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琴
【摘要】大課間處于學生上午第二節(jié)課和第三節(jié)課之間,一般為30分鐘。隨著“健康中國”戰(zhàn)略的提出,學生的大課間活動得到越來越多的拓展,形式種類也越來越多樣。但如何健康鍛煉、怎樣鍛煉健康成為體育素質教育觀念的首要問題。本文將針對這一問題,從四個方面具體闡述如何有效利用大課間加強學生的體育健康意識。
【關鍵詞】健康中國;大課間活動;體育健康意識
大課間活動是響應“健康中國”戰(zhàn)略、重視學生體質健康的重要體現(xiàn)。對于小學生而言,大課間活動不僅可以使學生從緊張的學習狀態(tài)中放松下來,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幫助學生走出教室,讓學生積極參加活動。大課間活動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意識,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一、有意熱身,循序漸進
任何體育活動都不能過強、過快。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身體協(xié)調能力尚不完善。因此,體育教師要嚴格監(jiān)督學生充分熱身,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避免學生在運動中出現(xiàn)小腿抽筋等可能產生嚴重后果的情況。
體育教師應讓學生明確,在開展任何體育活動前都要進行一定的熱身運動。例如,在大課間運動方案中,體育教師可以自主編制一套“熱身運動操”,把熱身運動排在首位。專家認為熱身運動不僅是進行體育鍛煉的預備運動,更是學生身體進行運動前的緩沖步驟。因此,熱身運動不僅要具體,而且要有效。集體編制的“熱身運動操”可以包含腹背運動、伸展運動及擴胸運動等多項基本拉伸、外展動作,以幫助學生活動全身上下的關節(jié)。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進行熱身操時一起喊出口號,既方便教師對學生的管理,又能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幫助學生互相監(jiān)督。
在進行熱身運動后,學生的運動積極性得到了明顯提升。體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重視學生的需求,倡導有效運動、積極運動的理念,注重言傳身教,重視大課間活動,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健康運動觀念,從而讓學生以認真的態(tài)度對待體育鍛煉。
二、多元涉獵,培養(yǎng)廣泛興趣
大課間活動的形式必須排除單一性。單一的課間活動很容易使學生產生疲倦感,并且對學生的均衡發(fā)展具有不利影響。因此,體育教師應注重大課間活動的協(xié)調性和多元性,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鍛煉身體。進行不同領域、不同類型的體育活動,能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挖掘自身的運動潛質。
在開展活動設計時,教師應統(tǒng)計學生的興趣愛好。小學生的身體和心理處于發(fā)展階段,教師很容易忽視學生的情況。因此,考慮到當前學生的身體素質,體育教師不能過于嚴苛地要求學生的體育活動結果,應根據(jù)學生的年齡和性格選擇相應的運動項目,設計符合學生特點的運動方案。教師在設計大課間活動方案時,應考慮目前男生和女生的體力問題,可以設置踢毽子、跳繩、羽毛球、足球、籃球等活動。這些活動中雖有一些是男生的強項,教師也應鼓勵女生大膽嘗試。體育運動沒有性別、體能的區(qū)別,每位學生都應有不同的選擇。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體育興趣,鼓勵學生盡可能多地接觸不同類型的體育活動。
小學生不了解自己的體能極限。因此,盡可能多地接觸體育活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生可以通過多種多樣的體育活動來發(fā)展自己的特長,充實自己的生活,完善自己的性格。通過合作參與活動,學生能夠提高團結意識,在集體活動中逐步理解健康體育理念。
三、音樂輔助,滲透審美教育
通常來說,大課間活動的音樂分為進場音樂和過程音樂。進場音樂往往激昂高亢,一是為了提醒學生大課間活動的開始,二是為了激發(fā)學生的熱情。過程音樂需要根據(jù)教師制訂的活動內容做出相應的調整,如在進行體操鍛煉時,教師可以選取節(jié)奏感強的音樂;在跑步時教師可以選擇流行歌曲,使學生放松身心。
在設計大課間活動時,音樂輔助對體育節(jié)奏非常重要,不同類型的音樂會對學生的運動產生不同的作用。在熱身運動階段,教師可以播放一些節(jié)奏感較強的音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的動作整齊劃一,督促學生較早形成隊伍。在學生參與具體的運動項目時,教師可以播放《相信自己》等情緒比較高亢的音樂。很多學者認為,播放音樂可以為學生營造不一樣的氛圍,使學生帶著不同的心情參與活動。輕松快樂的音樂節(jié)奏對學生運動十分有效。
因此,教師應發(fā)揮音樂的輔助作用,結合大課間活動的不同特點進行交叉對比,選擇最適合學生的音樂,以營造適合學生活動的氛圍,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體育活動,使學生對體育教學活動產生強烈的興趣,進而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體魄和正確的健康觀念。
四、安全第一,關注校園細節(jié)
熱身運動可以預防意外的發(fā)生,同時教師也可以從其他方面引導學生注意安全。教師可以把握學生之間的跑步間距及活動范圍,避免危險情況的發(fā)生。教師應要求學生著運動衣、穿運動鞋,保證運動的有效進行。同時,在體育活動中,教師應糾正學生的運動動作和運動習慣,避免運動意外發(fā)生。
在設計大課間活動時,體育教師除了要考慮采用何種音樂及活動的形式,還要充分考慮活動中可能發(fā)生的摩擦和意外,應教導學生正確認識競技類運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形成重在參與的意識,讓學生學會互相尊重。體育安全教育中,教師應考慮學生的身心健康,從身體安全和心理安全兩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人身安全方面,教師可以教育學生要保護好自己,在運動前做好安全措施、穿好運動裝備、帶好防護器具,在運動前進行充分的熱身準備。當運動中發(fā)生緊急情況時,教師應告訴學生不要慌張,掌握正確的處理方法。心理安全方面,教師應讓學生形成良好的競爭心態(tài)和公平競爭的意識,并告訴學生要互幫互助,當同學發(fā)生意外時,應及時伸出援手。在一次大課間活動中,一位女生在跑步時由于熱身運動不夠充分,出現(xiàn)小腿抽筋差點摔倒的情況,其他同學及時發(fā)現(xiàn)了這名女生的情況,扶著該生來到操場邊上,避免該生受到二次傷害。
教師的職責在于傳授給學生學習經驗和知識,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體育教學中,教師除了要激發(fā)學生體育運動的興趣,引導其開展適當?shù)捏w育活動,還要關心學生的心理健康及運動安全,教導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學會保護自己,使學生有效應對突發(fā)狀況。
大課間教學活動對于小學生而言十分重要,由于體育課時間有限,學生能夠得到的體育鍛煉往往不夠充分。大課間活動能夠有效利用課余時間,幫助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并放松身心,這對學生的體育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還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
【參考文獻】
張衛(wèi)華.小學體育大課間活動質量保證與成效監(jiān)控的策略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下旬),2015(12):91.
王艷兵,姜路. 提高小學體育課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8 (32):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