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震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如今在我們的現(xiàn)代教學當中越來越多的融合了新技術和新方法。微課作為信息技術運用的一種方式,現(xiàn)在已經普遍的使用在各個專業(yè)的學科內容教學當中。微課的呈現(xiàn)方式和傳播載體與今天人們常常使用的設備高度一致,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學生們利用碎片化時間以及教學中重點知識的詳細講解等問題。利用好微課,我們可以將建筑力學的相關教學內容進行更加深入的滲透。本文中筆者就自身的教學經驗來談一談微課在建筑力學教學當中的運用方式。
關鍵詞:微課教學;建筑力學;信息技術
如今在我們的教學之外,常常提到的一句話就是碎片化的時間,互聯(lián)網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使得如今人們獲取知識的方式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學生更加習慣于利用手機及時的獲取消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很多時候學生對于大部頭,復雜的知識接受起來有一些困難,但是對于體量比較小,時間比較短的知識內容接收起來卻比較迅速。針對學生目前這種信息獲取的習慣,我們也研制出了新的教學模式,那就是通過微課,進行逐個知識點的擊破和講解。微課體量小,時間短,其形式與當下流行的短視頻內容十分類似,通過這種形式的教學內容,我們可以讓學生在短時間內獲取一個重要的知識點,同時微課也可以作為我們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補充,幫助學生提高對于專業(yè)知識的理解。
1 微課教學的作用
1.1 利用碎片化時間
在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碎片化時間這一個概念越來越多的被我們提及,這主要是指在信息爆炸和信息傳遞速度越來越快的背景之下,人們對于信息的注意力集中時間越來越多,這就造成了人們越來越習慣于去獲取那些時間比較短,內容相對比較少的資訊。從社會發(fā)展的角度來講,這幾乎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因此我們今天的教學不應該抵觸這種碎片化的信息傳播模式,而是應該將其利用起來,融入在我們的教學當中。微課的時長和體量以及傳播方式,都與時下人們所習慣的碎片化信息傳播模式十分類似,我們的學生是成長于互聯(lián)網當中的一代,可以說就是互聯(lián)網的原住民,微課這種形式對于他們來說更容易接受,同時也能夠更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因此利用微課進行教學,對于我們提高教學效率,有很大的幫助。
1.2 單個知識點的全景式突破
微課這種信息傳播模式最大的特點就是時間比較短,所講述的內容也相對集中。在這種比較集中的時間里,我們一般會在一節(jié)微課當中只放入關于一個知識點的講解,這個知識點往往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會出現(xiàn)問題的難點,學生在理解上可能會出現(xiàn)偏差,而通過10分鐘到15分鐘的集中講解,我們可以為學生梳理關于這個知識點的整個知識脈絡,讓學生以一種全景式的視角去了解知識中的難點,從而尋找學習上的突破。
2 利用微課進行建筑力學教學的策略
2.1 利用微課統(tǒng)籌課前知識構架
建筑力學這一門課程的理論性很強,同時內容上的安排也相對比較嚴肅,因此很多時候學生會感覺這門課有一些枯燥。其實建筑力學這一門課程有很強的邏輯性,如果學生能夠在學習之初把握好整堂課所講授內容的邏輯聯(lián)系,那么就能夠更快的進入到課堂學習的狀態(tài),更深入的理解好老師的講解內容。因此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在課前利用微課幫助學生統(tǒng)籌梳理學習的知識構架。
舉例來說,在我們的教學內容當中會涉及到二力平衡公理。最內容所包含的理論知識較多,同時還會涉及到一些例題,讓學生更加直觀的了解二力平衡公理的內容。因此在課前我們可以制作一個微課視頻在視頻中首先簡單的向學生介紹二力平衡公理的基本內容,然后再向學生介紹在課程當中可能會涉及到的幾個例題。將二例平衡公里的理論內容與例題一一對應,在課前的微課學習視頻中,梳理好他們之間的關系,這樣學生帶著這種基礎的了解進入課堂就能夠更快的進入到學習狀態(tài)里。
2.2 利用微課梳理課后重點知識內容
除了在課前使用微課幫助學生預習以外,在課后我們依然可以使用微課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教學當中的重點和難點。在課堂教學中總會涉及到一些重點問題,但是受到課堂教學的時間限制,我們往往無法將所有的重點問題都展開講解,因此教師可以將自己認為比較重點的內容在課后制作成微課視頻發(fā)給學生進行繼續(xù)深入觀看和課后延伸。
舉例來說,在學習靜定單跨梁的內力計算時,會涉及到,簡支梁和懸臂梁任意截面的內力計算的問題。在這種問題的計算上,學生往往會犯馬虎或者對于計算過程理解不到位。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后制作微課視頻,單獨用一個例題來講解這一計算過程,并且將計算過程當中的所有重點和容易忽略的點進行深入的示范。通過這樣的方式,課后的微課延伸,就能夠很好的為課堂中的教學進行補充,學生所學習到的知識也會更加深入。
綜上所述,在今天的建筑力學教學當中,我們可以在課前與課后分別制作微課,幫助學生了解課程內容延伸重點知識。微課是適應這個時代而產生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我們教師也必須以更加積極的心態(tài)去擁抱新技術,在新的教學背景下,幫助學生提高自己。
參考文獻:
[1] 劉玉欣.在工程力學課程中進行微課教學的應用研究[J].科技視界,2015(03).
[2] 楊明.高職教育微課開發(fā)綜合討論[J].職教論壇,2014(06).
(作者單位:南京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