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福愛
【摘要】漢字是中華文明的發(fā)展見證,是人們相互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中華文化的核心之所在。漢字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內(nèi)核,學好漢字對于更好地傳承和理解傳統(tǒng)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漢字教學既是重點,也是教學難點,為了進一步提高低年級小學生學習漢字、識記漢字的效率,激發(fā)學生對于漢字學習的興趣,教師需要轉(zhuǎn)變教學理念,采用多種教學方法,豐富課堂的趣味性和多樣性,幫助學生們快速入門,輕松學習漢字,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和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 低年級; 識字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漢字是中文的基本構(gòu)成元素,也是人們交流的重要工具,在語文教學過程之中,漢字的教學不僅是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特別是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而言,漢字的筆順、筆畫、結(jié)構(gòu)、意義,對于理解能力不高的學生而言顯得十分抽象,需要學生大量地練習和記憶,導致課堂顯得比較枯燥。加之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機械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死記硬背,忽略了對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低下,甚至出現(xiàn)了一定的逆反心理。本文針對小學生低年段識字教學過程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多種針對性的解決策略,希望能夠給予其他教師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一、遵循識字規(guī)律,改進教學方法
總體而言,識字教學要充分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遵循兒童的認知和理解規(guī)律,結(jié)合漢字特點科學地進行教學。一年級的小學生還處于兒童時期,他們對于事物的認知往往以形象思維和整體感知為主,對于較為抽象、邏輯較為復雜的事物,往往具有抵觸心理,難以理解和掌握。小學生專注力較差,因此教師在識字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用學生多方面的感官刺激,向他們形象地闡述漢字的來源,所代表的意義、字音、字形以及筆順等多種元素,同時也要根據(jù)遺忘規(guī)律,幫助學生及時進行鞏固和復習,加深漢字在腦海中的記憶和印象。小學生低年級階段的識字教學,要更加符合語文的學習規(guī)律,注重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字詞和生活中常用的句子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進行聽說讀寫綜合式訓練,引導學生從語境和生活情境中來進一步了解漢字、分析漢字,并在學會之后將其靈活地應用到生活之中,學會正確地使用和表達。小學生好奇心強,探索意識較為明顯,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獵奇心理和探索心理,來幫助學生對漢字進行探究,進一步激發(fā)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和學習欲望,培養(yǎng)他們的識字興趣,提高識字能力。
二、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
小學生具有貪玩好動的天性,他們的專注力較差,因此,若要提升他們的識字能力,首先要采用多種手段,為他們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進一步激發(fā)他們識字的興趣,找到學習中的快樂。
(一)讓小學生互為教師
小學生往往具有樂于表現(xiàn)自己的天性,覺得自己與眾不同,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小學生的這一特點,鼓勵小學生表現(xiàn)自己,讓學生互相給自己的同伴當老師,從而進一步激發(fā)他們識字的學習欲望。同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將生活中、放學路上、商場、學校操場上的文字進行搜集整理,然后以老師的身份教給自己的同伴和其他小朋友,這樣不僅增強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促進了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識字的興趣,產(chǎn)生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在進行小組合作的時候,教師應當制定規(guī)則,由每名同學輪流擔任教師,使得人人都能體驗這一角色,從而保證公平公正。
(二)把識字教學有機地融入游戲當中
小學生往往都比較喜歡參與游戲,因此教師可以將游戲教學引入到學生識字過程中。例如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開展識字對對碰、生字迷宮、字詞連連看、詞語接龍等多種游戲活動,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使得他們在玩中學、學中玩,大大提高了課堂的趣味性,也使得學生更容易建立學習自信心,增長個人的語文基礎知識。
