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梅
摘要:新的教育形勢下,一線教師要重視合作探究教學,并結合教學實際探索有效的落實方法,本文基于筆者的教學探索與實踐,以蘇科版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一節(jié)第一課時的教學為例對合作探究教學的實施進行了簡要探討,主要分為學習小組的劃分、學習任務的設計,以及課上師生積極互動完成任務三個部分。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數(shù)學;小組合作;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教學是以學生的自主性合作學習為主線,可以較好地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因而成為新課改形勢下備受重視的教學方式之一。以下基于筆者的教學探索與實踐,就初中數(shù)學合作探究教學的具體實施作一簡要探討,希望對一線教師有所啟示。
一、科學劃分學習小組
在合作探究教學中,首要的工作即為學習小組的合理劃分。小組合作學習本身是新課標倡導的重要學習方式,有利于學生合作討論、交流表達等多方面能力的發(fā)展,并且可以提升學習效率,但達到這種效果的前提是小組劃分科學而合理,有些教師按照座位號或是前后桌來分組,實際上相當于隨意而分,沒有科學依據(jù)。劃分學習小組的基本原則是“組內異質,組間同質”,這樣一方面可以確保組內成員取長補短,積極合作,發(fā)揮最大學習合力,另一方面保證小組間實力相當,競爭公平,同時有利于課堂總體進度。教師可根據(jù)班上實際情況確定小組數(shù)目及各組內人數(shù)。一般情況下,一個小組不要人數(shù)太多,以4—6人為宜,并選擇和小組長。
二、合理設計學習任務
合作探究教學是以學生的自主性合作學習為主線,因此需要教師為學生布置明確的學習任務。課改后的蘇科版教材每一節(jié)知識的呈現(xiàn)大都是以“操作與思考”、“思考與探索”等欄目為主線,可以說是更加注重知識的生成思路,為學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學習提供了方便。因此任務設計最好也是依循于教材上的知識呈現(xiàn)方式,設計為一組若干個,并充分利用課后練習題。任務的表述要清晰,一方面能為學生提供明確的學習指引,一方面便于教師根據(jù)學生的任務成功進行針對性教學。例如蘇科版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一節(jié)第一課時,其學習任務可設計如下:
任務一:在畫有一個圓的紙上,用直尺上下移動,將直尺邊緣看作一條直線,思考在直尺移動過程中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這種位置變化能否用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來描述?組內討論,共同形成一份簡潔清晰的書面答案。
任務二:閱讀課本上64頁相關內容,先獨立填寫課后第1題的表格,然后組內對照形成一份統(tǒng)一的答案。
任務三:點與圓有3種不同的位置關系,直線與圓也有3種不同的位置關系,兩者之間有怎樣的聯(lián)系?先獨立思考嘗試畫出示意圖,然后組內討論,形成一份簡潔清晰的答案。
任務四:先獨立閱讀課本65頁例1并完成課后第2題,然后組內對照答案形成一份統(tǒng)一的、規(guī)范清晰的解答。此過程中若有疑問或困難,先在組內解決,如解決不了問老師。
三、師生互動完成任務
課堂上導入新課后,即按照事先確定的小組劃分方案將學生快速分組,然后通過多媒體屏幕首先出示任務一,讓學生按照任務表述去自主完成。這期間,教師應深入學生中間,與學生積極互動,督促各組內成員積極參與到合作學習進程中,并隨時對于學生主動提出的或自己發(fā)現(xiàn)的問題給予指導。視各組進展及課堂總體進度,在合適的時機宣布該階段的學習結束,然后展示各組任務成果,根據(jù)各組成果以及剛才收集的問題進行針對性教學,主要是查漏補缺,以及重點強調和難點突破,可適當以提問的方式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確認無問題后,即出示任務二,進入下一個學習階段,這樣以此類推,循序漸進,步步為營地完成所有學習任務。
在本文案例中,各任務都不算難,多數(shù)小組都能自主完成。任務一階段的教學中,主要是使學生切實認識到直線與圓的公共點的個數(shù)有變化,以及隨著直線到圓的位置關系的變化,圓心到直線的距離也發(fā)生變化,以便為接下來任務二的探索奠定基礎和做出鋪墊。任務二包涵的知識是本課的主體和重點,因此也就需要特別重視,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動態(tài)演示直線與圓的三種位置關系,并強調其間的相關數(shù)量關系。任務三階段的教學則主要是在前一任務的基礎上突出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實質上就是垂足與圓的三種位置關系,并使學生切實理解。任務四階段主要四例題和習題講評,對于出現(xiàn)問題的小組也多加關注,確保所有小組都能很好地應用剛學的知識。
綜上,本文簡要探討了初中數(shù)學合作探究教學的具體實施,主要包括學習小組的劃分、學習任務的設計,以及課上師生積極互動完成任務三個部分。新的教育形勢下,合作探究教學必將發(fā)揮越來越顯著的價值,一線教師要給予其足夠重視,并結合教學實際探索有效的落實方法,本文拋磚引玉,尚望與同仁交流。
參考文獻
[1]王友華, 李玲. 初中數(shù)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探究[J]. 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 2011(10):112-112.
[2]黃志梅. 初中數(shù)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探究與實踐[C]// 第五屆世紀之星創(chuàng)新教育論壇論文集. 2016.
[3]馮榮忠. 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小組合作運用淺探[J]. 新課程導學, 2017(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