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維勇
摘 要:圖書是傳播文化內容的媒介。隨著我國圖書市場體制的完善,以出版為導向的行業(yè)規(guī)模也在擴大,促進了圖書出版內容多元化的產出效率。而教育類圖書是專門傳播教育內容與文化的重要途徑,為社會人群提供了新的學習渠道。近年來,教育類圖書出版與營銷情況卻不容樂觀,需要對此提出具體策略。
關鍵詞:教育類;圖書出版;現狀;優(yōu)化路徑分析
引言
教育類的圖書分布十分廣泛,這是由教育性質的獨特性決定的。教育是社會發(fā)展和實踐的產物,并不拘泥于傳統意義上的學科教育,隨著社會發(fā)展,又呈現了豐富的多元內容。以社會實踐為導向的教育類圖書,正是大量社會人員所需求的。但也因此,造成了教育類圖書管理空間的擠壓,不利于市場流通。
一、教育類圖書出版的現狀
(一)缺乏管理體系,圖書內容混亂
就現階段來說,教育類圖書出版作為行業(yè)出版的一個營銷板塊,帶給了相關企業(yè)可觀的經濟利益。但隨著圖書出版規(guī)模擴大,內容五花八門,而出版流程較多,相關出版商為了經濟利益,往往會節(jié)約成本,進而縮短相應的流程。這就導致許多圖書出現重復出版的情況。而從現階段情況來看,以教育類出版圖書最為嚴重,這主要是兩方面原因造成的:
其一是,盡管教育類圖書受眾群體較多,但是并沒有對教育類有一個明確的定義,導致以教育為幌子的許多相關圖書都接連出版。例如教育營銷類、教育指導、教育行政等,并沒有針對固定的人群和職業(yè)進行出版發(fā)行。這就導致許多教育類圖書內容不具備實用價值,往往指向性不明確,只是重復陳述自身觀點。例如以講解歷史文化為研究方向的袁騰飛叢書和馬紅波叢書,就在知識論點方面有大量重合。由于教育類圖書的創(chuàng)作者多為學者教授,而這些人員的觀點帶有模糊不清的特征,因此,教育類圖書的受眾群體也在減少?!?】
其二是,教育類圖書的審核流程較為嚴格,由于學校教育以及其他培訓班學習的教育內容擠壓,通過圖書進行輔導學習的大多需要通過圖書進行實踐,要求實用性強。而這種內容較為優(yōu)質,但是當前市場教育類圖書良莠不齊,出版商并沒有真正落實嚴格流程的規(guī)劃,并沒有建立相應的出版體系,將理論與實用型的圖書進行分類。這就促使閱讀對象很難及時發(fā)現需要的教育內容,并漸漸喪失了興趣。
(二)網絡沖擊,圖書內容單一
除此以外,需要看到,隨著新時代的發(fā)展,信息技術應用于教育行業(yè),取得了驕人成果。許多圖書館已經開始運用網絡技術,對原有的圖書管理工作進行了業(yè)務整合,改變了原有的館藏區(qū)域,讓學生能夠進行電子書籍資源庫的擴展。這無疑為教育類紙質圖書出版抽離了部分流量。教育類圖書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出版運輸,而在這一過程中,許多閱讀者迫切地尋求相關圖書的輔助,而電子圖書傳播速度快,且不受儲藏空間的約束?!?】另外,圖書出版行業(yè)并沒有挖掘出教育類圖書的特色,針對性地結合圖書的受眾群體心理特點,豐富圖書的表現形式?,F階段大部分教育類圖書純粹的是理論性較強的文章,這些文章枯燥乏味,整體的排版較為擁擠,又沒有生動的插畫和繪本表現。因此,很難吸引更多閱讀人群,也就造成出版商會減少出版次數。
二、教育類圖書出版的優(yōu)化路徑
(一)產業(yè)融合,建立出版體系
圖書出版產業(yè)需要優(yōu)化內部環(huán)境,從原有的單一出版多種圖書轉變?yōu)閿底只a業(yè)融合的新形式。首先,借助數字信息與紙質圖書于一體的優(yōu)勢,搜集更多具有價值的圖書資源加以整合。然后根據圖書資源,對所屬的類別具體開發(fā)。以教育類為標準,利用數據識別技術,對教育類圖書細分,以教育研究、教育指導、教育科學等細分,開發(fā)出具體的出版模塊。由于市場機制的完善,出版資源應該以結構為導向,優(yōu)化資源的配置,從傳統的各自營銷脫離出來,以消費者為主導,將整個出版市場的圖書資源加以利用。不斷探索和發(fā)現教育類圖書的特色,可以利用新媒體優(yōu)勢,組織相應的教育類圖書營銷活動,將教育類圖書與當下主流的視頻IP和教育門戶網站相結合,打造出具有實踐價值的教育圖書項目,從而擴大教育類圖書的影響力。同時,需要加大對圖書出版的管理,出版商不僅僅需要進行出版工作,還要加大對圖書內容的嚴格審查,盡可能地減少重復以及抄襲率。對組織出版的相關工作人員進行管理監(jiān)督,促使其具備一定的圖書管理知識,對圖書的排版、校對以及空白頁審查等逐一進行分析落實,對發(fā)現的問題要及時匯報,并加以改進,從而提高教育類圖書的質量?!?】
(二)改良出版模式,豐富出版內容
從國際出看,“出版社―批發(fā)商―零售商―最終讀者或消費團體”的模式是出版物發(fā)行主要銷售渠道。圖書發(fā)行宜采用垂直營銷系統,該系統是由生產者、批發(fā)商和零售商組成的統一的整體,主要有團體式、契約式和支配式三種系統類型。連鎖經營、超級書店和出版社直銷是垂直營銷的幾種具體模式。最為常見的是連鎖經營模式,連鎖經營有直營連鎖(團體式)和特許連鎖(契約式)兩種主要連鎖方式。直營連鎖便于統一管理和控制,但需要較多的資金投入;特許連鎖則可以充分利用社會資金實現迅速擴張,但管理控制比較松散。連鎖經營便于統一經營管理、實現規(guī)模效益和提高競爭力。對我國文化市場而言,應該鼓勵并大力發(fā)展圖書直營連鎖,這有以下好處:一是政府不再直接管理成千上萬家小批零商,而是面對數量有限的連鎖總部,管理難度大大降低;二是可以借助連鎖總部的統一配送、統一促銷策略等,有效解決盜版和折扣混亂等問題;三是通過連鎖總部進行企業(yè)形象設計與管理,提高書店的文化品位【4】。
三、結語
綜上所述,教育類圖書出版企業(yè)應該立足于自身基礎,以市場發(fā)展為導向,注重圖書品質與挖掘圖書特色資源。教育類圖書面臨著許多困境,需要從改良模式和拓展內容中進行,并加強產業(yè)融合,從而利用信息資源優(yōu)勢,這是極為有利的途徑。通過開發(fā)模塊進行數字化分類,使教育類圖書獲得更大傳播空間。本文對此提出了具體的探究方向,望予以重視。
參考文獻:
[1]王新.新媒體時代傳統圖書出版的生存發(fā)展之路[J].傳媒論壇,2019,2(22):136.
[2]李杰靜.[J].中國編輯,2019(10):68-71.
[3]孫毅芳.基于數據挖掘的學前教育類圖書推薦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中國新通信,2019,21(17):187-188.
[4]李國光.VR和AR在圖書出版領域的應用探析——以教育培訓類圖書和童書類出版為例[J].青年記者,2019(11):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