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友歸
摘要:為了促進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效率,隨著課改的要求,教學活動應不斷進行創(chuàng)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與寫的教學模式在不斷的創(chuàng)新,為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提供了發(fā)展動力?!白x寫互動”是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手段,為持續(xù)提升學生語文知識的水平奠定基礎。本文就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的運用進行闡述,為不斷提升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讀寫互動;小學語文閱讀;核心素養(yǎng)
在當前語文的教學活動中,通過將讀與寫進行結合,為學生進行素材的積累,通過讀寫的互動配合能夠讓學生進行情感的自由表達和抒發(fā)。小學生正處于想象力豐富、好奇心重的年齡,為了讓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教室就應該不斷對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激發(fā)學生對閱讀的熱愛,進一步提升學生語文方面的綜合素養(yǎng)。
閱讀是對學生在對文章文字分析和語義理解能力的考查,閱讀教學與其他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有著重要的關聯(lián)性 。例如大量的閱讀能夠為學生寫作提供豐富的素材,閱讀能教會學生更多情感的表達方式,從而促進在寫作方面的得心應手,讓寫作通過閱讀不斷得到強化。然而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當前課堂中仍然有些教在閱讀教學中并沒有將讀和寫進行很好的結合,在讀寫教學模式上缺乏積極地創(chuàng)新,從而影響閱讀的教學效果。本文就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的運用進行闡述,為不斷提升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奠定基礎。
1 通過讀后感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
在對一篇具有價值意義的文章進行解析之后,文章中的某一種價值情感會觸動學生內心深處,學生通過文字的形式將感觸記錄下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有意識的記錄下自己內心深處的情感變化,并鼓勵學生進行讀后感寫作。例如四年級上冊《梅蘭芳蓄須》一文中所描述的梅蘭芳的行為充分表達了其高尚的愛國情感和堅定的民族氣節(jié)。通過引導學生的對文中重點語句所體現(xiàn)的思想感情進行體味,進而在學習完一篇文章之后寫一篇讀后感。讓學生寫一下通過文章所學到的精神,以及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自己應該怎樣去提升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教師在其過程中進行積極引導,拓展學生的思路。在進行寫作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文章寫作背景,鼓勵學生從文中感受不一樣的情感,通過不斷的讀寫模式提升學生寫作技巧。
2 聯(lián)系實際生活,豐富寫作情感
寫作源于生活中的真實感受,小學生大多數(shù)對生活中事物缺乏相應的認知,理解能力有限,從而導致學生在進行寫作的過程中缺乏更真實、更豐富的情感。在進行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能夠靈活運用材料,將文章中的人物、事件等細節(jié)與實際生活相關聯(lián),讓學生從生活中體驗人生。通過閱讀來加深對社會生活的認知,讓學生學會從多角度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進而創(chuàng)新學生的寫作立意。在《蟋蟀的住宅》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學會認真觀察事物的方法,激發(fā)學生對于生活周圍事物的興趣。蟋蟀的住宅是不斷通過修整和勤勞的工作換來的,學生在感嘆勞作工具柔弱的同時,感嘆勞動成果的偉大。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對自己身邊“偉大事跡“相關材料的收集,可以是生活中父母的辛勞付出、可以是城市中忙碌的路人、也可以是大自然中的相關事件。讓學生通過筆尖寫一些自己生活中“偉大事件“背后的辛勞和付出,在寫作過程中不斷促進學生對于生活周圍事物的觀察。讓學生學會自主探究,通過積累厚重的寫作素材用更豐富的情感進行表達。進而促進學生不斷提升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3 促進學生交流,豐富知識的認知
每個人的閱讀都有限,在有限的實踐通過分享交流不斷拓寬學生對未知領域的認知。 自主的感知理解知識自我文章的感觸,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讓學生形成對各類文章更深層次的理解,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解決未知領域的問題,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舉辦讀書交流會,在平時學習生活中鼓勵學生進行高效閱讀,并在某一時間點開展讀書分享活動,讓學生深入作品的核心,通過分享與交流形成對同一作品的多維度認識。另外在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可以相互推薦優(yōu)秀為文章,讓學生在閱讀中豐富知識,開拓視野。在對某一作品進行學習過程中鼓勵學生用筆記錄美好的情感,與同學之間展開筆尖交流,共同營造書香校園。
4 學會根據(jù)文章進行仿寫
優(yōu)秀的文章常常通過豐富的表達手法進行情感的抒發(fā),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文章中優(yōu)美的語句進行謄寫,并展開對相關寫作手法和表達方式的學習,進一步鼓勵學生進行語句的仿寫。例如有的文章中采用了大量的比喻擬人手法,學生在描寫事物的過程中可以借鑒。教師在實施閱讀教學中要讓學生通過閱讀體會作者的情感,在以后遇到類似寫作時就會得心應手。
5 總結
教師在實施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應注重讀與寫的有機結合,培養(yǎng)學生對文章理解和寫作的能力。在教學中教師應不斷進行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并能夠根據(jù)學生的掌握程度彈性調整教學計劃,為學生未來身心發(fā)展和綜合素質全面提升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文世康.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考試周刊,2019(46).
[2] 郭嫚玲.論互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2(09).
(作者單位:廣西百色靖西市武平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