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來
【摘要】? 觀察能力是在生物學習中必須具備的能力,生物學的研究和發(fā)展就是從觀察開始的,在初中生物教學中也是如此。培養(yǎng)學生在生物學習中的觀察能力有助于學生生物學習能力的提高。本文通過探討培養(yǎng)學生生物學習中觀察能力的方法,提高學生生物素養(yǎng),希望能夠為初中生的生物學習起到一定作用。
【關鍵詞】? 初中生物教學 觀察能力 培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91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20-158-010
前言
觀察能力指的是通過對事物細節(jié)特征的觀察,從中找出事物的本質特性。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全面地、客觀地對事物進行認識,在研究和學習——特別是在自然科學的研究和學習中非常重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生物學科的教學特別強調對學生生物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觀察能力是生物學習的主要能力,需要引起廣大生物老師的重視,摒棄以往死記硬背生物學知識點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們能夠更好地領悟生物學習的真諦,從而提高自身生物學習的能力。
1.培養(yǎng)學生生物學習觀察能力的重要性
觀察活動不是盲目地四下張望,而是在科學方法的指引下開展的有目的性的觀察活動,通過已有的知識和觀察的結果,得出關于事物本質的相關結論。觀察能力是推動科學發(fā)展的主要力量,也是人們認識世界、探究世界的主要方式。在初中生物教學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非常重要,老師要重視對學生觀察能力的提高,并且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達到培養(yǎng)的目的。觀察能力對科學發(fā)展的貢獻自不必說。創(chuàng)立了進化論的達爾文曾說:“我沒有過人的才智,也沒有驚人的智商,使我取得成就的就是我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在這方面我頗為在行?!边_爾文通過對大量物種的觀察,創(chuàng)立了進化論。生物學家從古至今都是無與倫比的觀察家,他們能夠從對自然的觀察中找出生物的特性和規(guī)律,從而推動科學的發(fā)展。
2.初中生物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的方法
2.1明確觀察的目的和任務
有效的觀察活動是在明確的目的和任務下進行的,學生在開展觀察活動前,要首先明確觀察目的。例如,在鯽魚的實驗觀察課中,如果學生不明白這堂課的學習目的,很容易把課堂學習變成逛魚類菜市場,根本學不到任何東西。明確學習目的的同學,就能夠有目的性地觀察鯽魚的魚鰭、魚尾等身體構造,觀察鯽魚游動的形態(tài),并與課本和老師所講知識點結合,觀察鯽魚在游動過程中對課堂知識點的體現(xiàn),從而既鞏固了課堂知識,又培養(yǎng)了自身的觀察能力。又如,在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的講解過程中,只有讓學生明確觀察的目的,學生在拿到植物時才能明白哪里是植物的根、莖、葉,單、雙子葉植物的不同點,從而加深對課堂學習內容的認識,提高自己的觀察能力。
2.2做好充分的觀察準備和計劃
在開展觀察活動前,必要的準備工作必不可少,并且要制定詳細的計劃和步驟,才能夠使觀察活動有條不紊地進行。通過老師的課堂講解過程以及學生的課前預習,學生已經對生物觀察實驗有了一定的認識。在老師的指引下,學生應該先全面思考生物實驗應該經歷的流程,并且把實驗用具和實驗材料準備齊全,避免實驗過程中由于實驗相關物件的缺失而使實驗無法進行。在保證實驗能夠順利進行的基礎上,才能夠更好地進行對實驗對象的觀察。在觀察前,老師提前向學生講清楚觀察的要點和要求,讓學生能夠為生物觀察做好充分的準備。例如:在脊蛙反射實驗的觀察過程中,老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反射弧相關知識的回顧,然后指導一位學生展開實驗,其他學生觀察。為了保證實驗順利進行,在實驗前學生需反復觀看實驗錄像,做好充分的實驗準備。通過對實驗目的、實驗過程和實驗結果的熟悉,學生才能夠更好地進行實驗觀察,使實驗觀察起到應有的效果。
2.3加強對學生觀察過程中的針對性指導
由于每個學生的觀察習慣不一樣,有的較為專注,有的總是愛東張西望,有的有較好的洞察力,有的不知道該如何下手……導致同樣的觀察實驗,得到的觀察教學效果不一樣。老師要加強生物觀察教學的針對性,通過挖掘學生的性格特點、學習特點,有針對性地對個別學生展開教育,從而確保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生物學觀察的要領,培養(yǎng)良好的觀察能力。
例如:同樣的觀察兔子生活習性的實驗,有的學生只能想到兔子吃草這一個特性,有的學生能夠通過兔子吃草的動作觀察出兔子是如何吃東西的、兔子吃東西的習慣性動作、兔子的外形(裂嘴唇、長耳朵)隨兔子吃東西過程中的變化等等。老師要善于觀察學生在觀察過程中的表現(xiàn),對那些不知所措的學生進行積極地引導,激發(fā)學生對了解兔子各方面特征的興趣。
再例如:在對開花植物變態(tài)根和變態(tài)莖的觀察中,一些學生不能分辨出變態(tài)根莖同普通根莖的區(qū)別,在觀察過程中顯得不知所措,老師就要對這些學生進行積極地引導,從而加強學生對開花植物的認識,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
2.4做好觀察記錄,整理觀察結果
老師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做觀察記錄的習慣,并且通過對觀察結果展開討論,提出自己的觀點。觀察記錄和觀察結果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同時提高自身的觀察能力。例如:在用量筒測量生物體積的時候,通過對不同測量結果的記錄,找出測量結果所表現(xiàn)出的規(guī)律,并且通過對測量規(guī)律的探討得出相應的結論。在實驗中,讓學生通過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比較展開討論,養(yǎng)成不斷提高生物實驗精準度的能力,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生物觀察能力。
3.總結
觀察能力是生物學習中的基本能力之一,培養(yǎng)良好的觀察能力是提高生物學習水平的必經之路,所以應該引起廣大生物老師的重視。在初中生物教學的過程中,老師應該摒棄以往死板的生物教學方法,讓學生通過觀察提高自己的生物學習能力,增加自己的生物學知識,從而愛上學習生物,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 參? 考? 文? 獻 ]
[1]祖紅艷.初中生物教學中應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16):331-331.
[2]王艷明.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J].新課程(中學),2013(2):11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