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倩
摘要:學校進行家庭教育指導的目的是為了讓接受指導的家長轉變教育觀念、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使之成為稱職的父母。能否調動家長主動參與的積極性,發(fā)揮家長在家庭教育過程中的主體作用,是提高家庭教育指導質量的關鍵。在實踐中,我們緊緊圍繞“家長主體”,通過改變家庭教育指導方式、搭建信息平臺、互助平臺、活動平臺,充分發(fā)揮家長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科學提升家庭教育質量。
關鍵詞:家庭教育指導;家長主體;實踐探索
2015年教育部印發(fā)的《關于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中指出:各地教育部門和中小學幼兒園要從落實中央“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的高度,不斷加強家庭教育工作,進一步明確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主體責任,充分發(fā)揮學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形成家庭教育社會支持網絡,推動家庭、學校、社會密切配合,共同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是現(xiàn)代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幫助家長樹立科學的育兒觀、成才觀,不斷提升家長素質,提高育子水平,是新的教育形勢賦予學校教育的新任務。
2010年多部委聯(lián)合印發(fā)的《全國家庭教育指導大綱》的指導原則中提出堅持“家長主體”原則:家庭教育是家庭中圍繞子女的成長而展開的雙向互動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家長是指導活動中的主體,起著主導的作用,家長的教育行為及教育方式直接影響著教育的質量。
因此,學校在開展家庭教育指導的過程中,要把家長的需求擺在首位,使家長從被動的客體轉變?yōu)榉e極參與的主體。學校和教師要樹立“以家長為主體”“為家長服務”的觀念。學校要通過調研了解家長在教育子女過程中存在的困惑和急需解決的問題,從而有針對性地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幫助家長轉變教育觀念,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
(一)家庭教育呈現(xiàn)出新的特點
近年來,我國家庭結構呈現(xiàn)出多元化趨勢,出現(xiàn)了單親家庭、重組家庭、留守家庭、流動家庭等多種類型的家庭。這些家庭中的父母往往疏于對孩子的管教,孩子缺少來自于父母的親情關懷,在行為習慣上容易出現(xiàn)偏差。家庭教育的缺失嚴重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這些情況對學校進行家庭教育指導提出了新的課題。
家長在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上存在很多誤區(qū),例如:教育方法靠經驗不靠科學;重言教輕身教;重成績輕素質;忽視孩子品德能力的培養(yǎng);父母對子女的期望過高;對子女過分溺愛、過度保護等。此外,還存在家長具有不同的文化程度、不同的職業(yè)、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等客觀因素,這些因素可能導致家長的家庭教育水平出現(xiàn)參差不齊的情況。因此,學校傳統(tǒng)的講授式家庭教育指導已經不能滿足不同家長的需求。
(二)學校指導家庭教育的途徑、方式有待改進
當前,學校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往往以集體授課為主要方式,家長處于被動接收狀態(tài),這種傳統(tǒng)的指導形式忽視了家長的主觀能動性。同時,在指導內容方面比較籠統(tǒng),缺乏針對性,指導形式單一,這也是導致學校家庭教育指導效果不佳的重要因素。
家庭教育指導模式只有不斷地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才能適應形勢發(fā)展的需要。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我們認識到:學校與家庭之間是教育合作的伙伴關系;教師與家長之間,既是指導者與被指導者的關系,又是教師為家長服務的關系。
在新的觀念指導下,學校努力探索以家長為主體的家庭教育指導的有效途徑與方法。為家長提供更為具體的、行之有效的策略指導,是非常必要的,也極具現(xiàn)實意義。
(一)利用信息技術,積極拓寬指導渠道
現(xiàn)今的社會快速發(fā)展,家長的素養(yǎng)及文化層次也在不斷提高,大多數(shù)家長對學校的教育提出了許多新的需求。同時,人們的溝通方式在近年來不斷變革的信息環(huán)境中也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基于此,學??梢岳靡延袟l件積極拓寬信息發(fā)布渠道。如可以在中小學校園網頁上開辟家教專欄、家教論壇,還可以建立家教指導師微信群、家長微信群等。通過這些途徑,向家長普及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知識和方法。
在新時代新形勢下,班主任要善于有效、合理地利用這些信息渠道對家庭教育進行關注和介入。這樣不僅可以使教師能夠與家長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溝通和交流,更可以使教師適時地、合理地、有針對性地對家長進行家庭教育指導。
(二)搭建互助平臺,充分挖掘家長資源
在現(xiàn)代學校教育體系中,家長是獨一無二的教育資源,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力量。智者當借力而行,學校要挖掘家長中的人才資源,邀請家長參與家庭教育指導活動內容、形式等的設計,讓家長參與并主持活動的實施。
