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麗菲
摘要:閱讀是語文教學的基礎,而名著閱讀是學生閱讀的另一只翅膀,那么在生本理念下進行有效地名著閱讀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通過對目前初中名著閱讀教學,提出了應對的策略:充分利用好閱讀名著的時間;養(yǎng)成良好的名著閱讀習慣;激發(fā)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重視階段性檢查、交流與總結;促使閱讀與寫作、考試相結合。這將會幫助學生走進名著,叩問經典,真正徜徉在經典之間。
關鍵詞:生本理念;有效;名著閱讀;問題分析;應對策略
生本理念,是指“真正以學生為主人的,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閱讀是語文教學的基礎,而閱讀是語文教學的基礎,而閱讀能力是體現語文素質的重要標志,但作為閱讀材料的文學名著更是以其獨特的魅力,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塑造著個體的性格,碰撞著人的靈魂,那么在生本理念下有效地閱讀名著是非常必要的。
但從學校教學實踐來看,名著閱讀的現狀令人堪憂,無論是對經典名著的認識、理解層面,還是具體實施的環(huán)節(jié),都存在較多不足,名著閱讀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處于可有可無的“邊緣角色”。在新課標理念的探索實踐過程中,依據“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的要求,我們要引導學生把握好時間閱讀,并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而且我們可以積極地開展讀書報告會、讀書知識競賽、讀書征文等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讓學生充分地參與各種形式的活動,能有效地增加他們的閱讀活動體驗,從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名著的興趣,促使他們積極閱讀名著,并以具體的評價操作來檢閱學生的閱讀質量與水平,從而讓學生進行有效地名著閱讀。
一、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好閱讀名著的時間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為了擴大學生的名著閱讀量,不僅僅讓學生在課內閱讀,還必須讓學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假期來閱讀,從而保證時間上的充足。
二、指導學生在閱讀名著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教師要讓學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閱讀習慣,學會做讀書筆記。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摘錄法:把自己認為重要的,有價值的歷史典故、名言警句或生動精彩的片段分類抄錄下來,摘錄時要做到少而精,且要尊重原文,不能斷章取義,并要在結尾處注明出處。
批注法:凡自己的書,小到字詞,大到書中的重點、難點都可以在書上劃線或做上各種符號圈點,在書的空白處,寫上自己的見解和感悟??捎妹寂?、腳批及旁批等。
概括法:通過分析、歸納,用自己的話概括某一章節(jié)的內容提要或故事梗概,力求多保留原句。
評點法:讀完一本名著或一篇文章后,指導學生有感而發(fā)書寫心得,或品論得失補充觀點。寫的時候要抓住兩個字,一是“讀”,把名著讀懂,二是“感”,注重讀者的內心感受。
例如:讓學生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名著時,我就引導學生做好如下的讀書筆記:(1)用圈點勾畫寫批注的方法,賞析引發(fā)你感觸的語言文字;(2)摘錄優(yōu)美文句、段落,做成讀書卡片;(3)為這本書寫300字左右的內容簡介;(4)從報紙、雜志、書籍或網上收集資料,寫一篇短小的書評。
通過這樣的引導,從而使學生與經典產生心靈的碰撞與交流,幫助學生養(yǎng)成終身的良好閱讀習慣。
三、激發(fā)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葉圣陶老先生就說過:教師要“善誘導”,只有轉變學生的閱讀方向,激發(fā)他們的興趣,才會對名著“悅讀”。
一般情況下,我會要求全班通讀一本書,平時每周寫一篇讀書摘錄和讀后感,每周一進行檢查,一兩個月之后通過舉辦故事會、讀書報告會、讀書筆記評展等活動,使每人都有一種收獲感,從而更加激發(fā)了他們的興趣,才會對名著“悅讀”。如四大古典名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 教師可引導學生在讀作品的同時,收看這些影視,最后讓學生讀完作品后,寫一篇短文對比原著與電視劇的異同優(yōu)劣。通過這些活動,可大大調動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
四、重視階段性檢查、交流與總結
由于學生的閱讀主要是在課外進行,難以得到有效的反饋信息,因此,教師必須重視學生閱讀的階段性交流與總結。
首先,教師要做好相應的階段性檢查工作。教師必須要明確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讀完相應的內容,當讓他們通讀一本名著后,教師要通過調查、座談、書信、周記等形式及時了解學生的閱讀進程、閱讀感悟與閱讀困惑,并給予相應指導。
其次,教師要認真落實好每個階段的讀書報告會。教師以小組為單位,認真開展讀書報告會,組織好學生進行階段性成果匯報與交流,鼓勵學生在會上大膽地與老師、學生進行交流,以此監(jiān)控閱讀過程與檢測閱讀效果,從而更好地推動下一階段閱讀活動的進行。
最后,教師要做好鼓勵工作。對于在階段性閱讀中表現突出的小組和學生,要給予一定的獎勵。對于在閱讀交流中出現的優(yōu)秀作品(讀后感等),要推薦到校報上發(fā)表,從而激發(fā)學生閱讀的熱情。
五、促使學生把閱讀與寫作、考試相結合
把閱讀與寫作、考試相結合,會促使不愛讀書的學生去讀。結合學生閱讀的篇目,布置寫作的話題,可以改寫、縮寫、續(xù)寫故事,寫人物評論等。每當學生通讀一本名著后,我都會讓學生每人出幾道難易適中的題目,寫好答案,做成卡片,從而讓學生更能把握名著里的故事情節(jié)、人物形象、主題思想等。若能在考試檢測中能從學生出的問題中挑選一些問題,從而讓學生更有成就感。
名著世界博大精深,魅力無窮,而名著閱讀教學更是一門藝術,只要廣大的語文教師能有效地引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有效地評價,定能使學生走進名著,叩問經典。讓我們行動起來,為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而奮斗。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2012.3
[2]蘇衛(wèi)兵.中學生名著閱讀的現狀及對策.安徽教育.2001(2)
[3]王瑞華.如何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中小學教材教學.2004.10.25.
[4]黃福強.沒有經營不好的課堂.華中師范大學.2012.12.
[5]劉彩云.“生本”教育理念下語文閱讀教學模式的探索.中學語文.2010(5)[6]顧群燕.初中語文名著閱讀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操作策略研究.教育科研.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