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長紅
【摘要】 ?高中英語閱讀的材料有著極其豐富的語言知識、語言內涵和語言文化,這也是學生需要重點掌握的內容,教師因此必須努力為學生營造高效率的閱讀教學課堂。遺憾的是當前高中英語的閱讀教學中還存在不少問題,需要我們英語教師們逐漸去完善。在充分理解了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前提下,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并通過分析具體的閱讀課堂案例去設計教學流程,從四個方面培養(yǎng)高中學生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 ?閱讀教學 語言能力 文化品格 思維品質 學習能力
【中圖分類號】 ?G633.41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3-028-02
2014年3月30,由教育部以教基二〔2014〕4號發(fā)布的《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提出了“核心素養(yǎng)”這一重要教育理念。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主要是指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四個方面。本文以英語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理論為基礎,結合我們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從四個方面來探討如何利用有效的教學設計去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一、尊重學生主體性和個體差異,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
語言最本質的功能是交流,所以在閱讀教學設計中,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是首先要被考慮的問題,因此教師要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去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依靠學生主體直接參與并完成一系列課堂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切實體會到如何用語言進行溝通交流并感受語言交際的趣味性和意義性,對學習語言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然而長期以來,在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中,使用的都是以教師為主的原則,使學生成為語言知識的被動接收者,因此嚴重影響了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那么,如何才能夠讓高中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在課堂教學中得到培養(yǎng),并為他們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打下良好的基礎呢?答案就是一切教學任務都要圍繞學生展開,以學生為課堂中心進行課堂設計。結合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體現學生為中心就是要教師在研究閱讀教材與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在課內外有效地組織教學活動,讓同學們自己學會發(fā)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從而達到閱讀教學目標,完成閱讀教學任務。例如:在上人教版必修3第一單元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的閱讀課時,我提前讓同學們通過各種現代化渠道去查找搜集了世界上各個國家的各種重要節(jié)日,同時把節(jié)日起源及相關的慶?;顒佣颊沓鰜?,先讓同學們在小組內部進行討論,再按組別派學生代表到課堂上做Presentation,然后按各組評分高低評選出優(yōu)勝的小組,讓學生真正掌握了課堂的主動權,因此達到錘煉學生語言能力的目的。
二、將文化熏陶融入閱讀教學,培養(yǎng)學生文化品格
在《義教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中,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整體目標被明確提出來,即“以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的發(fā)展為基礎,培養(yǎng)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閱讀是學習各種知識的重要途徑之一,同時也是豐富學生文化知識的手段之一。當前的英語閱讀材料主題分布廣泛。根據材料中的篇章的內容,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有關文化的問題,引導學生去了解各國文化差異,挖掘文化信息。
例如:在上人教版必修3第一單元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的教學過程中我還設置了以下幾個問題來引導學生積極思考:
(1)In Japan, what kind of events are held to honour the dead ?
(2)How did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begin in China?
(3)What common activities do people in China have during Spring Festival each year?
(4)Which festival is regarded as the most important in the western countries? What do people do to celebrate it?
通過以上一些問題的設計,鼓勵學生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對世界上其它國家的節(jié)日進行大致了解,同時通過各種節(jié)日活動了解了其它國家的文化,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文化品格的目的。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文化相關的內容設計課堂教學,讓學生深入了解閱讀材料中涉及的文化內涵,讓他們的文化品格得到培養(yǎng),從而讓學生在英語語言及文化的學習道路上越走越遠。
三、靈活運用閱讀教材,培養(yǎng)學生英語思維能力
對閱讀材料進行分析和解讀的過程其實就是英語閱讀的過程,需要讀者對閱讀材料進行提取、歸納、推理、總結等一系列的思維活動,能夠達到對文本的全面理解。換句話說,閱讀的整個過程其實就是思維進行積極活動的過程,所以說英語閱讀教學就是訓練和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一個過程。但是不少高中教師對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思維培養(yǎng)重視程度不高,在平常的閱讀課堂教學中仍然采取翻譯文章中每句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被動接受語言知識,使訓練學生思維方法的目的無法達到。以下是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可以用來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一些途徑。
1.精心設計閱讀熱身任務,打開學生思維的閘門。在閱讀教學的各種讀前熱身活動中,教師可以圍繞文章話題對猜測任務進行有創(chuàng)意的設計,從而達到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拓展學生思維的目的。巧妙而合理的任務設計,能使學生之間和師生之間的觀點發(fā)生碰撞。伴隨著新觀點的生成,學生的思維能力不斷提高,閱讀的欲望更強烈。例如:在A sad love story 這篇文章進行講解之前,我讓學生對LiFang和HuJing愛情故事的發(fā)展過程及結局進行推測并說明理由,學生們積極發(fā)言,觀點奇特新穎,這樣學生的思維能力就得到了很好的鍛煉。
2.靈活創(chuàng)造各種問題情境,啟發(fā)學生思維活動。思維總是在一定的問與答的環(huán)節(jié)中產生的。思維活動的過程就是一個學生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主動發(fā)現問題并讓問題得到解決的過程。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努力創(chuàng)設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情境,通過學生對這些問題的思考與回答啟發(fā)他們積極的思維活動,達到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發(fā)展的目的。例如:在人教版必修3第2單元Healthy eating的閱讀教學中,我在讀前設置了幾個引發(fā)學生積極思考的問題,比如說讓他們對健康飲食進行定義,談談他們對當前時尚話題節(jié)食減肥的理解,說出自己生活中好和不好的飲食習慣等與健康飲食相關的話題。因為這些都是他們特別熟悉又感興趣的話題,同學們踴躍發(fā)言,各抒己見。通過這項思維活動,不僅獲取了本單元的相關知識,學生還對健康飲食和課文內容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思維能力也明顯得到了訓練。
四、對閱讀課堂教學進行合理優(yōu)化,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
學生利用已獲得的知識去獲取新知識,其實就是自主學習的過程。教師教育的最終目的也就是發(fā)展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主發(fā)展的能力。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培養(yǎng)或提高,教師就得通過優(yōu)化閱讀課堂教學的辦法把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fā)出來。
1.營造最佳閱讀課的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學習氛圍對學生的學習來說是相當重要的。教師要注意在閱讀課堂上建立民主和平等的師生關系,同時也要密切關注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教師的語言、動作和神態(tài)都要讓學生感到親切可信任。在這種基礎上再利用教學小技巧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讓他們在英語閱讀課中產生滿滿的成就感和愉悅感,最終產生對英語學習的濃厚興趣。
2.充分利用課堂的主陣地,培養(yǎng)學生主動閱讀和學習的習慣
常言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要想在英語閱讀課上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的學習能力,教師可以在平時閱讀課的教學過程中引進一些高中生很喜歡閱讀的英語學習材料并指導他們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和各種閱讀小竅門,讓其體會閱讀學習的樂趣,進而對英語的閱讀材料愛不釋手,養(yǎng)成主動學習的習慣,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實踐證明,在老師別具匠心的引導下,學生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是可以循序漸進培養(yǎng)起來的。這對學生提高英語學習效果和形成良好的學習策略有很大的幫助。因此,英語老師在日常閱讀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 參 ?考 ?文 ?獻 ]
[1]程曉堂,鄭敏.2003. 英語學習策略.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英語課程標準.研制組編寫.普通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實驗).
[3]王篤勤. 2003. 《英語教學策略論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4]李紅霞.淺談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J].
[5]張旭.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