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婭
摘要:教育相關部門對于高中教育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使人文精神滲透進課堂中。因為語文相對其他的學科而言,其具有較高的文學情懷,同時包含著十分豐富的精神內涵,所以該學科的教學,更利于同學們塑造優(yōu)秀的人文精神。語文作為一項十分基礎的學科,它對人文精神的塑造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一定要確保此門課程有效地融入這一精神。
關鍵詞:高中語文;人文精神;滲透
引言:
精神對于人們起著一定的支撐作用,但是現(xiàn)階段人們過分的關注到物質精神,以至于忽略了人文精神。通過對于高中語文課堂的創(chuàng)新,使其可以對優(yōu)秀的文化進行一定的傳承,培養(yǎng)高中生的人文精神。因此,在課堂中老師應該充分利用語文本身的魅力,來對同學進行熏陶,在課堂中有效地滲透進人文精神,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道德觀念。
一、人文精神
高中時期的教學中,一個重點的內容就是進行人文教育,使得同學們在這一階段的學習中,能夠感悟到不同的文化精神,塑造更加積極的人生理想,提升他們自身的價值觀。這一培養(yǎng)過程是潛移默化的,因此,在高中的語文課堂中一定要加強這方面的教育。利用語文獨特的魅力,來引導同學們探討教材中所蘊含的各種不同的精神文明以及道德理念,實現(xiàn)有效的人文教育[1]。
二、滲透策略
(一)教師提高自身專業(yè)能力
高中語文課堂若是要貫徹人文精神,那么語文老師首先自身要有足夠豐富的專業(yè)水平以及教學經驗。此外,教師還要了解其他學科的一些知識,便于在課堂中向同學們穿插這些知識,加深高中生對知識的理解。例如,教師要掌握歷史宗教、政治文化、道德觀念等等方面的知識,并且要不斷地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多看一些與人文精神相關的書,在閱讀時,一定要有自身的見解與看法。
(二)創(chuàng)新課堂模式
高中老師可以采取一些新的教學方式對于語文課堂進行適當?shù)淖兏?,摒棄傳統(tǒng)課堂中的一些“糟粕”。在信息化的這一個大背景之下,可以應用多種多樣的方式來進行授課,使得語文學科所蘊含的人文精神更好地得到釋放。語文課堂能夠更好地展現(xiàn)出人文教育的優(yōu)秀作用,但是,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中存在著太多的缺點,很難有效地發(fā)揮出這些作用。針對這一點,可以對以往的教學方式進行一定的變革,可以利用一些多媒體的聲音、視頻來進行課堂方式的創(chuàng)新,讓高中生通過這些渠道更好地感受到人文精神的內涵。
例如,在《琵琶行》這一課開始之前,教師可以用多媒體音頻向同學們播放《琵琶行》這一首歌,引導同學們從歌手的唱腔以及音樂的起伏與變化之中,感受作者在寫這首詞時,內心不斷變化的感情以及所要表達的一些情感態(tài)度。通過音樂能夠引起同學們的共鳴,讓他們感受這首詞中作者的精神世界,同時,在課后背誦時還可以利用音樂來進行背誦。
(三)更深層次的解讀教材
高中階段的語文教材在進行編著時,一般會選擇一些具有較高文學價值的一些作品,以培養(yǎng)高中生的語文素養(yǎng)以及文學素養(yǎng),并且培養(yǎng)他們的人文精神。因此,教師在備課以及教學的過程中,都必須深入對教材進行解讀,以挖掘出其中所蘊含的人文精神,引導同學們一起感受文化所具有的獨特的魅力[2]。
例如,在進行《離騷》教學時,教師備課階段就應該充分解讀詞中屈原強烈的愛國精神,以及其自身所具備的永不屈服、堅持正義的精神。在上課時,可以引導同學們從多個角度對于這一首詞進行解讀,全面地感受這一首被后人奉為佳作的詞所具有的文化魅力。通過對于教材內容更深層的學習,能夠讓高中生走進那個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去體會他們的思想,感悟不一樣的人文情懷。
(四)創(chuàng)造文化情景
在進行課堂的具體教學時,可以將高中生以及教師自身,放入文章所構建出來的故事中??梢詮奈闹胁煌宋锏慕嵌瘸霭l(fā)來進行文章學習,也可以對一些故事性比較強的課文通過角色扮演的形式,讓同學和老師都參與到角色之中,感悟他們的感情并且進行充分的演繹,以加深同學對于人物內心世界的揣摩,有利于人文教育的開展。
以《哈姆雷特-第五幕》這一課為例,在教學結束之后,可以組織語文活動,即讓同學們分組進行片段式的角色扮演。通過他們自身對于角色的揣摩以及理解,然后進行實際的表演,使他們能夠在這一表演的過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本故事,親身參與到故事主人公的各種任務糾纏中去,更深刻地體會到各人物的內心情感。教師可以針對不同人物的情感進行剖析,然后在講解的過程中融入人文精神,使得這一講解能直擊高中生內心。同時,通過這種扮演的方式,還能夠吸引他們對于語文學習的主動性,以促進他們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為更深層次的語文教學打下一定的基礎。
三、結束語
綜上。人文精神不管在什么時期,都是社會進步的基礎,也是社會對于人們所提出的基本要求。高中語文教學中,可以滲透進相關的精神,培養(yǎng)高中的文化素養(yǎng)以及人文精神,促進他們更加全面的發(fā)展。這一過程中,語文教師必須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專業(yè)水平,在課堂中使用更加有效的教學方式,引導同學們更加深入的探討課本內容,將人文精神全面的滲透進教學中的各個方面。
參考文獻:
[1]李建軍.語文教學中把握“人文精神”的出發(fā)點[J].語文學刊,2015.3
[2]趙普枝.淺談高中語文教學的人文精神滲透問題[J].文理導航(上旬),2016,(5):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