(三)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制作生字卡片
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充分利用家中的廢舊紙張,輔助自己學習的生字卡片,并可以對這些卡片進行適當?shù)念伾b飾,描上自己喜歡的紋飾花紋,然后引導同學們將自己的圖片在班級內(nèi)進行交流和共享,引導同學們相互分享、相互學習,從而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同學們也可以將自己熟悉的家人的名字、課文中的人名寫入卡片之中,這樣不僅可以幫助他們認字,也可以進一步幫助他們熟悉家人名字的寫法,增強對課文內(nèi)容的記憶。
三、教給學生不同的識字方法,達到識字的高效化
(一)用加減法讓學生識字
現(xiàn)階段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基本的加減的概念,因此可以使用加減法來幫助學生進行識字。用加法識字就是讓學生在已知部首或文字的基礎之上,加上新的結(jié)構(gòu)字來組成另外一個字的識字方法。小學生在一年級需要學習的字往往較為簡單,很多字具有字形筆畫和語言上的相通性,因此很多字可以通過加上一筆或者減上一筆而成為另外一個字。這種識字方法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使得他們能夠更加深刻地注意到生字的寫法和內(nèi)涵,并發(fā)現(xiàn)形狀相近的字之間從本源上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擴展了學生的知識眼界。例如“白”字加上提手旁就變成了“拍”字,“丁”字加上提手旁就變成了“打”字,“巴”字加上提手旁就變成了“把”字。同理許多字減去一部分也可以成為一個新字。例如“王”這個字去掉上面的一橫就變成了“土”字,去掉中間一橫就變成了“工”字,去掉下面一橫就變成了“干”字,去掉中間一豎變成了“三”字。通過引導學生認識字形筆畫的變化,可以進一步幫他們認識更多的生字,提高他們的識字效率,也大大增加了識字過程中的趣味性。
(二)用猜字謎的形式讓學生識字
字謎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同樣也可以將字謎游戲引入到教學活動中,增強教學過程的吸引力。例如字謎“天鵝飛去鳥不回”,這是一個“我”字;“一只狗四個口”,這是一個“器”字;“坐定左右無人”,這是一個“土”字。通過猜字謎的游戲,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開動腦筋,激發(fā)創(chuàng)新思維,對于文字的偏旁部首進行增減變化,激發(fā)他們的識字欲望,進一步提高識字效果。
四、家校合作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意識
(一)學校定期舉辦書法的相關活動
文字與書法密切相關,為了進一步提高小學生識字認字的興趣,學??梢赃x取適當?shù)臅r機舉辦書法活動,幫助學生養(yǎng)成識字、練字的良好習慣。在書法活動之中遴選出優(yōu)秀的作品,舉辦學生自身的書法展覽,激發(fā)他們的參與熱情,進一步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書法氛圍。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認識了更多的漢字,同時也能夠體驗書法之美、文字之美,對于他們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具有重要的幫助。同時對教師的個人書寫也要進行規(guī)范和培訓,在允許的條件下,可以考慮對教師進行書法方面的培訓,使得教師都能夠?qū)懗鲆皇趾米郑瑢W生識字練字產(chǎn)生示范性的作用,從而為學生樹立榜樣的力量,營造良好的識字認字環(huán)境。
(二)家長利用學生的生活實踐活動,引導學生自主識字
此外,學生識字認字的過程中,家長也要加以正確的引導,提高學生的學習欲望,增強他們的學習熱情。家長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各種時機引導學生,加強對生活的觀察。例如,在超市購物的時候,在去看電影的時候,在收到請柬的時候,家長都可以將相關的票據(jù)或者請柬交給孩子,引導孩子們讀出其中的文字。孩子得到了家長的重視會非常開心,如果其中有自己不認識不熟悉的字,家長可以引導他們查閱資料或請教他人,這樣不只在課堂之中,在日常生活中學生也可以擴大自己的識字總量,增強語文綜合素養(yǎng)。
五、結(jié)語
總而言之,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識字教學也要與時俱進,教師需要改變自己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采用多種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認字興趣,家長也要密切配合,引導學生從生活之中學習認字、應用生字,進一步提高識字認字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趙春花.情境教學法在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中的運用策略研究[J].新校園(閱讀), 2018(2).
[2]陳振海.試論故事教學法在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8(3).
[3]張鳳珍.還識字教學于精彩——淺談小學二年級識字教學[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