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木么羅依
摘 要:數學為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科目,所以教師開展課程教學需要根據課程要求,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通過改進自己的授課方式方法,這樣才能保證小學生能夠更好的開展課程學習,提升自己的數學學習能力。
關鍵詞:數學教學 ?核心素養(yǎng) ?教學改革
我國近年來教育領域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重視程度增強,根據新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教師對學生的培養(yǎng)目標更為明確。在現(xiàn)代社會背景之下,文化知識積累是個人學習所需,而學科所培養(yǎng)出的能力是能夠伴隨學生終身的,所以為了提升學生的個人能力,小學數學教師必然要將課程教學模式改進,從而給學生提供全面發(fā)展的機會。
一、小學數學核心素養(yǎng)概述
數學核心素養(yǎng)就是在加強基礎知識學習期間,將有關數學學習的技能以及思想方法形成,學生能夠在這種教學模式培養(yǎng)之下,逐漸產生一種對數學知識創(chuàng)新應用的能力。目前數學新課程教學目標產生,教師在加強對學生的課程培養(yǎng)期間,需要根據教學目標要求,將學生的數學感知能力、思維能力、推理能力、空間想象力等全面培養(yǎng),學生就能在課程學習期間獲得數學課程學習的綜合能力。
小學數學的核心素養(yǎng)其實就是在課程學習期間,能夠根據題目或課程內容所需將自己的能力運用,綜合來講就是一種數學能力,有助于學生提升自己的課程學習素養(yǎng),并將自己的學習心態(tài)或思想改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有加強指導,才能更好地促進小學生去理解數學課程本質,通過能力引導將自己的數學成績提升。
二、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相關舉措
(一)教師重視課前準備工作
數學教師基于核心素養(yǎng)下的課程培養(yǎng),需要教師在開展課程教學期間將教學準備工作全面落實。教師在備課階段,要將教材深度的研究并建立合理的課程教學目標。在理清教學重點與難點之后,才能保證將課程教育的節(jié)奏靈活把控。另外教師在教學準備工作期間還要注意將自己的專業(yè)能力加強,拓展教學廣度與深度,對教學方法靈活選用。主要教學目標依據就是加強對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啟發(fā)學習能力等方面的培養(yǎng),逐漸將傳統(tǒng)課程教學中的弊端突破。其次教師與可以加強對教輔技術或工具的利用,將現(xiàn)代化的課程教育全面落實,實現(xiàn)對信息資源的整合利用,集中學生的課程學習關注度,提升課程教學效果。
(二)強調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
小學數學課程教學重視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其中最為主要的就是將學生的數學探究分析能力提升,所以教師要通過課程講解或習題引導,加強對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與鍛煉。數學課程本來就是一科講究邏輯性、周密性的課程,小學階段教師可以從抽象化的知識教學開始,由于對知識探究是從數學知識表象開始的,對于小學生的思維過渡加強,教師著重提升其思維能力,結合板書與多媒體教學的模式綜合應用,引導學生順利理解概念定義,就能探究出更加有效的數學解題方法。
(三)合理設置教學問題,激發(fā)學生探索欲望
數學教師在設置教學流程期間,為了加強對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擁有數學思考的方式,就能積極主動的探索知識內容。教師可以加強對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培養(yǎng),將學生的知識面擴大,使其具備帶著問題去思考數學知識的能力,經過這樣的全方位培養(yǎng),學生就能將自己的課程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的培養(yǎng)。教師利用巧妙的設置問題形式,引導學生產生數學知識主動探索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在此期間教師需要把控設置疑問的層次,學生在正確的思維能力引導之下,就會養(yǎng)成積極有效的數學知識學習習慣。
(四)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建立良好學習氛圍
對于數學課程學習,教師需要注重良好課程學習氛圍的建立,與以往課程教學有所不同的是,教師要將學生在課程學習中的主體位置體現(xiàn)出來,加強對學生的引導與點撥,才能保證課程學習的氛圍積極有效。教師在開展學生的課程教育與引導期間,可以注意與學生之間的合理有效的溝通,放低自己的姿態(tài)去參與學生的問題探究之中。教師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合理展現(xiàn)自己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這樣的良好課程學習氛圍建立起來,學生才能將自己課程學習質量提升。
教師對教材內容深度探究以后不難發(fā)現(xiàn),教材中的數學知識與圖片緊密結合,需要教師的合理表述或情境導入。利用生活化的課程教學形式,將數學基礎知識與日常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性加強,這樣學生就能在教師的引導下,培養(yǎng)自己的數學實踐應用能力與感知能力,加上教師合理設置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內容,學生也能在豐富的課程內容探究過程中,獲得數學知識的良好認知。對與日常生活中的食物、購物、物體形狀等問題的探究,加強學生與社會實際生活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學生就能在切實體驗中,獲得數學課程學習的愉悅體驗,增強自己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能力。
(五)數學核心素養(yǎng)下的教學評價工作
以往數學教師對學生開展課程教學評價,一般都會通過考試的方法進行。但在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小學課程教學期間,教師需要注意的是學生是課程學習的主體,班級每位學生的學習能力與認知水平都是不盡相同的,教師只有展開分層次、合理化的教學評價,才能將課程評價的積極作用發(fā)揮出來。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評價期間,可以多方位的進行。結合考試成績、學習態(tài)度、課堂表現(xiàn)等過個方面,多方位的展開學生課程學習評價。由于班級學生的成績差異化較大,教師要注意給學生適當的鼓勵或批評引導,對于后進生、優(yōu)等生采取不同的教育與培養(yǎng)方式,避免成績較好的學生出現(xiàn)自負的情況,而后進生則因為教師的“冷言冷語”逐漸喪失對數學課程學習的自信心,導致自己的數學核心能力提升受到了嚴重阻礙,影響個人的未來發(fā)展。
數學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課程教學改革期間,需要全面考慮新課程標準規(guī)范中,對小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所需要注意的環(huán)節(jié),將自己的傳統(tǒng)課程教學形式改進,鼓勵小學生積極參與到課程學習之中。教師加強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推理能力的訓練與指導,有助于學生意識到自己在數學知識學習階段,需要加強自己的核心素養(yǎng)提升,掌握合理、有效的數學知識學習方法,這樣才能為自己的高年級數學知識探究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條件。
參考文獻
[1]楊清會.核心素養(yǎng)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方式改革推進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7(10):11.
[2]陸瑤.樂學·自主·分享——基于數學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數學教學思考與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6(32):142-143.
[3]展淑萍.核心素養(yǎng)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問題探討[J].華夏教師,2018(21):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