOC+翻轉課堂的方式進行教學。
(3)構建新的課程評價體系。為了保證學生學習的自覺性,監(jiān)督學生的MOOC學習效果,重視課程學習全過程的跟蹤和評價,課程構建了多層次的評價體系。課程評價體系從知識點掌握、創(chuàng)新思維、綜合應用等方面客觀評價學生的學習成績。評價體系由MOOC學習、課堂參與度、實踐環(huán)節(jié)和期末考試四部分組成。
3結束語
本文針對南京工程學院的實際情況,借鑒國內高校的改革效果,對數(shù)字電子技術課程教學進行改革。在考慮MOOC輔助教學的情況下,優(yōu)化理論教學內容,授課內容注重知識的基礎性和實用性。在教學手段上,充分利用MOOC網(wǎng)絡資源進行教學,多媒體和仿真軟件現(xiàn)代化手段進行教學?;ヂ?lián)網(wǎng)+翻轉課堂的授課方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基金項目:南京工程學院校級高等教育研究立項課題(2017ZC08和2018YB20)。
作者簡介:覃翠(1984-),女,壯族,廣西柳州,博士,副教授,主要從事光電信息和光電器件方面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李浩,唐慧.《數(shù)字電子技術》課程改革探索[J].信息技術與信息化,2017(11):136-137.
[2] 李麗,劉曉波.工程光學教學改革探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9,26(08):129-131.
[3] 張雪蓮,張媛.“半網(wǎng)絡課堂”在獨立院校“數(shù)字電子技術”中的教學改革研究[J].科教導刊,2017(29):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