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藝娟
摘要: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離不開提問。提問是課堂教學中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凸現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做到讓學生敢問、想問、善問、會問,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本文以多位老師實際課堂的精妙提問來說如果做到有效提問。
關鍵詞:課堂提問;思考;教學效率
小學課堂的提問是教師與學生進行思維交流,推動課堂進程的基本方式。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離不開提問?!皢枴笔钦n堂教學中教師體把握課堂重難點,學生成為小主人的樞紐。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鼓勵學生質疑,幫助學生養(yǎng)成質疑問難的習慣,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師首先要更新觀念,提問不僅是教師的權利,更應該是學生的權利。所以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做到讓學生敢問、想問、善問、會問,從而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年級的課程是比較簡單與基礎的,所以我更注重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在教學《平行與垂直》的第一節(jié)時,我讓學生動手在白紙上任意畫兩條直線,并讓學生把自己的作品貼到黑板上,接著我讓學生回答匯報分類,學生匯報了很多種,飄離了本節(jié)課的內容,我還扭轉不回來。課后我問了聽課的老師,她們告訴我要有效提問,提問的問題要有針對性,不能泛泛而問,要讓學生根據建立的標準來分類,在本節(jié)課內容的引導下,來進行有效提問。
那么,如何問呢?我通過向多位優(yōu)秀老師請教,并在一個學期的數學教研聽課活動中,總結如下:
一、提問要有目的
課堂提問不能帶有隨意性,要有目的進行。一是教師應盡力解除學生懼怕教師的思想顧慮,創(chuàng)設有效的教學情景,為學生的提問搭建一個平等、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消除學生緊張的心理,自然而然地進入學習的最佳狀態(tài),勤于思考,敢于提問。二是教師在上課前要精心設計提問,弄清楚每一個問題要解決什么,達到什么要求,為課堂教學目標服務。如:三年級的邵老師在教學《可能性》時,在拋硬幣游戲之前,教師就要有意識的提出問題:“請同學們猜一猜,硬幣落地后是正面向上還是反面向上?”拋硬幣游戲之后再提問:“同學們發(fā)現了什么?”這樣有目的的讓學生從問題的解決中感知不確定現象。
二、留足思考的空間
教學過程是一個不斷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課堂教學中要使學生善于提問,教師首先就要在平常的課堂中為學生示范如何提問,并多問幾個“為什么?“怎么辦?”“是什么?”讓學生逐漸形成一種善于提問的習慣。如:三年級的邵老師在教學《可能性》時,在摸球游戲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出現一個盒子里總是摸出紅球,學生覺得奇怪。這時教師就要引導學生思考、會問“為什么?”最后,教師打開盒子揭示原因:盒子里全是紅球。從而讓學生知道,如果盒子里放的是一種顏色的球,比如都是紅色。那么,摸出的球一定是紅色。長此以往學生提問的興趣會越來越濃,從而逐步培養(yǎng)了學生主動提問的良好習慣。
三、注重知識體系的建構
每一單元結束后的復習課,要注意知識點的串聯,不僅要在每一個知識點上設計關鍵問題,還會從不同知識點的銜接處去串聯問題,因為一般來講,每一單元數學知識都具有連貫性。如在六年級楊老師教學《圓的整理和復習》一課中,就請同學先回憶一下圓本單元的知識點,然后根據學生的回憶逐一出示知識點和它們之間的聯系進行整理(用列表、圖的方法)。要求整理出來的內容一定要簡潔清晰,一目了然。所以在上復習課時,要提前設置好提問把平時分散的知識,進行系統(tǒng)整理,溝通它們的內在聯系,形成網絡。使學生既發(fā)展智力,又提高了能力,使復習課真正提高提高效率。
五、“跳一跳,摘桃子”
要會掌握好恰當時機,在問題提出后,能夠使學生“跳一跳,摘下那個桃”在這個原則下設計問題。在教學平行線時,進行示范畫平行線時,我的直尺移動了,致使畫出來的平行線不標準,但是我沒有抓住著一黃金時間進行生成性教學,后來再補充如何畫標準,直尺不能移動要貼緊,這時的效果就不是學生的“興奮點”。而陳老師在教學《時間、速度和路程》一課時,就很好地抓住了黃金時間,把握學生的興奮點。展示兩個學生不同的上學時間,就提問誰更快。當學生能夠說出路程不一樣時,就馬上出示不同時間不同路程的題目,通過學生計算來鞏固誰走得更快,進而速度,設計很巧妙。在學生感受獵豹的速度這個“興奮點”之后,提問速度的表示方法,在算路程一道解決問題之后,馬上問為什么用乘法,為什么這么算,來深化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
古人云:“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因此,教師應該精心設計好每一個課堂的大問題,避免零零碎碎的小問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敢問、善問、會問,盡可能地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并讓學生產生“問”的興趣,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在不斷的教學思考中,“問”在點上,“問”到實處,讓小學數學課堂成為學生綻放思想的舞臺!
參考文獻:
[1]葉育新.讓數學思想扎根于課堂[J].新教師,2013 (7):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