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運中
【摘要】“學困生”是每位教育者特別關(guān)注的對象,在學習上有沒有自信是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主要原因?!皩W困生”和優(yōu)秀生也是一樣渴望得到老師、同學的尊重,也都希望在學習上學有所成?!皩W困生”也不是一無所成,他們的長處往往沒有被老師和同學們發(fā)現(xiàn),往往被短處所掩蓋。每個學生都有強烈的勝利欲,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和認可。真誠的贊許、鼓勵的認同、充分的肯定,這些是對“學困生”增強自信心的動力。有了自信心,才能有積極的態(tài)度,才有對學習有鉆勁,才能不斷上進,最后讓“學困生”能夠發(fā)現(xiàn):我不比別人差,我能行。
【關(guān)鍵詞】學困生;自信心;策略
在教學教育工作中,最讓筆者痛心的是“學困生”。初次面對他們,往往是嚴厲的批評、諷刺的語言、暴躁的懲罰,在老師和學生的無形推動下,對“學困生”的自尊心大大打擊,對學習的興趣大打折扣。每次學習上的失敗都有驚恐的心理,怕老師的批評,學生的嘲笑,慢慢形成了抵觸學習,對學習形成了恐懼,從失望到絕望、從失落到墮落、從自卑到自閉、從自責到自暴自棄,這樣他們就會更加脫離學習,脫離班集體,不但學習上學無所成,而且在心理上會留下陰影,做任何事情都沒有信心,總是說自已是不行的。作為教育者,筆者認為老師的幫助是非常重要和必要,也是非常的關(guān)鍵,而且要及時解決這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要培養(yǎng)“學困生”的自信心,讓他們能大聲說出:“我不比別人差,我能行!”
老師對“學困生”的認識到責無旁貸的幫助是非常重要的和必要的。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通過觀察分析,筆者認為轉(zhuǎn)變學困生的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培養(yǎng)學困生的自信心,筆者從以下幾方面談?wù)剬ε囵B(yǎng)“學困生”的一些看法。
一、首先對“學困生”的原因進行客觀的分析
“學困生”的心理主要表現(xiàn)為自卑、孤獨、壓抑、自閉、內(nèi)向、膽小、多疑、撒謊、緊張、害怕,不合群。在分析他們的這些表現(xiàn),筆者特地對班上的“學困生”進行了深入的了解。如,小威學習成績差,每次考試都是全班倒數(shù)第一名,作業(yè)每次都不完成,上課不專心聽講,愛撒謊,和老師談話緊張,說話不完整,表達能力差。針對這些情況,筆者決定從家庭情況上了解。筆者聯(lián)系了他的家長,并對他進行了家訪,了解到他的生活背景是,父母都遠在外地打工,家里剩下年邁的爺爺、奶奶,是個典型的留守兒童。父母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與他交流,最多的就是在電話里問問考試成績怎樣,當聽到不及格或在老師的溝通中,只有換來的是一頓罵。其實父母對小威的期望都是很高的,希望他能出人頭地,但對他的教育方法就是簡單粗暴,非打即罵,在嚴厲的喝斥下,小威的生活、學習、內(nèi)心都非??鄲?,無處訴說,長期這樣就形成了孤獨漠然的性格特點。而且爺爺奶奶年紀大了,對孩子只有提供生活上的照顧,在學習上根本幫不上忙,從一開始就沒有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一開始就沒有養(yǎng)成回家做作業(yè)、讀書、復習、預習的習慣,作業(yè)不會做也沒有人幫忙輔導,遇到不想做作業(yè)時也沒有人監(jiān)督和指導。
在班級上,小威總是上課不認真聽講,作業(yè)不完成、遲到、放學后不回家。有時老師問科代表誰的作業(yè)沒有做完時,都會異口同聲地說:“老師,不用檢查都知道是小威的作業(yè)沒有做了?!卑嗌系倪@種歧視導致小威自卑、自閉、排斥在學生的學習群體之外了。讓小威不愿意、不敢、最主要的也沒有信心和同學們交流和交往。這樣 ,可想而知他的內(nèi)心孤獨。在個人的交往情況上:因為喜歡隨便拿別人的學習用品,班上的同學都不喜歡和他一起玩,放學后又不直接回家,且跟學校附近的一些不喜歡的同學在游蕩,并染上不少壞習慣。
筆者認為,小威因為從小都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嬌氣,怕困難,一遇到困難就退縮,逃避,懶惰情緒明顯。最為明顯的表現(xiàn)就是缺乏自信心,因為學習成績差,雖然心里出想期望考上好的成績。在每次的練習中,他首先想的是,“這道題是不是這樣做呢?”“這樣做對嗎?”“對不對?”“我能做對嗎?”或者有時明明是做對了,但又不相信自已做的是對的,看到別的同學用不同的做法,馬上又照別人的做法抄出來,這些表現(xiàn)明顯是對自已一點的信心也沒有。
二、針對“學困生”的具體情況,努力培養(yǎng)“學困生”的自信心
1.自信是一種反映個人對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項活動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征。個人的心理定勢在成才過程中起到著重要的作用,有明顯超強自信感的人其成功機率大大地超過自我否定很明顯的人。正如范德比爾特說的那樣:“一個充滿自信的人,事業(yè)總是一帆風順的,而沒有信心的人,可能永遠不會踏進事業(yè)的門檻”。所以在教學中我們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一個充滿自信又有能力的人才是我們培養(yǎng)社會主義接班人的需要。那么如何來培養(yǎng)學生有自信心呢?