學??梢酝ㄟ^開展“家長進課堂”活動,讓家長通過“課堂”體驗教育過程,以此指導自己的家庭教育實踐。每位家長均來自不同的工作崗位,擁有不同的專業(yè)知識。有的家長為學生講授“電從哪里來”知識,不僅告訴學生電是怎樣產生的,更教給學生怎樣安全用電,又讓學生認識了許多關于電的警示標志;有的家長為學生講授“心肺復蘇”知識,家長用專業(yè)的知識向學生傳授了心肺復蘇的按壓手法,帶著學生了解人體的內部器官;有的家長為學生講授“供水系統(tǒng)——水循環(huán)”知識,帶領學生體驗了一個水滴的循環(huán)過程,讓學生認識了水的不同形態(tài),知道了飲用水的種類,等等。家長在課堂上與學生積極互動,耐心解答學生的疑問。
在“家長進課堂”的活動中,家長積極準備,精心選取適合孩子的教學內容,有的家長還準備了多媒體課件。鮮活的教學內容,精彩的課堂呈現(xiàn),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讓家長通過活動感受到教育子女的方法與成就,從而調動家長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三)構建開放模式,提升活動品質
1. 開展“親子節(jié)”系列活動
學校通過舉辦“親子節(jié)”活動,為師生之間、家長之間、家長和孩子之間提供互動、交流、展示的平臺。在“親子節(jié)”活動中,家長進入課堂聽課,參加學校大課間活動,參加親子運動會,參加親子演出活動等。家長在活動中有的擔任評委,有的和孩子同臺演出,有的與孩子共同運動游戲,家長既是活動的參與者又是活動的策劃組織者。在活動中,家長增進了對學校的了解,感受到教師的辛苦付出,分享了孩子的進步和成長。父母關系和諧,親子關系融洽,良好的家庭育人氛圍有效促進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2. 開展學習型家庭創(chuàng)建活動
通過調查,我們發(fā)現(xiàn)“家長從不或幾乎不和孩子一起讀一本書”的情況比較普遍。為了讓父母與孩子一起成長,我們在全市中小學開展了“三個一”親子讀書征文活動,即父親(母親)與孩子共逛一次書店、共讀一本書、共寫一篇讀書心得,讓家長和孩子積極投入到學習型家庭創(chuàng)建的活動中。通過開展學習型家庭創(chuàng)建活動,幫助家長樹立科學育子觀念、學習新理論新經驗、營造一個與孩子共同學習、共同成長的家庭氛圍。
3. 開展家庭教育知識競賽活動
為了調動家長學習家庭教育常識的積極性,提升家長的科學育子素養(yǎng),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我們在全市開展了“中小學家長家教知識競賽”活動。
初賽,學校向家長發(fā)放筆答試卷,共一百道試題,題型分為單選、雙選、判斷、識圖和閱讀問答,主要以宣傳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和育子方法為主,讓家長在答題過程中既能學到家庭教育知識又能接受考查??疾榈膬热菔亲罨镜募彝ソ逃WR,解決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力爭讓家長感到實用、有效。
決賽,以家庭為單位參與,分為“家教知識我知道”“和諧家庭我創(chuàng)造”兩個部分,以應用題和操作題(游戲)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比賽。決賽主要以家庭教育法律法規(guī)、家庭教育常識以及父母自身修養(yǎng)等方面知識為主,考查家長對營養(yǎng)、衛(wèi)生、習慣、良好品德、學習等家庭教育基本常識的運用程度,家庭教育政策法規(guī)掌握和家庭教育指導大綱的了解情況等。活動形式新穎有創(chuàng)意、內容豐富多彩,家長的參與度高,反響強烈。
(四)依托家長學校,開發(fā)校本家長課程
開辦家長學校是學校指導家庭教育的重要途徑和有效形式。目前,我市家長學校普遍以省編《家長必讀》為教材,定期對家長進行授課,向家長宣傳家庭教育科學知識與方法。為了適應不同層次、不同家庭對家庭教育指導的多樣化需求,有的學校積極開發(fā)了校本家長課程,從家長的教育困惑和需求出發(fā),遵循多元化和針對性原則對家長進行家庭教育指導。
有的學校通過設立“親子導教·心理輔導”系列課程,為家長提供“心理營養(yǎng)”和“方法指導”。例如“放下手機,給孩子最好的陪伴”一課,通過一個個生動的事例使家長了解“玩手機”對孩子成長的不良影響及危害,幫助家長認識到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才是最好的教育。再如:八年級的親子心理導教課堂“如何陪伴孩子度過青春期”,教師與家長共同分享孩子成長的經歷,了解孩子進入青春期后的生理和心理發(fā)展特點,進而激勵家長通過有效學習喚醒孩子的正能量,引導家長通過思考、關注、交流、提醒等積極的行為方式對待孩子的“青春期”。
校本家長課程的開發(fā),豐富了家長學校的授課內容。家長可以從系列課程菜單中自由選課,這樣的授課形式更受家長歡迎。課后,學校還要積極收集家長的反饋信息,為校本家長課程的進一步開發(fā)和實施提供借鑒和依據。
家庭教育已經成為現(xiàn)代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教育工作開展得如何,關系到孩子的終身發(fā)展,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這就要求我們要堅持問題導向,緊緊圍繞“家長主體”,創(chuàng)新家庭教育指導方式,有效開展家庭教育指導,營造良好的家校關系和共同的育人氛圍。
參考文獻:
[1] 趙忠心.家庭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趙剛.家長教育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0.
[3] 齊欣,趙瀾波.我國中小學校指導家庭教育工作的現(xiàn)狀、問題及對策[J].教育科學研究,2006(8).
[4] 李洪曾,黃鶴,李楊.新時期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對象的變化及其影響[J].上海教育科研,2014(5).
[5] 葉建芬,新時期家庭教育指導形式探秘[J].家庭教育,2005(1).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