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高中語文教學理念不斷更新,與小學、初中語文相比,高中語文難度的增加,具有較強的文化性,學生學習的過程遇到的困難較多,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其思維能力,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語文。興趣的培養(yǎng)及引導能讓學生更好的參與自主探究學習。
關鍵詞:高中;語文學習;興趣;培養(yǎng)
興趣是做好一切事情的根本,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是要在有效的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探索、了解語文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真正融入語文課堂,成為一個“樂學者”,享受語文學習的過程。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有興趣而產(chǎn)生的自主學習更容易獲得較好的學習效果,作為一名一線的語文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抓住每一個可以利用的機會,通過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及課堂教學效果。因此,對如何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提出以下方法及措施。
一、打造自我品牌,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
打造自我品牌,就是教師要樹立良好的自身形象,使高中生信服你,認為你是他在求學經(jīng)歷中遇到的最好的語文教師,你是他心中的偶像,值得欽佩、值得崇拜,這樣高中生就會自然而然地團結在你的周圍,對學習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高中生的潛能就會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教師的教學工作也就能順利開展,教學質(zhì)量也就能得以提高。
教師要樹立自身形象,就應該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影響高中生,用淵博的知識征服高中生,用自身的成功感動高中生,用妙趣橫生的教學語言感染高中生,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吸引高中生。教師是高中生的良師,又是高中生的益友,融洽的師生關系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能促進師生的互動。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同時也伴隨著心靈的接觸、情感的交流,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就要認識到師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師要和高中生交朋友,讓高中生走近教師,愿與老師交朋友,有了良好的感情基礎,也就能激發(fā)高中生的學習興趣。
二、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
在高中語文課堂中,部分學生不注意聽講,主要的原因是他們沒有更好的融入整個課堂教學氛圍中。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要積極采取行動,從課堂教學的一點一滴中尋找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切入點,讓學生納入并參與課堂。教師可以在教學中根據(jù)具體的課文內(nèi)容,組織豐富多彩的互動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語文知識,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有一種主人公意識。例如,在教授的《雷雨》時,教師不能只就課文講課文,這篇文章是現(xiàn)代話劇的代表作,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組表演話劇,選取一部分的學生當評委,在這樣的活動中讓學生了解、感受文章的內(nèi)容,及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如此引導學生參與,增加其參與探索語文知識的意識,有助于培養(yǎng)其學習興趣。
三、改革教學方法,多措并舉激發(fā)高中生興趣
1.必須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變被動為主動
挖掘學生的潛力,激發(fā)和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課堂上有自主的學習與思考的時間與空間,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比如每節(jié)課在課堂上我都讓一兩個學生上臺發(fā)言演講,然后再請一兩個學生上臺針對同學的演講發(fā)言發(fā)表評價。還有在自讀課文的教學中,盡量以問題形式讓學生充分討論,共同解決。這樣就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有主體參與的感覺,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使課堂充滿著活躍的氣氛,個個踴躍討論,積極發(fā)言。但在培養(yǎng)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中,要注重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讓學生掌握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掌握閱讀分析的方法要領,改變舊的學習狀態(tài),不是被動地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而是主動地掌握和運用知識。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的“我認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睂W生只要掌握了科學的有效的學習方法,才能融會貫通,終身受益。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變被動為主動的學習方式,是提高高中學生語文素質(zhì)的基礎。
2.靈活地運用多媒體教學,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掌握知識是以感性知識或經(jīng)驗為基礎的,語文教學是以形象思維為主的。通過直觀教學可以使知識具體化、形象化既可以為學生感知、理解和記憶創(chuàng)造條件,也可以激發(fā)學生追求知識的興趣。語文課堂教學上的直觀教學,主要是模擬直觀,它是通過對實際事物的各種摸擬形象而進行,包括實物、各種教學圖片、圖表、幻燈片、教學電影等。語文各冊的前面都有幾幅畫面各異的圖像,結合課文讓學生揣摩這些畫面,可以收到自然感受染的作用。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勤做幻燈片,利用電腦制靈活多樣的課件,以豐富教學內(nèi)容。
3.教學語言要幽默風趣,富有文彩
語言是重要的交際工具,在教學中是實施教學的主要手段。有的老師講課講得有聲有色,學生愿聽也樂于聽,且意味盎然。有的教師講課整節(jié)課是枯燥無味的,只知道在黑板上不停地寫寫劃劃,用黑板語言代替教學語言,這樣的課對學生來說是意味索然,不愿意聽,也不想聽。我曾聽過魏書生老師的一堂公開課,發(fā)現(xiàn)他的課之所以深受學生的歡迎,就是因為他們注重了教學語言的運用,整堂課是輕松愉快、幽默風趣,文彩飛揚。正如魏書生自己所講“每堂課都要讓學生有笑聲”。這種笑就會自然而然地營造一種良好的課堂氣氛,在這種氣氛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得到激發(fā),學生在愉快中迅速掌握知識。
總之,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習興趣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新課堂,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好奇心,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與學生共同進行課后總結,鞏固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教學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延伸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保證課堂教學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