2.對自己的再認識。用名人的故事來讓學困生對自己有個重新的認識,例如,《小澤征爾的故事》小澤征爾是世界著名的音樂指揮家,一次他去歐洲參加指揮大賽,決賽時,他被安排在最后。評委交給他一張樂譜,小澤征爾稍做準備便全神貫注地指揮起來。突然,他發(fā)現(xiàn)樂曲中出現(xiàn)了一點不和諧,開始他以為是演奏錯了,就指揮樂隊停下來重奏,但仍覺得不自然,他感到樂譜確實有問題??墒牵趫龅淖髑液驮u委會權(quán)威人士都聲明樂譜不會有問題,是他的錯覺。面對幾百名國際音樂界權(quán)威,他不免對自己的判斷產(chǎn)生了動搖。但是,他考慮再三,堅信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于是,他大聲說:“不!一定是樂譜錯了!”他的聲音剛落,評判席上那些評委們立即站起來,向他報以熱烈的掌聲,祝賀他大賽奪魁。原來,這是評委們精心設(shè)計的一個圈套,以試探指揮家們在發(fā)現(xiàn)錯誤而權(quán)威人士不承認的情況下,是否能夠堅持自己的判斷,因為,只有具備這種素質(zhì)的人,才真正稱得上是世界一流音樂指揮家,在三名選手中,只有小澤征爾相信自己而不附和權(quán)威的意見,從而獲得了這次世界音樂指揮家大賽的桂冠。聽了這個故事首先讓“學困生”大聲說:其實我并不別人差,我也能行。
3.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來自家庭、學校、對他們的肯定和鼓勵
在“學困生”的自信心的培養(yǎng)中家庭角色最為主要。家長的言傳身教深刻地影響著孩子,對孩子的自信心的培養(yǎng)起到潛移轉(zhuǎn)化的作用。所以家長要處處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自信心起到模范作用。心理學家說過: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勵上,便學會自信。所以只有表揚、激勵,才能產(chǎn)生上進的動力,培養(yǎng)自信心最好的方法就是表揚與鼓勵。欣賞引導比直接批評處罰效果好成百上千倍。家長要經(jīng)常自問:你是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嗎?熟悉孩子嗎?理解孩子嗎?你有沒有真正的關(guān)心過孩子,有沒有走進過孩子的內(nèi)心。是不是以為給了孩子愛就行了,是溺愛嗎?也就是家長也要對自己有新的認識,才能在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上有所幫助。
老師的教學過程中同樣對“學困生”有直接影響到他們自信心的培養(yǎng)。筆者認為首先在課堂上盡力營造和諧、平等、融洽的課堂氛圍。老師要做到的是在教學態(tài)度上對“學困生”真誠的喜愛和最主要的是體現(xiàn)對學困生的信任。要經(jīng)常說:“相信自己”“你能行”“來,大膽地做,他們也是這樣做對的”“其實你不比別人差”,讓“學困生”在不知覺中受到感染,增強自信。反過來如果教師對“學困生”冷嘲熱諷,甚至體罰或變相體罰,他們馬上就會產(chǎn)生失望、抵觸、甚至絕望和自我墮落。這就是有時校長說的一句狠話: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從某個角度來理解那就是說:老師,你的教育教學方法可能不對了!要反省反省了。課堂上可能“學困生”沒有完全聽明白,或者一點都還沒有聽懂,這也是不奇怪的。所以在課后,教師要加倍地對學生關(guān)愛,多做一些輔導和指導以及啟發(fā),在健康、積極的心理環(huán)境下讓學困生樹立起信心。
4.培養(yǎng)“學困生”的自信心貴在于堅持
其實,做過“學困生”轉(zhuǎn)化的教師都知道,教育是一種漫長的過程,不是一時半刻就能達到目的的,自信心的培養(yǎng)要經(jīng)歷增強、反復、穩(wěn)定。“學困生”在自信心的培養(yǎng)中肯定要出現(xiàn)反復多次,重復不斷,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到達。對此,我們要有耐心和堅持。做到不惜時間、力氣地反復強調(diào),而且在不同的時段有不同的方法和目標。只要做到持之以恒,使他們的自信心不斷地得到增強和鞏固。
自信心的培養(yǎng)只是學生在教育教學中的一方面,我們教育工作者為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還有很多方面要認真去探討和學習?!皩W困生”自信心的培養(yǎng)目的就是讓學生如幼苗一樣健康快樂地茁壯成長,相信“學困生”會變成我們心目中的優(yōu)秀生。
參考文獻:
[1]鄭令峰,常非.如何培養(yǎng)學困生的自信心[J].讀與算·教師版.
[2]嚴麗,宋鮮花.如何培養(yǎng)“學困生”的自信心[J].時代教育.