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雪
摘要:為了將教育從規(guī)模和速度轉向于效率和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小班化教學模式在我國的中小學教育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而體育作為小學教育中的一門重要課程,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進行小班化教學模式的實施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和課堂教學質量都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合作學習作為小班化教學模式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體育教學中對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進行培養(yǎng)已然成為了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要目標。因此,本文通過對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意識的優(yōu)勢進行分析,對如何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意識的方法進行研究探討。
關鍵詞:小學體育;小班化教學;合作學習意識;培養(yǎng)
在我國的當前小學現狀中,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不少家庭物質條件的優(yōu)越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大多學生都是家庭所寵愛的珍寶,也因此導致了現在大多的小學生的個性都普遍較強,合作學習意識較為薄弱,這對學生的人格健全、個性的培養(yǎng)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小班化教學是一種將學生人數減少,以團隊成績?yōu)樵u價標準,將教學過程建立在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主活動探索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來增進教學質量的提升,從而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溝通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識的有效提升。
一、在小班化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意識的優(yōu)勢
體育作為一門培養(yǎng)學生身心健康為宗旨的課程,學生可以通過體育活動達到活躍身心,促進全面發(fā)展的目的,為學生的合作學習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小班化的教學課堂由于人數較少,學生成為課堂中的主體,體育教學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實現有效的關注學生的身心實際情況,根據實際狀況調整教學目標和環(huán)節(jié),在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動性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個性,發(fā)展資金的優(yōu)勢,便于學生在學習中更好的展示自我,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并且,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開展體育活動的形式,讓學生通過小組交流來實現相互學習。
二、如何在小班化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意識
(一)更進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合作學習
受我國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習慣占據課堂的主導地位的影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受到一定限制,十分不利于學生的交流合作能力發(fā)展。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想要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首先教師要在堅定的實施小班化教學模式的同時更進自身的教學方法。例如教師可以在體育教學中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及游戲活動的教學手段來增強學生的合作學習體驗,如在教學原地胸前投籃這個一課時之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為兩個人一組,讓一個學生在自己的胸前用手臂繞個圓圈,另一個學生則進行投籃,讓學生像玩游戲一樣的進行體育活動,以此來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學生可以在體驗體育運動的趣味性同時明白如何與對方進行穩(wěn)定的合作,來增強游戲體驗,保證游戲順利進行,進一步的促進學生的合作意識提升。
(二)優(yōu)化組合小組,營造合作學習氛圍
由于小班化教學中學生的人數較少,更容易凸顯出學生的個性和學習實際情況,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使用分組教學的方法,根據不同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優(yōu)勢,結合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在教學中以提問及小組活動、競賽的形式,讓學生進行小組成員之間集體討論和交流。例如,在籃球教學中,教師可以在遵循異質、異性的基礎上,通過對男女混合平均的分組形式,將學生分成五至六人一組,并在每一組之中分別安排兩個籃球能力較好的學生為組長,讓學生之間通過有效的溝通、交流和練習來進行相互吸收教學知識內容,從而實現輔導教學的作用。并且,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以合作為主,小組之間的競賽為輔的理念來對學生的合作意識進行培養(yǎng),從而順利的達成教學目標。讓學生在滿足個人發(fā)展的同時感受到團結友愛的學習氛圍,從而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提升。
(三)明確小組任務,發(fā)揮團隊力量
所謂有目標,才有學習動力。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學會自主的建立小組目標,明確小組成員的任務,才能讓學生有動力的去進行合作活動,讓學生的合作意識在實踐中得到培養(yǎng)的發(fā)展。因此,在小組合作中要求學習小組必須要在經過全體成員的協商以后確立小組目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在確立目標的同時還要設計好相關的體育運動練習方法,通過小組之間的交流和相互幫助,在充分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基礎上促進學生在學習中實現團結一致,有效發(fā)揮出團隊的力量,促進學生合作學習意識的提升。
(四)開展體育活動,增強學生自信
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有些學生由于年紀較小,心理會比較膽怯,對參與體育活動聯系的參與沒有積極性,面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學會引導學生正確的認識自我,給予學生一定的肯定,鼓勵學生參與到活動中去,加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讓學生的身體素質可以得到全面、協調的發(fā)展。例如,在對學生進行要求學會一定的運動技能時或要求學生完成多少數量的時候,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只要參與,就一定能完成,并通過相應的指導的評價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讓學生可以通過豐富的體育活動感受到和諧的課堂氛圍,從而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出自己的引導作用,利用小班化教學的特點和小組學習模式的優(yōu)勢讓學生在交流和合作中體驗學習的價值和樂趣,引導學生正確的去進行合作學習,從而促進學生合作學習意識和體育教學效率的提升,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及人格、個性的健全與完善提供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王學斌.談小學體育教學中合作學習與團隊意識的培養(yǎng)[J].小學教學參考,2009 (4):96-96.
[2]魯曉楠.小班化體育教學中合作學習的實踐與研究[J].小學時代(教師),2010 (8):73-73.
[3]齊超,王藝兵.小班化體育教學中合作學習意識的培養(yǎng)[J].青少年體育,2016 (2):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